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笔记总结作者:诺思、托马斯【美】中心论题: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创新点:将现代的经济理论用于经济史研究。
蕴含的经济理论:成本收益原则、交易成本、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等论证逻辑:首先,作者认为,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是经济增长。
收入增长的关键是要产生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所谓“有效率”是指在这个机制内部,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个人才有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否则,如果个人不能获得他创新的所有或大部分成果,他将没有激励去从事创造和发明)。
达到这个目的地手段是明晰产权。
但是,创新制度是否真的出现更关键的还在于创新制度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是,制度变革才会出现。
所以对于创新制度的成本分析就很重要了。
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就是人口。
作者在接下来分析了西欧产业革命前几个世纪的人口变化。
《西方世界的兴起》(二)(2009-10-01 23:27:24)转载▼一、国家的目的是什么?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一句话,简单地来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统治阶级的收入。
如何才能增加收入呢?1、增收名目繁多的赋税2、强行宣告对实物的所有权3、扩大统治范围,以此增加赋税的范围,这也正是无数统治者发起战争的原因。
二、14、15世纪的欧洲,由于饥荒、瘟疫和战争,人口数量大幅下降。
人口数量的下降,改变了以下三个参数,我们可以用他们来解释当时制度协定和所有权的令人瞩目的变化。
(1)由于地租相对于劳动价格下降,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严重依赖封建地租的岁入也相应下降。
(2)政府支出的最低必需水平相对提高(3)利用市场组织经济活动的费用提高三、那么,上述所谓的“令人瞩目的变化”有哪些呢?1、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增强,劳役地租由货币代替、土地由自由承租人和领取货币工资的工人来耕种,地租、工资、个体农场取代了庄园结构。
2、同城市国家竞争,最终形成了民族国家3、农业中出现了一些自给自足的倒退《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笔记诺斯是新经济史的代表人物,于1973年在美国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成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角度揭示近代西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作者认为,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是经济增长。
收入增长的关键是要产生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所谓“有效率”是指在这个机制内部,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个人才有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
在经济增长的原因方面,以往的理论是生产力、资本、土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作者提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
”合理的制度在保护私有财产,促进激励等方面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究竟制度是否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却仍有待研究。
毕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所以它的原因也必然不是简单的、表面化的某一方面。
在论述和辨析的方法,作者是有很大程度上的突破的。
正如诺斯所说:“对一个学者所作出贡献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他的名声,而在于他的思想所具有的力量,要看他是否能鼓舞他人,是否能促进新的研究,是否能使经济史学科充满生机以及它本身是否有能力长期存在下去。
”传统的经济史学研究并未发挥经济学作为一种较为严密和有效分析问题的方法的作用,一直局限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传统的经济史作品也往往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
经济史研究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史学研究的明显区别。
作者在本书中将现代的经济理论用于经济史研究,其中蕴含的经济理论有:成本收益原则、交易成本、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等,从而实现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统一。
此种研究方法扩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经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使人挖掘出经济发展背后的根本动力,也使论述和辨析更说服力。
虽然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提出的理论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但却不可否认此书的学术价值。
它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取向,也促进了制度研究。
有许多学者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制度变革的原因和过程,来解释各国的经济发展史。
这是此书的最大贡献。
蒋敏杰《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虽然很难读,用经济史老师的话来说:文字比较艰深,但还是读下来了。
《西方世界的兴起》的中心大致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下面引用书中的话来说明本书的几个重要观点:“有效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而本书所定义并加以研究的经济增长是指“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简单的讲,当实际产品数量增长大于人口数量增长时,就会出现这一增长。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经济增长,那是因为没有为经济创新提供刺激。
”“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
”总而言之,经济增长要求建立有利于社会生产性活动的所有权,“而这种所有权的创立,规定和实施是有代价的,在一定程度上受现有技术和组织状况的影响。
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
此外,作者特别指出了“导致制度创新这一西方社会兴起原因的主要参数乃时人口增长”。
个人拙见:诺斯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思考和观察角度在当时的确非常进步和新颖的,同时也提出了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创见,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史的发展和改革,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在诺斯之前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下的,包括一定的微观制度环境,来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这样很有可能掩盖制度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重要结论,而诺斯正好揭示了这一点。
但是,他对制度这一因素在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的观点又可能过于执着,至少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可以看出,“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变革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增长。
而本书着眼于引起经济增长的那些原因。
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
个人必然受刺激的趋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
应当设计某种机制是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
……私人和社会的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是指某个第三方不经他们同意会获得某些收益或付出某些成本。
每当所有权未予确定限制或没有付诸实施时便会出现这种不一致。
如果私人成本超过了私人收益,个人通常不会愿意去从事活动,虽然对社会来说可能有利。
”可以看出,诺斯将一切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都归结为制度,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方面的定论还是值得推敲的,即使放到现代的社会来看,我们中国每年都保持这么快的经济增长,不可否认,这跟制度安排有紧密的关系,但是纯粹从制度上看,香港、美国等制度比中国先进的有很多,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却要比中国慢。
由此可见,制度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影响因素。
再让我们再次仔细的观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的原因,也许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只有一个变量在起作用,一个经济的增长必定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和变量一起促成的复杂的变化过程,诺思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的研究方法,虽然可以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但同时也使得事实也得到简化,从而把复杂的经济发展原因和现象过于简单化,以至于把许多次要和非关键因素排除在外。
我个人的感觉就是,经济增长必然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所影响的,诺斯所做的就是揭示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而后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需要我们去发现的,制度必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必然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总之,我对经济增长的感觉就是,经济增长就是一个由n个因素所共同影响的过程,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所,随着制度的进步和变迁,当各国的制度都发展到相当完备的情况下,制度这一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许就会有所下降,而同时,也许会有其他的因素又显现得比较重要了。
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情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并无事实依据,只是猜测而已。
总评:《西方世界的兴起》试图改变从某一偶人的技术革新中去寻找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的偏见,而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
这样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动因的解释变成从生产技术上转移到了人上。
历史上的财产关系的演变,似有财产关系的出现,便自然归结为是经纪人合理选择的结果,即与不同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相对价格变动相关条件下合理选择的结果。
书中提出一个重要论点,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之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为突出,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还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与私人财产地位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
所有权不确定,私人经营的产业及其收入没有合法保障,或者说,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和提供个人经营的刹激,近代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诺斯还提出在经济史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用经济理论去研究历史,从此理论与历史溶为一炉。
因此,扩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为经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斯运用了成本交易理论,所有权理论等。
从而实现了经济史与经济理论的统一。
即诺思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的研究方法。
附:(资料)新经济史学:托马斯、诺斯等人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这一主线,把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引入到历史分析之中,构造了一套以制度理论为核心、超越纯经济领域的经济史研究的独特框架,从而形成了新经济史学。
新经济史学主要从比较角度研究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历史。
其中心命题是说明技术变化只是一般的经济发展问题的某种表现,经济发展问题只有通过比较和分析制度变迁才能解决。
评诺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摘要]道格拉斯·诺斯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国新经济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贡献在于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西方世界的兴起》是诺斯和托马斯合作的结晶,本书意欲揭示西方兴起的原因:发展了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
他们做到了,本书成为成为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作之一。
[关键词]道格拉斯·诺斯新经济史学派《西方世界的兴起》西方兴起《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是美国新经济史学派[1]的两位重要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和托马斯合作的结晶。
作为新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本书中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西欧从中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他们对西欧兴起原因的解释,按照作者的阐释,本书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一种宏观分析的框架用以考察和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2],“本书的目的就是对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兴起给以说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