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片虫并殖吸虫课件

姜片虫并殖吸虫课件


致病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诊断: ➢痰液或粪便查虫卵
方法:直接涂片法; 离心沉淀法; (痰液)碱消化法(NaOH10%)
➢活组织检查(Biopsy) :皮下包块或结节 ➢脑脊液或其他体液检查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查:检查抗体或抗原 ➢皮内试验 ➢ELISA
影像学检查:
x-ray,CT
流行
防治
不生吃淡水蟹及蝲蛄 不生吃野猪肉及蛙肉 不喝生水 药物治疗或手术摘除(皮下包块) 药物: 吡喹酮
2nd: 溪蟹及蝲蛄
保虫宿主: 犬、猫、狼、狐及豹等 转续宿主: 野猪、鼠、鸡及蛙等
生活史小结
感染阶段: 囊蚴、童虫(转续宿主)
感染方式:
➢食入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 ➢生食转续宿主肉类而感染
离开人体的阶段和方式:
虫卵随粪便或痰液排出
寿命: 5~6年
致病
致病阶段 : 童虫(急性期)及成虫 致病机制: ➢虫体在组织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机械性损伤 ➢代谢物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临床表现 : ➢胸肺型常见: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 ➢胸外型:包括皮下包块型、腹型、脑脊髓型等
水浮莲
致病
致病机制 ➢机械损伤肠黏膜 ➢虫体覆盖肠黏膜,影响消化吸收 ➢代谢分泌物可引起超敏反应
临床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诊断: 粪便中检查虫卵:
➢ 直接涂片法 ➢ 水洗沉淀法 粪便中查到成虫
流行
地理分布 影响流行的因素:
➢传染源 ➢中间宿主 ➢水生植物传播媒介
防治
治疗药物 吡喹酮
固定后虫体
成虫
虫卵
最大的人体寄生虫 卵之一 卵壳薄 具卵盖,但不明显 含1卵细胞及数十个 卵黄细胞
生活史
生活史小结
终宿主:人、猪 保虫宿主: 猪 寄生部位: 小肠 中间宿主: 扁卷螺 传播媒介: 水生植物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方式: 食入囊蚴 离开人体的阶段与方式: 虫卵随粪便排出
水芹菜 浮萍
致病
皮肤幼虫移行症 内脏幼虫移行症
实验室诊断
组织活检:皮下包块 免疫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
分布:仅限于我国 防治: 同卫氏并殖吸虫
P82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肠吸虫(Intestinal fluke) 寄生于小肠 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
成虫形态
活虫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人为其非适宜宿主 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及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梭形
长:宽 ≈2.4~3.2:1
腹吸盘多 在前1/3
成虫
斯氏狸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史生活史类似于卫氏并殖吸虫 终宿主:果子狸、犬、猫等 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拟钉螺 ➢第二中间宿主 :溪蟹 转续宿主:鼠、蛙、鸡等 人感染方式: ➢食入含活囊蚴的蟹或含活童 虫的转续宿主肉而感染
P69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俗称肺吸虫 (lung fluke) 寄生在人/动物肺部 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成虫:形态结构
口吸盘 咽 肠
腹吸盘 卵巢 睾丸
子宫
成虫:形态结构
虫卵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生活史
生活史小结
终宿主: 人 / 食肉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 肺 中间宿主: 1st :川卷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