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栽培技术
白茶是浙江余姚黄家埠镇引进的珍贵茶树新品种,采用这
种茶树芽叶为原料制成的珍稀白茶,形态美观、品质优异,风格独特;鲜嫩的芽叶似玉如兰,成品干茶,色泽翠绿镶金;冲泡时,如翡翠起舞;冲泡后,香气幽雅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色白似玉,叶脉翠绿,芽头成朵,如初开的兰花,十分奇特。
现将我镇白茶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白茶的栽培技术
(一)选好园地。
建设白茶园,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
全土层要求0.80-1.00米,松土层要求0.50米左右。
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土地。
土类以值呈酸性的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
(二)深翻整地,施足底肥。
种植白茶的土地要求深翻
0.45-0.50米,四周开好排水沟,通过平整土地,然后分层施下底肥,每亩施畜肥3000公斤左右。
加饼肥150至200公斤和硫酸钾复合肥20-25公斤(茶叶专用复合肥加倍)。
底肥要求立体深施,做到移栽时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造成肥料烧根。
影响茶苗成活。
(三)种植规模。
为了提高效益。
可适当密植。
单行条栽行距1.33,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苗,双行式、小行距0.33米,其它同单行。
(四)移栽:在茶苗定植时,按种植规模确定的行丛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
最好是做到现开现栽。
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白茶苗均采用无性扦插繁殖。
无主根,根系分布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
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
(五)如遇久晴天气补浇几次水,做好抗旱防冻工作。
并做到缺株补植,可以采用同龄苗带土移植,归拼补缺的办法。
来达到全苗和齐苗。
(六)防治病虫、草害,勤施肥料。
茶园在幼龄期应采用人工除草。
茶园的施肥应做到薄肥勤施,按照生长季节采用多次施肥,春茶发芽前施一次催芽肥,夏、秋茶期间再施3-5次追肥,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
秋未初冬施足基肥,基肥可用畜肥、饼肥或复合肥。
施肥方法同常规茶园。
(七)修剪和采摘:白茶园的定型修剪和轻修剪的方法与常规茶园相同。
但在修剪程度上应该适当轻一点。
幼龄期的采摘应该做到多留少采。
培养好丰产树冠。
中国常见茶树病害
已记载的茶树病害有100余种,常见的有30多种。
一、叶部病害已记载的有近40种。
芽叶病害主要有:茶饼病,在西南茶区的高山茶园发生较重;茶白星病和茶圆赤星病,以华东、西南诸省的高山茶园,低温高湿条件下受害严重;茶芽枯病是浙江、湖南等省常见重要病害之一。
成叶、老叶病害以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煤病、茶赤叶斑病等在中国各茶区都常有发生。
病叶易脱落,致使树势衰退。
茎部病害已发现有30种左右。
各茶区普遍发生的主要种类有茶枝梢黑点病、茶胴枯病、茶灰色膏药病、茶枝黑痣病和茶树苔藓和地衣。
西南茶区还有茶枝癌病。
华南等地和安徽、湖南有茶红锈藻病、茶黑腐病和茶线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