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城配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城配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快消品行业城配物流发展分析报告目 录第一章 宏观环境 (1)一、宏观经济 (1)二、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1)三、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现状分析 (8)第二章 中国快消品经销商及零售行业概述 (14)一、快速消费品行业定义及背景分析 (14)二、中国快消品行业零售渠道分析 (15)三、中国快消品行业通路痛点与价值分析 (18)第三章 快消品经销商仓储物流分析 (24)一、快消品行业仓配体系分析 (24)二、快消品行业经销商仓储物流现状分析 (28)第四章 中国快消品行业仓储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44)一、新零售促使渠道数字化升级 (44)二、快消品供应链与 B2B 结合探析 (44)三、快消品行业背景下的城配物流分析 (46)四、同城物流与B2B结合探析 (49)五、同城物流与经销商结合探析 (50)六、同城物流发展趋势探析 (52)第五章、中国城配物流领域典型企业简介 (55)一、掌合云仓 (55)二、唯捷城配 (56)三、讯猫供应链 (58)四、万超帮 (59)第一章 宏观环境一、宏观经济2017年,我国GDP达到827122亿元,首次超过80万亿元。

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实现了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首次提速。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创新2014年以来新高。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52%。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实现总额3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从2003年至2017年,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从2013年至2017年,连续4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依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消费品市场之一。

根据预计,到 2021 年消费额将增至 6.1 万亿美元。

三大新兴力量--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新时代消费者、网络购物将引领中国消费新经济。

伴随这三大力量的兴起,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变化。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媒体、品牌等信息的广泛普及,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不断趋于个性化、精细化。

因此,如“单身族”、“80、90 后”等在内的新细分客群在中国消费市场不断涌现。

这些新客群都有截然不同的需求,渴望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追求绿色生活、智能化等新的消费趋势也应运而生。

二、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分析1、居民收入情况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人均经营净收入4502元,增长6.7%;人均财产净收入2107元,增长11.6 %;人均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长11.4%。

2、居民消费支出情况20,88322,40823,82125,9748.37.3 8.4 9.0-1.02.03.04.05.06.07.08.09.0 10.0 10,000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22,000 24,000 26,000 28,000 30,0002016年2017年中位数绝对水平(元)平均数绝对水平中位数增长率(%)平均数增长率(%)元,增长6.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增长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4%;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51元,增长11.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47元,增长10.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图2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5,374 元表1 2017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指标 水平 (元) 增长率 (%)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 9.0(7.3)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 36,396 8.3(6.5) 农村居民 13,432 8.6(7.3) 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 14,620 8.7 经营净收入 4,502 6.7 财产净收入 2,107 11.6 转移净收入 4,744 11.4(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2,408 7.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 33,834 7.2 农村居民 11,969 7.4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322 7.1(5.4)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 24,445 5.9(4.1) 农村居民 10,955 8.1(6.8) 按消费类别分:食品烟酒 5,374 4.3 衣着 1,238 2.9 居住 4,107 9.6 生活用品及服务 1,121 7.4 交通通信 2,499 6.9 教育文化娱乐 2,086 8.9 医疗保健 1,451 11.0 其他用品及服务 447 10.0注: 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1)*10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③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收入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收入增长中,因而当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接近时,会出现全体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④括号中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表2 2017年城乡居民收支主要数据指标 水平 (元) 名义增长率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396 8.3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 22,201 7.4 经营净收入 4,065 7.8 财产净收入 3,607 10.3 转移净收入 6,524 10.4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445 5.9 按消费类别分:食品烟酒 7,001 3.5 衣着 1,758 1.1 居住 5,564 8.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525 6.9 交通通信 3,322 4.7 教育文化娱乐 2,847 7.9 医疗保健 1,777 9.0 其他用品及服务 652 9.6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32 8.6 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 5,498 9.5 经营净收入 5,028 6.0 财产净收入 303 11.4 转移净收入 2,603 11.8 (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0,955 8.1 按消费类别分:食品烟酒 3,415 4.6 衣着 612 6.3 居住 2,354 9.6 生活用品及服务 634 6.4 交通通信 1,509 11.0 教育文化娱乐 1,171 9.4元,居民收入增长中长期较为乐观。

消费者的财富在未来将继续增加,尤其是可自由支配开支的增加将推动消费结构的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21 元,实际增长 6.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11 元,实际增长 6.8%。

全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相比 15 年有大幅提高。

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14,55116,51018,34420,16721,96623,821- 2.0 4.0 6.08.0 10.0 12.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互联网+”背景下的网上消费热度持续不减。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613亿元,增长8.1%。

全国网上零售额为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和30.8%。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零售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占比也明显攀升。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传统品牌销售渠道的电商化,间接导致了网上零售行业的高增长。

可以预见,这一增幅还会持续下去。

尤其是在新零售的趋势下,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在向线下布局,购物的渠道也变得多样化。

“只不过,基于人口红利的发展阶段影响会变小,消费升级会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2)新零售催生红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409亿元,增长6.7%。

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12月当月增速下滑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电商“双十一”促销购物的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意愿和需求在这一阶段,受外部因素的刺激十分明显。

也直接透支了消费能力。

不过,从全年数据来看,在新零售和城镇化的趋势下,一些新的消费特征也显现出来。

2017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

农村消费的增幅超过了城镇消费。

这或许也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发力农村电商的动力所在。

一面是网上消费的热度升温,另一面传统零售渠道也明显遇到瓶颈。

2017年全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7.3%、6.7%、9.1%和8.0%。

因此,传统的超市在2017年加速拥抱互联网并购,试图借新零售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阿里巴巴先是与百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随后又收购高鑫集团,成为欧尚超市、大润发超市的控股股东。

腾讯也在2017年年末,大举买入永辉超市,以帮助京东商城打通线下场景。

与此同时,苏宁云商、美团点评、京东、饿了么、猩便利、果小美、每日优鲜等一批公司则瞄准了无人零售。

虽然仅仅是开端,无人便利店或办公室无人货架,还没有在社会上广泛铺开,风投已经嗅到了机会。

公开数据统计,无人零售领域的累计融资额在2017年超过500亿元。

商务部认为,2017年中国零售业呈现出销售规模增速加快、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主要业态经营回暖的新特点。

实体零售创新转型丰富多样,发展新业态、搭建全渠道、重构供应链、推进渠道下沉成为实体零售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