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学历教育体系完备,民办高教开启资本化 (4)
学历教育体系完备,高教经费投入大 (4)
民办高教发展四十年,逐步进入资本化期 (5)
民办高教占比增加,高教渗透率增长空间仍大 (6)
高等院校增加,民办院校占比仍然偏低 (6)
民办高校招生扩张,入学率不断提升 (6)
民办高教制度环境改善,鼓励向应用型转变 (9)
政策及规划相继出台,民办高教制度环境改善 (9)
明确划分各类别高校,分类别规定办学要求 (9)
转设门槛依旧严格,鼓励向应用型转变 (10)
营利性改制细则逐步出台,仍有较长过渡期 (12)
新《民促法》及配套政策落地,14省细则跟进 (12)
登记:营利性非营利性分开登记,税费、土地出让金补缴需后续明确 (13)
扶持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差异化扶持,营利性学校政策还需细化 .. 14
收益分配:定价推进市场化,部分省份明确退出补偿 (19)
需求增长,资本化推进,民办高教持续向好 (24)
图表目录
图表1. 中国学历教育体系 (4)
图表2. 教育经费以及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5)
图表3. 高等教育经费 (5)
图表4. 中国民办高教发展历程 (5)
图表5. 高等院校数量(本科专科) (6)
图表6. 高等院校数量(民办公办) (6)
图表7. 民办高等院校数量 (6)
图表8. 独立学院数量 (6)
图表9. 本科及专科院校招生数 (7)
图表10. 民办高校招生数 (7)
图表11. 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 (7)
图表12. 高等教育入学率 (8)
图表13. 高等教育升学率 (8)
图表14. 2015年各国高教入学率对比 (8)
图表15. 我国升学结构(2016年高考生) (8)
图表16. 高等教育相关政策概览 (9)
图表17. 高等教育办学要求 (10)
图表18. 独立学院设立要求 (10)
图表19. 高校转设要求 (11)
图表20. 新《民促法》及配套政策 (12)
图表21. 各省市细则亮点概览 (13)
图表22. 各省市登记过渡期 (14)
图表23. 新《民促法》实施之前民办学校涉及税种及优惠 (15)
续图表23. 新《民促法》实施之前民办学校涉及税种及优惠 (16)
图表24. 各省税收政策 (17)
图表25. 土地使用权获得方式 (18)
图表26. 各省土地政策 (19)
图表27. 各省定价政策 (20)
图表28. 各省专业设臵及招生政策 (21)
图表29. 各省退出清算政策 (23)
图表30. 中国教育行业在校生总人数预计 (24)
图表3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预计 (24)
图表3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总收益 (24)
学历教育体系完备,民办高教开启资本化
学历教育体系完备,高教经费投入大
我国的教育体系按照是否颁发由国家统一印刷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划分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
育,其中学历教育体系按阶段可以划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高中
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术学校以及中专院校。
高等教育按照教育层次可以划分为专
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
本科层次教育又分为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两类,其中独立学院是由普通
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
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科层次教育又包括高等职业学院以及高等专科学院。
专科层次教
育与中专院校、技术学校以及职业高中又构成学历型职业教育。
(后文如若不特别说明则“专科”
表示“专科层次教育”,包括高等职业学院以及高等专科学院)。
根据学校的举办者以及办学经费的来源不同,各个阶段的学历教育又可划分为公办和民办。
公办教
育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建立及运营,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教育支出,而民办教育由国家机构以外
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建立及运营,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图表1. 中国学历教育体系
我国2016年教育经费为38,888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4.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此比重低于美国(6.0%)、法国(6.0%)以及英国(
5.3%)的占比。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7.3%,高于GDP13%的复合增长率。
其中,财政性高等教育
经费也以17.4%的复合增长率增大,2015年达5,930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为20.3%,高于美
国(19.4%)。
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逐年持续增大,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增长的空间,而高等教
育的投入占比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已经跃升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前列。
1,237所,专科院校1,359所;所,民办高等院校742所,占28.6%,而2006年民办高校仅424所(包括266所独立学院),民办专科395所(1,362.1%),其中2008年增幅最大,主要原因是1/5的独立学院满足转设独立大学的条件,纷323所下降到2016年的266所。
图表6. 高等院校数量(民办公办)
10%
15%20%
25%30%
500
10001500
20002500
3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银证券 图表8. 独立学院数量
100
200300400
(所)
资料来源:教育部,中银证券
748.61万人,当年高中毕业生792.35万人,405.4万人,专科招生数为343.21万人,本科招生占比近9.1%,统计口径变化之后2008年民办高校招年民办高校招生181.83万人,民办高校招生占比24.3%。
2,696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为634万人,占比为58.1%,复合增长率为5.9%,但民办高校占比提升有限,
图表13. 高等教育升学率
0%
20%40%60%80%100%0
2004006008001,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万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银证券
注:高中升学率为普通高校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
图表15. 我国升学结构(2016年高考生)
200420102013201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银证券
发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
(1)实施本科以上层次教育的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正式批准设立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依据法律法规规
收益分配:营利性可以取得办学收益,部分省份出台退出补偿具体算法
在办学收益方面,新《民促法》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后续出台的配套政策以及各省的意见均按照新《民促法》中的规定制定办学收益分配方法。
而对于退出清算之后的补偿及奖励,国务院意见规定对于2016年11月7日之前设立的学校,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终止办学清偿后有剩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出资者相应的补偿或者奖励,其余财产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性学校办学;而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清偿后有剩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处理。
辽宁、甘肃、天津、云南、河北、河南、海南等省份沿用国务院意见,没有制定具体的补偿及奖励金额。
湖北、上海、陕西及江苏四省则制定了相应的机制。
其中湖北省清偿后的剩余资产可按不高于经确认的出资额返还举办者,仍有结余的,可视情况给予举办者学校净资产(扣除国有资产、捐赠、土地房产增值部分)15%的奖励;上海市在2017年12月27日颁布的《上海市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退出清偿的计算公式:补偿部分根据举办者2017年9月1日前的出资和已经取得的合理回报计算补偿金额=(出资金额+折算利息)-(合理回报+折算利息),奖励部分根据以后的学校年度检查结论奖励金额=年度学费收入*(0.1*合格次数-0.5*不合格次数);陕西省规定补偿数额=原始出资额+追加出资额,总额不得超过剩余的办学财产;还有剩余的,可以综合考虑出资者人力资本投入、办学效益、社会声誉等因素给予一定奖励,其余财产继续用于其他非营利性学校办学;江苏省规定补偿数额=出资额(即学校在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开办资金数额)+其增值,增值按照清算当年中国人民银行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一次结算、分期奖励的形式,从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和民办学校剩余净资产中给予出资者一定奖励,奖励数额不高于民办学校补偿后剩余净资产的20%。
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民办高等教育行业也会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将会提升,与公办高等教育之间定位也会逐渐进行区别,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配合市场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资产证券化、行业内的兼并重组都将加速。
2017年3月,民生教育(1569.HK)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民办高等教育集团,民办高教资本化开启。
同年,新高教集团(2001.HK)、中教控股(0839.HK)相继在港股上市,中国新华教育(2779.HK)预计于3月26日登陆港交所,华立大学、春来教育也递交了上市申请,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优质的民办高教标的登陆资本市场。
我们将在本专题的下一篇报告中对这些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