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法莫替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05・582・E-mail. xyylc@ shyyxx. corn http;//xyyl. chinajournal. net. en

年7月,第24卷第7期);//zgxyylczz. periodicals. com. en

仁文章编号]1007-7669 (2005 ) 07-0582-04法莫替丁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王奇志‘,杜文民2,朱光辉,,王萍‘(1.温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组,浙江温州325003;2.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200040;3.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药剂科,浙江温州325027)

[关键词」法莫替丁;消化性溃疡;文献计量学;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法莫替丁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了解法莫替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国内1980年一2004年的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国外1980年一2004年的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获得。结果:国内文献资料中共检出41例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最多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国外文献资料中共检出140例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最多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真菌过度生长。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国内外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的病例中共有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老年病人用药、肾功能不全病人用药及超剂量用药有关,应引起临床重视。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统计到符合条件的病例报告27例,涉及的ADR病例41人次,国外1980年一2004年的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获得,统计到符合条件的病例报告93份,涉及的ADR病例140人次。收集标准和分析方法对自发呈报的ADR报告,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原则,至少符合以下3条才列人统计范围:(1) ADR是用药后发生的;(2)符合这种ADR类型;(3)停药后有所改善。ADR选取最主要的ADR表现,每个病例中的ADR归类,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ADR分类法分类。对检索到的符合条件的法莫替丁药物ADR资料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

〔中图分类号」R975.2; R969.3[文献标识码] A

性别和年龄分布法莫替丁ADR男性多于女性,国

外文献报道尤为突出;在年龄结构上,国内ADR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且数目也相当,而国外ADR发生集中于55 a以上成人和1.3一10. 5 mo婴儿。见表to

表1法莫替丁ADR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例)Tab 1 Statistics of sex and age of case that took placeadrof几motidune

年龄/a 男国内国外 女国内国外性别不详合计

国内国外国内国外184825206540{吕nU 毛..6弓.1<3535-4423511131 03461041 }勺

,, 6

9 0

l3

1,,}J马20 34 11JqjqrJ衬七 ,)一、 ̄』井卞上, 6,不,T

4555A不合

法莫替丁(famotidine )为一咪唾哇衍生物,是继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后的第3代组胺H:受体(HZ受体)拮抗剂〔1,21,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一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也可预防和治疗应激反应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7。由于临床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tction, ADR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进一步了解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本文对1980年一2004年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法莫替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6例的年龄为1.3一10.5 mo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国内1980年一2004年的法莫替丁药物

[收稿日期]2004-10-29[接受日期] 2005-03-28〔作者简介〕王奇志(1966一),女,浙江温州人,副教授,从事药理学教学及药物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联系人]王奇志。Phn:86-577-8838-78560 E-mail: wan-ggizhi567@ 163. com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2005年7月,第24卷第7期E-mail: xyylc@ shyyxx. com http;//xyyl. chinajournal. net. en http;//zgxyylczz. periodicals. com. cn・583・

ADR分析国内法莫替丁ADR累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频数最高(分别为29%,15%);国外法莫替丁ADR累及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真菌过度生长的发生频数最高(分别为41.4%,29.3%)。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国内、外ADR报告中共有的发生频数最高的ADR累及系统。见表20国内、外文献报告统计结果来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其共有的发生率最高的ADR,主要表现为躁狂、澹妄、抽搐、精神异常以及锥体外系反应等。

表3法莫替丁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分析(例)Tab3 Statistic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amage induced by加m沛a.,pe例数构成比/%表2法莫替丁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Tab 2Statistics of ADR of famotidune

项目国内国外国内国外

60

71了

,1

1、】

11

‘.1

ADR临床表现ADR例数构成比/%国内国外国内国外

9(1.3-

10.5 mo)

21巧4800

122616234100

内乙

0了

QU

,主内‘

戈}

126535583.641.414.329.350500了』、 ̄,‘『了门了,了,‘,..112041

了04月产 …八j‘且{U7511〕

人、

内」

一、曰,‘11内J勺‘

,}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休克样反应头痛真菌过度生长胃肠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内分泌系统损害(溢乳)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肝损害骨关节损害药源性脑膜炎合计41 140 100 100

『产700

飞}

哎以

 ̄引

1胜iJ斗20 ,.卫0776

』、}

,1

.月1

‘‘1

,J

J.1

,1

』.1

25411631324

92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原因分析从法莫替丁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报告统计分析表明,在年龄结构上,国内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国外主要集中在1.310.5 m。和55 a以上;从原发病来看,国内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应激性溃疡为主,分别占50%,国外以消化性溃疡伴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最高,占26%;从用药情况来分析,国内主要为超剂量口服和常规剂量静脉给药,而国外以常规剂量口服为主。见表3,,

年龄//a < 35 35-44 45 -54 55 ̄64 -65 不详 合计原发病 胃十二肠溃疡 应激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伴肾功能不全 胃食管返流病 消化不良 精神分裂症(SPEM评估)’ 不详 合计神经系统症状 精神障碍 燥狂、谱妄 抽搐 锥体外系症状 精神病加重 嗜睡 合计剂量和给药途径 20一40 mg・d一1 静脉滴注 静脉推注 口服 0.5一1.0 mg・kg一1・d一1 口服 >80 mg・d一1 口服 不详 合计

巧 9 1 22458

102716

2 358

3317讨论

3300 o0

口0

,且

』、) 6

法莫替丁最早是日本于1981年开发上市,我国于1990年由青岛制药厂首先生产。本品对H: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约为西咪替丁的40一50倍,为雷尼替丁的7一10倍闭。法莫替丁药品说明书规定:法莫替丁临床常规剂量成人每日20 - 40 mg,小儿每日0. 8 mgkg一‘。文献报道[5],对约5000例病人的临床应用,包括对十二指肠溃疡维持治疗长达2a的病人,ADR发生少,无西咪替丁所特有的抗雄激素、抑制肝药酶活性等作用,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本次研究发现,法莫替丁仍存在一定的ADR,从

*SPEM(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s):平稳追踪眼运动 本分析资料表明,国外病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见于55 a以上和消化性溃疡伴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相对频数为36%(21/58)和26%(15/58)。值得指出的是,在28例年龄不详的病例中,2例为超剂量给药,2例为消化性溃疡伴肾功能不全病人静脉给药,24例为用药时间过长。国内病例中枢神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