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经济全套课件演示文稿

水利工程经济全套课件演示文稿

1、学习目标:

一、学习指导:
了解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及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 解经济效益等概念,明确水利工程经 济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水利建设项目 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12
2、本章重点:
(1)经济效益的概念; (2)水利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22
第二章 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学习指导
6
课程基本要求
1 、了解资源水利战略构想及水利产业政策, 强化水利经济意识,领悟水利经济的市场法 则和运行模式,能初步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和 运行中的一般经济问题。 2 、理解水利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涵 义,水利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掌握水利工程效益测算、水利建设项目经济 评价及水利工程方案分析比较的基本方法, 初步具能和一般能力。
8
学习方法建议
1、浏览目录,了解线索:
浏览目录,了解理论体系,捕捉课程知识线索。
2、认真听课,领会要领:
认真听课,作好笔记,完成作业,领会理论要领。 及时归纳总结,把握课程知识要点,常自检自测。
3、及时归纳,自检自测:
4、全面复习,掌握重点:
考前全面复习,掌握基本知识、重点内容及原理。
9
第一章 水利工程经济概述(绪论) 第二章 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
5、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①保持一定的有用成果,减少劳动消耗,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②控制一定的劳动耗费,增加有用成果,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略有增加劳动耗费,使劳动成果显著 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④略微调低劳动成果,但使劳动耗费显 著减少,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⑤减少劳动消耗,增加有用劳动成果,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7
课程基本特点
1 、经济性:以水利经济活动为线索,探讨 水利项目建设模式和经济运行机制。 2 、计算性:项目评价及方案优选既要详尽 的分析,更需细致的计算,方有科学结果。 2 、政策性:有机地融水利经济的政策法规 于水利经济学科理论中。 3 、综合性:经济理论、行业知识、方法原 理均具有一定综合性。 4 、实践性:理论知识原理方法源于实践又 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

4
(接上页)
5.课堂教学主要讲授课程各章主要内容和 重点、难点及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6.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和形成性考核两部 分组成,各占课程成绩的70%和30%; 7.学生应完成规定的各章作业练习(任课教 师布臵),作业成绩记入形成性考核; 8.希望学生能按任课教师的教学要求自觉 学习。

5
课程内容提要

该课程理论内容共分十二章,主要讲述 水利工程经济的计算理论原理和计算分析 方法。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及基本计算公式,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程经济分析方 法,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投资费用分摊,防 洪工程、治涝工程、灌溉工程、水力发电 工程、城镇供水工程的经济分析,供水成 本及水费计算和水价改革等基本问题。
14
2、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防洪标准普遍偏低;
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③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5
3、水利经济的含义: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 理及水患治理过程中的各项经济 活动的总和。
16
3、经济效益的涵义:
人们在经济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有用 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或产出的经济效 果与投入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等) 总量之比。 经济效益可用两种形式表示: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18
4、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 宏观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效益分析原理的 应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战略以及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方针政策、总 体方案、工程规模、资金筹措等;跨流 域调水水量分配及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 影响;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建设中的经济 政策、体制模式、管理法规等研究。
13
二、教学要点
1、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①以江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节水灌溉成效显著,城乡供水能力不断提高, 水电建设有新的发展; ③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④ 防汛抗旱取得巨大胜利; ⑤水利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⑥节约用水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⑦水利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及基本计算公式
第四章 工程方案经济分析方法
第五章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费用分摊
第六章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续下)
10
(续上)
第七章 防洪工程经济分析
第八章 治涝工程经济分析
第九章 灌溉工程经济分析
第十章 水电工程经济分析
第十一章 城镇供水工程经济分析
第十二章 水费计算
11
第一章 绪
1
《水利工程经济》
理论教学内容篇目
第 一 篇 第 二 篇 第 三 篇


教 学 内 容 考 前 复 习
2
3
课程教学要案
1.本课程是水利类专业学生应修的技术专 业课; 2.课程教学安排为一学期(合16教学周)讲 授,课内计划总学时为48学时; 3.使用教材是《水利工程经济》(由施熙灿、 蒋水心等合编,中国水电出版社出版); 4.课程理论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教 学辅导、自主学习及作业练习为辅;
21
7、水利建设项目经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须从实际出发,重视社会经济资料调查、搜集、 分析和整理等基础性工作; ②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要求 建设项目经济上合理、财务上可行; ③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原则; ⑤评价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⑥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应对项目作整体评价。
19
(2)微观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①专业水利经济问题,如防洪经济等; ②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问题;
③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经济学问题;
④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中的经济学问题;
⑤已建成水利工程的经济后评价问题。
20
6、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的内容:
① 政治评价; ② 社会评价; ③ 技术评价; ④ 经济评价; ⑤环境生态评价; ⑥可持续发展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