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器人技术 二、齐次坐标变换
机器人技术 二、齐次坐标变换
齐次变换矩阵
相对动坐标系的变换-例题
坐标系B绕x轴旋转90度,然后沿当前坐标系a轴做了3英寸 的平移,然后再绕z轴旋转90度,最后沿当前坐标系o轴做5 英寸的平移。 1、写出描述该运动的方程; 2、求坐标系中的点P(1,5,4)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最终 位置。
提示:先求 U TB ,再求 U PU TB B P
Px d x Py d y Pz d z 1
注:相对固定坐标系的平移,变换矩阵 左乘,公式为
Fnew Trans(d x , d y , d z ) Fold
第二章 绕参考坐标X轴)
Px P n
Py l1 l 2 P o cos P a sin
? 0.707 F ? 0
0 ? ? 0
? ? 0 0
5 3 2 1
i j ny oy k nz a xi a y j a z k oz
注:三个点积约束条件可以用叉积代替,即:
n o a
进一步有
nx ox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 变换定义为空间的一个运动; • 当空间的一个坐标系(向量、刚体、运动坐 标系)相对于固定的参考坐标系运动时,这 一运动可以用类似于表示坐标系的方式来表 示; • 变换有如下几种形式: 纯平移, 纯旋转, 平移和旋转的结合。
a 1 o 1 n 1
a o 0
n a 0 n o 0
已知两个向量 a = ax i + ay j + az k b = bx i + by j + bz k 向量的点积是标量。用“ ·”来定义向量点积,即 a ·b = ax bx + ay by + az bz
向量的叉积是一个垂直于由叉积的两个向量构成的平面的向量。 用“×”表示叉积,即
或
nx T n y nz
ox oy oz
ax ay az
Px Py Pz
非方阵相乘结果的维数发生变化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点、向量和坐标系的齐次表示
齐次坐标与传统坐标的关系
a x P b y cz
• • • • •
x y P z w
cos Rot( y, ) 0 sin
0 sin 1 0 0 cos
cos Rot( z , ) sin 0
sin cos 0
0 0 1
注:相对固定坐标系的旋转,变换矩阵左乘,公式为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纯平移
1 0 变换矩阵可表示为 T 0 变换过程为: 0
Fnew 1 0 0 0 0 1 0 0 0 d x n x 0 dy n y 1 d z nz 0 1 0 ox oy oz 0
Fobject
nx n y nz 0
ox oy oz 0
ax ay az 0
Px Py Pz 1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点、向量和坐标系的齐次表示
约束变量
由刚体(坐标系)在参考坐标系的齐次矩阵表达可知,该矩 阵有12个变量,但描述刚体位姿只需要6个变量(自由度)就 足够了,因此,齐次矩阵中12个变量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有约束的,约束条件为: 1、三个方向向量相互垂直; 2、每个单位向量的长度均为1。即:
例:如图所示为F坐标系位于参考坐标 系中(3,5,7)的位置,它的n轴与x轴 平行,o轴相对于y轴的角度为45度,a轴 相对于z的角度为45度。请写出该坐标的 齐次表达形式。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点、向量和坐标系的齐次表示
图
刚体的表示
一个刚体在空间的表示可以这样实现:通过在它上面固连一个坐标系,再将该 固连的坐标系在空间表示出来。由于这个坐标系一直固连在该刚体上,所以该刚体 相对于坐标系的位姿是已知的。因此,只要这个坐标系可以在空间表示出来,那么 这个刚体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位姿也就已知了。由此可知,刚体在参考坐标系的表 示与坐标系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讲
齐次坐标变换
主讲:吴海彬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主要内容
引言 点的向量表示 单位向量 点和向量的齐次表示
坐标系的位姿
刚体的位姿 平移变换
旋转变换
一般变换 相对参考坐标系的变换
相对自身坐标系的变换
引言 (Introduction)
机器人运动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正向运动学
逆向运动学
机器人机构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图、例
纯旋转
绕x轴旋转可简写成 式中
Pxyz Rot( x, ) Pnoa
也就相当于旋转变换前在固定参考坐标系的初始位置。
Pnoa
其中
0 1 Rot( x, ) 0 cos 0 sin
sin 同理 cos 0
例
0 1 0 0
ax ay az 0
特点:运动过程中姿态不变,坐标方向单位向量保持同一方向不变。
0 dx 0 dy Trans(d x , d y , d z ) 1 dz 0 1
Px n x Py n y Pz n z 1 0 ox oy oz 0 ax ay az 0
U
PU TR R P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纯旋转-例题
旋转坐标系中有一点P(2,3,4),此坐标系绕参考坐标系x轴旋转90 度。求旋转后该点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坐标。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复合变换
例 特点:既有平移,又有旋转,而且可以多次。
假设坐标系(n,o,a)相对于参考坐标系(x,y,z)依次进行如下变换: 1、绕x轴旋转 角; 2、平移 l1 l2 l 3 ; 3、再绕y轴旋转 角。
1 0 H TE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3 1
cam
Tobj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2 2 4 1
0 1 1 0 5 TH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5 Tcam 1 0 0 4 1 0 0 0
因此,习惯上用W=1表示向量的长度,用W=0表示向量的方 向,而且方向向量一般表示成单位向量的形式。形式如下:
a x b P y cz 1
2 a x P a 2 x a 2 x ax by cz by by cz cz by cz 0
a × b = ( ay bz ¯az by ) i + ( az bx ¯ax bz ) j + ( ax by ¯ay bx ) k
可用行列式表示为
a×b =
i
ax bx
j
ay by
k
az bz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点、向量和坐标系的齐次表示
例题
对于下列坐标系,求解所缺元素的值,并用矩阵来表示这个坐标系。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复合变换例题
假设(n,o,a)坐标系上的点P(7,3,2)也经历相同变换,但变换顺序按如下 进行,求出变换后该点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坐标。 1、绕z轴旋转90度; 2、接着平移(4,-3,7); 3、接着再绕y轴旋转90度。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相对动坐标系的变换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相对动坐标系的变换-例题
假设与上例相同的点现在进行相同的变换,但所有变换都是相对当前运动坐标 系的,具体变换如下,求变换完成后该点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坐标。 1、绕a轴旋转90度; 2、然后沿n、o、a轴平移(4,-3,7); 3、接着绕o轴旋转90度。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相对运动坐标系的变换与相对固定参考坐标系不同,这时需 要右乘变换矩阵而不是左乘。
相对自身的运动即是相对动坐标。
相对动坐标是指动坐标系本身相对自身的运动,而不是动坐 标系中的点相对动坐标系的运动。 如果在一个变换过程中,既有相对固定坐标系的变换,也有 相对于动坐标系的变换,则应先写出第一个变换因子,在根据 变换的具体过程,依次左乘或右乘变换因子,最后乘以被变换 的对象(点或坐标)。
Pz l3 l 4 P o sin P a cos
0 Px 1 P 0 cos y Pz 0 sin
Pn P sin o cos Pa 0
必须从原点开始变换!
Pxyz Rot( y, ) Trans(l1 , l2 , l3 ) Rot( x, ) Pnoa
注:矩阵的顺序不能变;
相对固定坐标系的平移和旋转,变换矩阵左乘。
相对坐标系的齐次矩阵
齐次变换矩阵
复合变换例题
固连在坐标系(n,o,a)上的点P(7,3,2)经历如下变换,求出变 换后该点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坐标。 1、绕z轴旋转90度; 2、接着绕y轴旋转90度; 3、接着再平移(4,-3,7)。
n x n T y nz 0 ox oy oz 0 ax ay az 0 Px Py 的逆阵为 Pz 1
变换矩阵的逆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
钻孔点位置的描述:
U
TE U TR RTH H TE U TP PTE
R
式中:只有 TH 是未知的,其它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或 本身就是已知的。因此,通过求逆阵就可以求得 RTH 。
变换矩阵的逆
求矩阵逆-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