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课导入方法小结

初中历史课导入方法小结

初中历史课导入方法小结
一、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
这是最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这种方法註重知识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可谓是温故而知新。

例如,在
讲述《马关条约》时,我们可先復习已经学过的《南京条约》;讲《辛丑条约》
时,可再復习《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通过復习,学生可明确各个条约对
中国的危害及重大的社会歷史意义,以及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的。

再如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提问:国民党被推翻的标志是什麽?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一共多少年?学生回答后指出:1949~g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被推翻。

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一共22年。


时继续问: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
熟,那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建立一个什麽样的国家呢.新中国的成立有什麽重大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图片导入。

直观形象
图片种类很多,有歷史地图、歷史文物、歷史图画等,可直观展现歷史事件
和歷史人物的形象,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便于吸引学生的註意力。

为歷史教学提供宝贵的素材。

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

出示美国国旗,让学生观察:美
国国旗有什麽特点?上面的星代表什麽?条代表什麽?为什麽条的数量是13个,星的数量是50+7再如在讲文艺復兴运动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并进行描述:“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在和他12个门徒最后一次晚餐时.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在这一剎那.众门徒的表情和内心活动顿时流露出来:有的愤慨,有的悲嘆,有的则在表白自己的纯沽无辜。

叛徒犹大神态惊愕,手中握着出卖老师而得到的钱袋,位于图中最阴暗之处。

这幅图画歌颂了殉道精神.鞭挞了叛徒行为,从而表现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那麽,什麽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復兴运动之间是什麽关系?”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会迅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由此进入新课。

三、诗词导入。

学科渗透
诗词语言精炼、生动、优美,学生喜爱。

歷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
入.不但可以巩固復习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其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如讲述丝绸之路时.先朗诵几首与之有关的不朽诗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简单讲解后指出丝绸之路不只吸引古人,直到今天,她仍然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由此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再如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不妨朗诵毛泽东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在朗诵之余.不但会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会为红
军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所深深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