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都 用本国货币表示。
2.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 的对外贸易值。
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 示,其办法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 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得出按不 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 贸易量。
其公式为:TOT=
九、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从定性的角度界定,应该是指一国的经济 依赖于外贸的程度。
它的定量表示是: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小于进口数量,其 差额称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都是以数量表示的。
它们反映一国。
五、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比如1年)各类 商品分别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总 趋势是: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减少,工业制成品的比 重不断增加,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增加得更 为迅速。
二、国际贸易课的任务
国际贸易课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 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世界各国之间 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规律和特点的 学科。
三、国际贸易课的内容
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既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也 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 和现实情况。
✓ 国际贸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 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 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学说 ✓ 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 国际贸易的重大现实问题
国际贸易课的学习目的
学习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亦称为“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 务的交换。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 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货物与服务 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如不把服务贸易包括在内,则称为狭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 贸易。
三、贸易差额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其 差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叫出超、贸易盈余;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其 差额称为贸易逆差,也叫入超、贸易赤字;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其 差额称为贸易平衡。
四、净出口与净进口
在一定时期内,如该商品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 差额称为净出口;
六、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 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 比重和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 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它表明各国和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七、国际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 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 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案例导入
日本的贸易立国
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加入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 定后,利用关贸总协定框架体制下的国际市场,不失 时机地对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使日本经济在加入关贸总协定后,特别是在上世纪60、 70年代,取得高速发展,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 跃居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第一节 课程任务与内容
知识目标: 1. 了解国际贸易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 2. 理解国际贸易学科学习的任务、内容、学习目的。 3. 掌握国际贸易的含义。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知道如何采用大量观察
法进行研究。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 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 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 (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 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 外贸易。
二、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1.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1 个季度、1年),一国的出口贸易值与进口贸易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