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姓名李雯浩系别地理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1101班学号1190270109指导教师毛彦斌答辩日期成绩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内容摘要山西省自古以来就是文明比较发达的一块区域,相对的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十分的丰富。

本文笔者在对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做了了解之后,通过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与周围省份进行了比较,还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分析,接着制定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山西省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development researchAbstractShanxi Province is an area of more developed civiliz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relative of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very ric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made aft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to the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quantity, typ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at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urrounding provinc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then made the Shanxi Provinc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hanxi Province目录1引言 (1)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分析 (1)2.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析 (1)2.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省份数据对比 (2)2.3山西省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2)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4)3.1注重保护性 (4)3.2突出文化的特色 (4)3.3按照特点顺序开发 (4)3.4采用恰当的开发模式 (4)4总结 (5)参考文献 (5)致谢 (7)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学生姓名:李雯浩指导老师:毛彦斌1引言山西省一直以来把非遗视为财富,对于省内的非遗总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管理。

保护非遗是一项持久工作,山西对于非遗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同时,山西省各级政府对省内非遗投入也在逐步加强。

由于非遗有着很高的价值,可以增强所在地域旅游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在加强和塑造区域的旅游形象,拉长本地旅游的产业链条以及在促进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对于非遗如何保护如何使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一项任务,而将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又是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研究也就成为了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

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分析【1】2.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析山西省目前共有两批省级非遗名录,第一批有及第一批扩展项目共127项,第二批有141项,共268项,笔者对其进行了分类(见图1)。

图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图从上图1中可以看出山西省非遗种类还是很丰富的,总体上看起来种类的数量还是存在有差距的。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技艺是山西省的一个突出点,同时传统医药和曲艺等又是山西省的短板所在。

山西省民间技艺所占比重是最多的,其次的民俗和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戏剧等种类的数量都是相差不大的。

这些优势类别都是山西省非遗发展起来的优势项目今后应该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对象,只有保护好这些非遗才能更快更好把这些非遗转化发展经济。

而曲艺、传统体育、民间美术、传统医药这几个相比之下处于劣势的类别,山西省也不能不对其有所作为。

应当尽量将这些类别少的非遗融入到当地旅游景点中。

【2】2.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省份数据对比山西非遗进行旅游开发时候要注意周边省份非遗状况,尽量避免和周边省份相似。

由于和周边省份距离较近,基本上客源都相同,如果对非遗的旅游开发也相似,那么游客就会出现选择来决定去哪个省份,这样山西省就会和周边省份产生竞争。

本文对山西省周边的四省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与山西省的非遗数据进行了比对(见下图2)。

图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省份的数据对比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山西省与周边4省份相比非遗数量并不占优势,仅仅比内蒙古多一点,比起河北省、陕西省、河南省来还是有所差距的。

在这种与周边省份在数量上相比山西自身是没有半点优势的,所以山西非遗旅游化要想在与周边省份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应该树立自己特色,走一条与其他省份不同道路,利用自己非遗特色来发展特色旅游,用特色吸引游客的到来,这样才能在与周边省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3】因为山西的非遗它是自身数千年慢慢沉淀下来的,这是每个地域都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必定会有自己的特色,周边省份也知道同样会利用这点因素来搞,这就取决于哪个地方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那就会占据很大优势。

2.3山西省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山西省十一个地市这十一个地市分布不同产生非遗也不同,所以每个地市的非遗在类别和数量都是有所差别的,笔者统计了山西省十一个地市非遗类别和数量(见下表1)。

表1 山西省地级市非遗空间分布表计量单位: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民间美术民间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大同市 2 5 1 2 2忻州市 4 2 2 1 2 2 3 朔州市 2 2 3 1 2 4 太原市 2 2 2 1 3 1 8 1 3 阳泉市 1 1 4 1 2 1 晋中市 2 1 4 2 3 2 3 4 5 吕梁市 3 3 2 2 1 2 6 1 3 临汾市 1 7 8 5 3 4 5 4 6 运城市13 4 3 6 3 1 3 11 3 8 长治市 3 2 3 1 5 1 3 4 晋城市 6 2 2 2 2 3 7 1 3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做成的表格并不能令读者很直观的发现这些省份在不同的类别上的数量差别,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观察山西省各个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类别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图来观察(图3)【4】。

图3 山西省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图从上图3中可以看出山西省非遗数量和种类分布不是很均衡,数量和种类多的地市主要是运城市、临汾市、长治市、晋城市等,这些地市的非遗数量不仅多而且种类也是非常的齐全,而在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等这些地市不但数量少而且种类还不齐全。

图中数量最多的运城市的民间文学部分有13个,或许从图3中还不能看出山西省非遗在数量和种类上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因为这幅图并不能给予读者明确的变化曲线。

但如果将山西省的地市分为三个地区来看就会发现其空间分布的规律。

笔者把山西省的地市分成三个区域:晋北地区(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晋中地区(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市)、晋南地区(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晋城市)。

把这三个地区地市的非遗数量和种类统计后做成图4,从图4来看就不一样了【5】。

图4 山西省三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数量对比图从图4中就可以看出来山西省的非遗的空间分布来了,山西省非遗的类别和数量的空间分布是从晋南到晋中再到晋北依次递减。

晋南的非遗数量和种类远高晋中和晋北地区,从图4可以看出晋南地区的非遗数量最多是民间技艺部分,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及民俗反面数量都比较多,较少的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曲艺几个种类。

晋中地区非遗数量最多是民间技艺,曲艺和传统医药方面比较少。

晋北地区的非遗数量比较少,虽然从图中可以看出晋北地区的曲线是有波动的但是波动起伏较小,所以晋北地区的非遗种类总体差距不是很大,【6】不过在民间文学、曲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上可以看到几乎是空白,结合表1我们可以看到晋北地区的这几个类别数量真的是很少。

根据上面几幅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非遗的空间分布总体上是从晋南到晋中再到晋北依次递减的。

笔者对于山西省非遗呈现这样的空间分布态势的理解是,山西省晋南地区靠近中原,自古以来晋南地区相对于晋中和晋北地区更容易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较高,所以文明程度也高。

这或许是造成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之一。

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7】3.1注重保护性对待非遗我们要在其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在进行开发,利用是手段,保护是目的。

笔者认为对于保护非遗山西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非遗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的传承人,他们掌握着非遗的技艺和知识。

山西省可以对非遗的传承人采取发放养老基金或着给予生活上的补助等方式来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

(2)加强非遗的传承性:例如采用高科技技术将非遗保存下来,避免传承断绝,再者可以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等等。

【8】3.2突出文化的特色山西省作为汇聚北方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地域,它具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使得其非遗资源跟其他省份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是山西非遗的旅游开发的一大资源优势。

山西非遗中有许多特色项目可开发,像山西传统面食、漆器髹饰技艺、根祖文化等都可以将其作为主打特色开发成旅游资源。

山西面食历史源远流长,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9】山西现在就有举办面食文化节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作为一个特色文化的宣传项目,山西省应该继续将其举办下去。

举办面食文化节可以提供山西省的名气为山西省的旅游业打基础,还可以带动经济。

山西的漆器是很有名气和地域特色的,所以山西的漆器髹饰技艺也是很有特色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