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 第三章 自我概念

剩下的那部分你讲解吧,就不打上来了。不要忘记这句: 由于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给别人看,所以想到什 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
一、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 self ego 詹姆士: i me
奥尔波特:统我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1 2
保持内在一致性 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
3
决定人们的期望
1、保持内在一致性
3、决定人们的期望
• 在各种不同情景中,人们对各种事情发生的期待,对 别人及自己行为的解释和期待决定于自我概念。
• 正常学生-高期望,自我概念积极 • 差生------低期望,自我概念消极 长期成绩落后 不正常 正常
• 原因是差生由于自我概念消极导至整个行为动力系统 出现偏离,成绩落后即是其期待的结果
客体自我
身体自我 社会自我
物质自我
精神自我
2.米德
• 1)米德的观点较詹姆斯的观点更倾向于主 体我的特性。 他认为客体我(“Me”)是自我意识的 对象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是通过接受别 人(社会)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 形成起来的;主体我(“I”)是自我的动 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具有面向未 来的前瞻性,使人的行为具有自由特征、 创新性与新异性。
4.罗杰斯
• 提出了与现实自我相对应的理想自我概念 ,并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是诱 发神经症的一个原因。
5.施奈与坎贝尔
• 提出了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概念。据研究 表明,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可能是与人们 实际的自我概念结构高度接近的。
6.罗森伯格
• 提出自我可以划分为现有自我、期望自我 (理想自我)与表现自我。这一观点从另 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客观的自我概念结构 。
• 2)在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关系上,米德认为 客体我是自我活动的本体建构,它制约主 体我的活动,而主体我是客体我变化、发 展的引导者,前一时相的主体我活动将成 为后一时相的客体我的内容。
3.伯恩斯
• 个人的自我是一个完整的实体,经验必定 与经验的内容有关,自我意识不可能有脱 离内容的抽象形式存在,其内容也总会与 意识到其存在的过程相联系。尽管在语言 上可能作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划分,它们实 质上同是经验同一体的不同方面。 基于上述思考,伯恩斯明确提出了 一个同时包括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自我 概念结构图。
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知能力不断 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库利:“镜像自我”
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与对待 自我概念的发展
儿童的个人成长
米德:一般化他人
重要他人:儿童生活中,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有着尤 其重要的影响的人。 学龄前:家长 重 要 他 人 小学阶段:教师,家长 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同伴
大学阶段:教师
• 金盛华、李德伟 :实验研究发现,我国小学三年 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对 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 所作的评价,与他们实际的存在状况也具有高度 的一致性。 • 向小平: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 异显著,女生在除焦虑外的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均 高于男生。自我概念高的个体是处事谨慎、情绪 稳定、善于与人相处的外向者。 • 卢蜀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概念在结构上 既有共同性,也有不同点。
第三章·第三节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目录
概念 功能 结构 发展
我是谁?
• 这是帮助你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分两步进行。 • 第一步,问你自己10次或20次:你是谁?请你把头 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是×× (姓名),我是××学校的学生,等等。回答每次 提问的时间为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 续往下写。 • 第二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
• 由于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 。
• 外部影响力量 质
自我概念
个人的个性品
• 很明显,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应当成为社会化的重要目
标。
个人的自我概念与脑功能的密切关系
• 米勒的研究表明,人体生物性紊乱能够破坏各种 健全的自省和自我认知模式,人要保持自我意识 ,需要大脑右额叶正常发挥功能 。
三、自我概念的结构
• 1.詹姆斯 • 将自我分成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两部分前 者指个人主体的纯粹经验,后者则指经验 的内容。 • 在自我概念的具体构成方面其原有理论主 要分析的是客体自我的结构,认为自我具 有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 自我四个重要性不同的层次。 • 个人在每一方面对自己的反身意识,就构 成了每一种自我的具体内容。
• 个人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 。 • 个人的行为会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保持一 致。 • 自我概念引导着个人的行为 • 学生认为自己名声不佳,则会放松对自己 的行为约束
2、决定个人对经验怎么解释
• 每一种经验对特定的人意义是特定的,不 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同样的经验,但他们对 经验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是由自我概念决 定。 • 外界的经验→自我概念→外界经验对个人 的意义 • 自尊=成功∕抱负 • 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决定于成功的大小以 及这种程度的成功对个人的意义。
Thanks
四、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产生与形成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 出生后第一年末,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动作,即 发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 第二个指标: 儿童能意识到他所作的动作是他自己的动作,知道其动作是自己 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第三个指标: 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苏联心理学家安南耶夫把这一指标与 “自我感觉”联系起来. 第四个指标: 儿童能够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表明儿童已经完成从 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也表明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这时期儿 童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尔后,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其自我意识不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