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基础.ppt
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叙故事,包括故事发生的情 境,故事的情节,故事主人公的价值取向与 心路历程。教育叙事,就是讲叙教师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故事,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中自己与学生的切身体会以及故事情节。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教育叙事研究可以虚构吗? 判断一:教育叙事研究既可能叙述真实的教育事件 或教育现象,也可能叙述想象中的虚构的教育事 件或教育现象。 判断二:教育叙事研究既可以叙述故事,不对故事 做评论或解释,也可以对自己讲述的或他人讲述 的故事进行再评论和解释(类似“文艺评论”)。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
温忠麟 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第二章 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 第三章 文献检索与综述 第四章 教育经验总结 第五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六章 个案研究 第七章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验 第八章 教育实验研究 第九章 教育叙事研究 第十章 教育行动研究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第九章 教育叙事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2.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育主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理 论的形成与优化。由于在理论中接纳了个人情感 与故事情境,这更有利于理论的穿透力与解释力, 但却损害了推广力,因此要避免教育叙事研究结 果的盲目推广与个体自大。
3.教育叙事研究去除了教师“科研焦虑”与“骗 子综合症”。叙事研究基于对个体经验与故事情 境的关注,降低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的理论高度,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略理论研究,可以否定 教育理论的价值。失去实践就无法叙事,失去理 论就无法研究。
• 所谓“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也就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相 关的假设和推论。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扎根理论的形成以及相应的“写法”: 1. 叙事:“情境式”研究报告 案例一《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 聚类分析:将材料分类,形成一类教育 主题或教育道理,再提供相应的材料或故事 为之提供“证词” 3. 先叙事,后解释:“夹叙夹议”或“先 叙后议” 案例二《教案: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故事》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思考:
教师在对事件进行描述与记录时要注意些 什么?
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思考教师做教育叙 事研究时常见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处 理?
第三节 教育事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将“教育生活”还原为“教育冲突” • 好的故事总是显示或暗示了某种冲突。 • 长久居住在教育日常生活中的人很可能对那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傅 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 与方法,《教育研究 》, 2008 年第5 期
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校长阅 刊》,2006年第8期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讨论: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改善教师的专业生活 质量方面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 基本路径
5.此外, 教育叙事研究还具有易于理解、接近日常生 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 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 具有人文气息, 更能 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 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关注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提醒研究者 “面向实事本身”或从实事本身中寻找内在 的“结构”,而不过多地用外来的框架有意 无意地歪曲实事或滥用实事。它是对个案或 寓言、故事的合法性的重新认可。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第三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 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 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 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收集资料 解释资料
形成扎根理论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分析资料: 确认“关键事件”与“本土概念”
• 从时间顺序上看,收集资料在先,分析资料 在后。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分析资料与收 集资料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收集资料一 旦开始,分析资料也就同时启动。
• 分析资料的基本策略:及时撰写“备忘录”, 并从备忘录中寻找“关键事件”与“本土概 念”。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1.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彼此相 互靠拢
2.故事叙说有助于作为个体的研究参与者转变教育教 学观念与行为
3.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搜集到鲜活的、以研究 参与者的日常真实教育教学生活为背景的田野文 本数据
4.故事叙说有助于研究参与者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 中的例行事项的深层意义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 分析资料的基本策略: • (一)如何调查并寻找“关键事件”? • (二)如何倾听“本土概念”? • “本土概念”:主要是指本地人(或称之为
当地人)所使用的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词语。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策略
二、形成“扎根理论”: 将“本土概念”还原为“本土故事”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质的研究、理论研究是什 么关系 判断三:教育叙事研究属于实证研究。叙 事研究不是理论研究(或逻辑研究、批判研 究)。 判断四: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的一种思维方 式和写作形式;叙事研究常用的具体的方法 是历史研究、调查研究、经验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长处与不足
1.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
叙事研究并不是注重教育故事本身,而是注重教 育故事所具有的意义。通过对意义的重构与解读, 来反思与提高实践,来丰富与优化理论。因此, 叙事研究并不只是关注实践,而是通过维持理论 与实践的张力,来提高两者的切合度与各自的良 性发展。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教育叙事研究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通过对教育故事的回忆与描述,来反思与 整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思想,达到更好地理 解与解释教育故事的目的;这种情况也称教育叙 事的行动研究。
一种是通过对教育叙事材料的使用与分析,来把 握教育情节,理解教育主体,体验教育情境,达 到提练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的生 活化与实效性,达到解释与预测教育现象的目的, 这种情况也称教育叙事的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