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
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mm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图纸设计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土建部分问题,一类
为安装部分问题,本文重点对土建部分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土建
部分图纸包括建施图和结施图。施工图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重要
依据。因此,设计图纸的完整性、深入性、准确性、合理性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施工技术的难
易程度。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设计周期短、设计
任务重等原因,致使设计图纸中存在不少的设计缺陷,这就需要施
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在收到抗震、节能等专项审查合格的
施工图纸后,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
要领会设计意图,找出图纸中不合理的项目,并做好汇总、整理、核
实工作,然后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
行图纸会审,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由设计单位进行解决,
最后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纪要,经各方核实无误后签字盖章,并作
为施工的依据之一。
1 设计尺寸的矛盾
1.1 筏板底板防水问题
结施图中筏板底为100㎜厚的素混凝土垫层,而建施图中筏板底
为70㎜厚的底板防水层,做法由下至上为:垫层,20㎜厚砂浆找平
层,4㎜厚sbs防水卷材,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筏板底板。
结施图与建施图有明显的差别,设计单位解决方法常为:结构图纸
标注板底标高,筏板底部以建施图做法为准,即防水层必须做,筏板
底标高不变,将垫层底标高向下降一个防水层做法厚度。
1.2 轴线定位问题
在建筑、结施基础图中有时会出现,柱轴线居中或偏移不一致的
问题,尤其是柱、梁与墙体轴线不一致,造成无法施工。解决方法为:
涉及到外立面的部分以建筑图纸为准,内墙可以参考结构图纸进行
处理,最终以设计单位的确认文件为准。
1.3 外窗高度问题
建筑层高为相邻两层建筑面层之间的高差。在建施立面图中,由
于设计时未允分考虑建筑面层的厚度,实际施工时,常出现外窗窗
台顶至梁底的高差比立面图中标注的外窗高度小的现象。解决方法
为:窗台高度不变,将外窗的高度相应变小。
1.4 楼梯间宽度问题
结施图楼梯间基础纵向梁间距离与建施图楼梯间纵向墙间距离
不一致。设计单位解决方法常为:以建施图楼梯间尺寸为准,结施图
做相应调整。
1.5 结施图和建施图标注问题
建施图中墙体常出现无定位尺寸的情况;结施图中常出现梁无
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的情况。设计单位解决方法常为:结合相应结
施图和建施图确定标注问题。
1.6 顶层层高问题
设计图纸中结施图与建施图屋面标高经常一致,因建施图有建
筑面层,导致结施图顶层层高比标准层层高高一个建筑面层厚度。
设计单位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结施图顶层层高不变,窗台高度不
变,将外窗高度相应加大;二是将结施图顶层层高变成与标准层层
高一致。
1.7 厨房、卫生间墙与梁位置关系问题
实际施工中常出现建施图中厨房、卫生间的墙体不在结构梁上,
且这些结构梁常为小跨度、小截面梁。由于图纸设计顺序一般为先
设计建施图再设计结施图,若这些问题在施工前发现,设计单位解
决方法常为:将来些结构梁参照建施图进行调整,以保证墙体在结
构梁上;若这些问题在主体施工完后砌体施工前发现后的解决方法
为:将墙体作平移,一则尽量使墙体位于结构梁上,二则尽量减少墙
体与结构在感观上的不利影响。
2 设计深度不满足要求
2.1 地下室楼梯间顶板问题
高层施工中常遇到(剪刀型)楼梯,即楼梯间有两个相邻的楼梯,
一个在内侧,一个在外侧,从两个相反的方向上下楼梯。两个楼梯中
往往只有一个楼梯下地下室,另一个不下地下室。在不下地下室的
楼梯处,地下室无顶板,也可以说此处一层地面无楼层板。解决方法
为:考虑到消防分区要求,在此处对楼梯间进行补板分隔。
2.2 楼梯起始位置问题
常用(之字型)楼梯有两坡和三坡的。两坡楼梯上下位置始终在
一个方位;而三坡楼梯上下位置是变动的,即相邻两层楼梯起始位
置位于楼梯间的对角位置。设计单位设计三坡楼梯时往往会存在一
层平面楼梯口与地下室楼梯起始位置不配套的问题。解决方法为:
一层平面楼梯口位置不变,将地下室楼梯起始位置进行调整。
2.3 地下车库连通口净高问题
在存在地下车库与主楼地下室相连的工程中,会出现连通口处
主体结构梁底标高低于连通口顶板底的问题。由于连通口内管网较
多,无法在梁上预留大量孔洞,严重影响连通口内的管网安装施工。
解决方法为:将此处梁底标高变成与连通口顶板底标高一致,并将
梁上翻且配筋和截面尺寸不变或改变梁截面尺寸、钢筋相应调整。
2.4 地下室外墙竖向与水平钢筋位置问题
结施图中地下室剪力墙钢筋一般只显示配筋,不显示剪力墙钢
筋位置关系。设计单位通常会要求地下室外墙起到挡土墙作用,并
要求地下室外墙钢筋按国标图集09g901-3第7页箱形基础外墙水
平钢筋排布构造做法施工,即:外侧,竖向钢筋在水平钢筋外侧;内
侧,竖向钢筋在水平钢筋内侧。
2.5 人防工程集水坑问题
有的项目人防工程位于主楼地下室,其地下室墙、柱、梁、板以
人防图为准,而筏板以主体设计单位设计图纸为准。筏板设计时常
忽略人防密闭范围内的集水坑位置,导致部分集水坑将人防密闭范
围与非人防部分连通。解决办法:将人防密闭范围内的集水坑与非
人防部分断开,设计单位将集水坑及管道路径作相应调整。
2.6 空调板共用问题
建施图中的空调板常出现两户甚至三户共用一个空调板,且空
调板不在相邻几户的公共位置上,而在某一户的窗或阳台上。解决
方法为:调整原空调板大小,并在无空调板窗口相应增加空调板。
2.7 梁宽度问题
结施剪力墙图中剪力墙的厚度比剪力墙顶部的同一方向的梁宽
度大,也就是在同一方向衔接部位的梁宽度比剪力墙的厚度小。解
决方法为:将该梁宽度变成与该处剪力墙同厚,主筋不变,箍筋大小
相应调整。
2.8 楼梯间隔墙构造柱问题
建施图楼梯间内防火隔墙有剪力墙和后砌墙两种,且常为100㎜
厚。当防火隔墙为后砌墙时,两端常漏设构造柱,在投入使用时,隔
墙两端存在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解决方法为:在隔墙两端增设
构造柱,构造柱载面宽度同墙厚,长度为200㎜,配筋为主筋4φ12,
箍筋φ6@200。
2.9 窗台、阳台栏板、女儿墙压顶配筋问题
建施图节点详图中窗台、阳台栏板和女儿墙往往设计的很详细,
但是,结施图中却没有这些部位的压顶配筋。设计单位解决方法常
为:对窗台、阳台栏板和女儿墙压顶增设配筋,具体配筋要结合建施
图节点设计确定。
2.10 轻钢雨蓬固定问题
建施图中常遇到:邻街商铺或单元主出入口设计有轻钢雨蓬,且
雨蓬悬挑长度为1.2米以上;结施图中轻钢雨蓬与墙体连接处为素
混凝土或砌体,雨蓬根部直接与后砌墙体连接,而结施图中雨蓬无
具体做法的问题。无法承受雨蓬的重量。解决方法常为将雨蓬与墙
体连接处增设暗梁,配筋大小由雨蓬大小决定。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设计图纸的深度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
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尤其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配合程度是目前
设计常见的问题。建筑工程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
设计中常见的土建问题进行探讨。为避免出现缺陷的建筑物,需要
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控制:
a 在设计阶段,需要设计单位对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的图纸进行
认真审核,在图纸交付建设单位之前将问题尽可能解决。
b 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通过图纸会审的方法,由建设单位、监
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图纸进行会审,由设计单
位进行解决。
c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尺寸、构造、结构、专业配合等
问题后,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单或者是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
的方法进行解决。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建筑工程设计中参见的问题
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学峰,王述超·住宅建筑设计的常见问题[j]·陕西建
筑,2009,(1).
[2] 徐建·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嗍[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院,2003,(2).
[4] 蒋新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之常见问题的分析[j]·福建
建材,200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