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语教学发展问题探讨¹吴应辉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871)[摘 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越南汉语盛行的历史,介绍了越南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越南汉语教学快速发展已经具备的条件,并提出了推动越南汉语教学快速发展的具体建议。
文章认为,越南将成为东南亚的一个新兴的汉语热国家,中越两国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关键词]越南;汉语教学;快速发展[中图分类号]W T5"BZ <H 1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365(2009)05-0106-07零、引言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云南、广西接壤,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国土面积32.95万平方公里,人口8400多万,其中华人100多万。
历史上汉语在越南曾经十分盛行,但在世界范围的汉语热兴起的今天,越南的汉语教学状况似乎与其作为汉字文化圈主要国家之一的身份不太一致,对汉语热的反应稍显迟缓。
为此,我们在对越南汉语使用状况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初步考察后,试图对与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历史上汉语在越南曾经非常盛行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语言文化交流历史。
越南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与中国大同小异。
汉语在越南历史上的盛行程度,可以中国学者林明华和越南学者武氏春蓉的研究成果为证:/在与日本、朝鲜等国并称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越南,汉语言文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极其深刻的。
越南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层面,都深深浸润于汉文化的影响之中,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翻开越南文化发展史,第一种书写符号以及越南封建国家建立后使用的正式文字始终是汉字,第一篇文学作品、第一部历史著作乃至许多文化典籍均以汉字写就,历代科举皆以汉字为工具、以儒家经典为科试内容,,,设若没有汉语汉字,越南文化史势必重写而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
0(林明华1997)/在越中两国长达两千余年的交往中,汉语对越南语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汉字被越南人尊称为-圣贤之字.,越南人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
现代越南语中,有60%以上的汉语借词。
借助于越南化了的汉语词素创造新词,仍是越南语最为重要的造词手段。
0(武氏春蓉2001)/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有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把越南正式划#106#¹º本文在/不同语境下汉语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0作为大会报告论文宣读过(珠海,2008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联合主办)。
[作者简介]吴应辉(1964-),云南宣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目前主要致力于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入中国版图,设立交趾、九真等郡,进行统治,汉语随之成为越南的官方语言,并通过口语途径传入民间。
东汉光武帝时期,交趾太守锡光、九真太守任廷在越南建立学校,推行汉文化教育。
东汉末年,土燮治理交趾四十余年,他与一些来自中原逃避战乱的儒生在当地著书立说,兴办教育,以5四书6、5五经6教人,使汉语稳居正统地位。
公元679年,唐朝在越南设置安南都护府,发展教育,推行科举制度,当地出现了一批精通汉语的知识分子,并有人到长安做官,汉语得以通过书面途径全面而系统地进入越南。
公元938年(也有中国学者认为是968年),越南建立了自主的封建国家。
越南历代王朝在珍视独立自主地位的同时,几乎照搬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制度,崇拜儒学,建文庙,设立国子监,通过科举来选任官吏。
从1075年李朝(1009-1225)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到1917年阮朝(1802-1945)在清化省举行最后一次乡试,汉字始终是越南的官方文字。
1945年-八月革命.之后,越南政府才把拉丁化拼音文字定为国家正式文字(即/国语字0),但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汉字和汉文典籍仍在民间流传。
越南老一辈知识分子大都懂得汉文,,,胡志明主席及其父亲、外祖父对汉语都非常精通。
0(武氏春蓉2001)二、目前越南汉语教学的基本状况2.1高等教育中汉语教学初具规模2007年,越南开设中文(越南称/中国语0)专业的大学共40所,办学层次主要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全国没有一所大学具有培养中文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具有中文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只有河内大学、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和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越南高校每年招收中文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从30到200人不等,多数学校招生人数在30到60人之间,2007年招收中文专业本科生超过100人的学校有5所(海防大学150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200人、河内大学150人、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150人和胡志明市师范大学100人)。
估计越南全国中文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2000人左右。
¹此外,还有4所大学开设了以汉语为重要学习内容的东方学或汉喃学。
º没有开设中文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也都开设了汉语选修课。
目前越南高校中文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中国大陆出版或越南高校自编的,也有台湾编写出版或越南学者编印的教材。
使用较多的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如5汉语教程6(杨寄洲主编)、5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6(陈灼主编)、5外贸口语30课6(张静贤主编),5汉语语法教程6(孙德金)、5高级汉语口语6(章纪孝主编)、5说汉语谈文化6(吴晓露)、5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6(崔永华、杨继洲主编)等(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主),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教材,如5中国概况6(汪洪顺主编)、5高级汉语口语6(刘元满、任雪梅主编)以及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汉语语法6(黄伯荣主编)等。
越南专家也编写了部分教材,如5汉语言文化6(阮友球)、5中国现代文学6(范玉含)、5中国当代文学6(范玉含)。
此外还有一部分课程没有适当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备材料教学。
开设汉语课的越南高校,除少数几所名校之外,普遍存在汉语师资数量不足、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的情况。
/在各高校,汉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比大都在1:50以上。
有的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只能大班上课,一个班人数在50人以上。
由于师资缺口大,一个人往往要在好几个单位兼职讲授汉语。
,,师资职称偏低也是越南汉语教学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越南高教#107#第5期Chinese L anguage L earn i ng N o .5¹º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编写的52007年高校招生考试指南6(越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整理而成。
这四所大学分别是: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文献民办大学、顺化大学所属科学大学、貉洪大学。
系列的职称分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中级职称(正讲师、讲师)和初级职称(助教)3级。
与中国高教系列的职称相比,越南的中级职称多出了正讲师一级。
到2004年为止,越南汉语教师中还没有一个有高级职称,最高是正讲师。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也不多,最高为河内外国语大学,占50%,最低为岘港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比例为0。
0(韦锦海2004)私立大学的汉语师资则基本上是本科毕业生。
目前,越南各大学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中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类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超过5人。
2.2基础教育中的汉语教学十分薄弱汉语进入越南中学课堂的政策问题已经解决。
在越南的中学里,外语是必修课,从政策层面看,英、法、俄、汉、日等外语都可以列为外语必修课,但现实中许多学校都只开设了英语,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绝大多数学生愿意选修英语,二是许多学校因根本就没有其他语种的教师而不能开设其他语种。
根据越南中学生选修外语的有关规定,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生决定选修某种外语必须一直学到高中三年级,中途不得改变所学语种。
2007年,在列为必修课的外语中,学习英语的学生约占98%,选择其余四种主要外语(法语、俄语、汉语、日语)作为外语必修课的学生加起来仅占2%。
¹开设汉语课的普通中学寥寥无几,就连河内这样的大城市也是屈指可数。
据我们调查,越南开设汉语课的普通中学不足20所。
在职业中学,外语不是必修课,但在开设旅游、商贸、宾馆服务等职业培训课程的学校,汉语也作为选修课开设。
在小学,外语是选修课,通常每周2节课,但一般只有英语课而基本没有汉语课(华人郡除外)。
幼儿园一般没有汉语课(华人郡除外)。
2.3华文教学方兴未艾越南华人华侨大约有100多万,仅胡志明市就有50多万,对华文教学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政府放宽了华文教育政策,/1989年,越南部长会议256号指示规定: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华人子弟可以学习华文,可以成立各种利用华语表达的文化文艺组织。
根据此规定,华文被列入中小学课程之中。
0越南的华文教育主要通过三类教学机构实施:第一类是设在普通中小学的华文中心,中心负责人由校长兼任,但教学相对独立,主要教授华语语文及音乐、体育、常识等课程,2004年此类中心有25个,教师200余人,学生25000余人;第二类是独立开办的华文学校,由华人社团创办,由校董会统一管理,学校多没有独立校舍,办学场所通常利用会馆或租用场地,这类学校主要教授华文,有的也教授电脑。
第三类是越华学校,民办性质,由华人社团参股建立,由校董会管理,多数学校有独立校舍,越华学校既开设华文班,也开设越文班,华文班的课程主要用华文讲授,包括华文、算术、历史、地理等,但同时也开设一定课时的越文;越文班以开设越文讲授的课程为主,但也开设一定课时的华文。
三类学校均以民族语文等多样化教学形式满足华文学习需求,但总体层次不高,基本停留在中小学层次上。
华文学校均为民校,普遍存在高质量教材和师资严重短缺、办学经费不足等困难。
(韦锦海2004)三、越南汉语教学已初步具备大发展的条件3.1坚实的政治基础中越两国睦邻友好,高层互访频繁,为汉语教学在越南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¹这些数据是从越南教育培训部政策法规司调查了解到的。
#108#第5期Chinese L anguage L earn i ng N o.5础。
自1950年1月18日越南与中国建交起,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两党两国几代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中越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
1999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和越共总书记黎可漂在北京确定了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0这一发展两党两国关系的16字方针,进入新世纪,在16字方针指导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0四好精神的指引下,中越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两国彼此信赖、相互支持、全面合作、互利双赢、共谋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新型中越关系的重要特征,两党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