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1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1


盈亏状况
MC AC P 赢利 MR P > AC 赢利 P MR P = AC 盈亏平衡 MC
AC
MC
AC
亏损 MR AVC < P < AC P 亏损,但继续生产 AVC
MC AC AVC P < AVC 亏损,停产 MR
P
亏损
P
第五节企业进入、退出与企业供给曲线
1、企业进入
2、企业退出
3、企业供给曲线 4、市场的供给曲线 5、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
1、企业进入
厂商怎样决定进入一个 行业?厂商要比较平均成本与 价格水平。如P大于AC,则进 入有利可图。 图中,Pmin是厂商进入的 最低价格:低于Pmin,则 不能补偿平均成本的最低 点,无利可图。
P, C MC AC P* A
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的数学证明
图中的E点是否满足二阶条件:
令二阶条件:d2/dQ2 = d2TR/dQ2 - d2TC/dQ2 = MR’-MC’<0 = MR’<MC’ 其中MR=P,价格是一个常数,它对产出量的导数等于零, 即MR’=0; 而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其导数必然大于0, 所以 MR’<MC’,二阶条件必然满足。)
Q(千万)
O
Q (万)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TR: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 全部收入。 TR(Q)= P· Q 平均收益AR: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 的收入。 TR (Q) P Q
AR(Q)
Q

Q
P
边际收益MR——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 d TR (Q) d(PQ) 收入的增量。 MR(Q) P dQ dQ
E2点称为盈亏相抵点。其中,E4点称为停止营业点。
Q
二、不同情况下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 得超额利润。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的 经济利润为零,E点称为盈亏相抵点。 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 本,即A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 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平均收益小于 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 产。
严格来说,还需要二阶条件证明一阶条件确定的利润水平是最大 化而不是最小化。 令二阶条件:d2/dQ2 = d2TR/dQ2 - d2TC/dQ2 = MR’-MC’<0 = MR’ < MC’ 表示: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小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 同时满足P=MC=MR 和 MR’ < MC’两个条件,才实现利润最大。
以下是一张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表
价格P
销售量Q
总收益 TR=P· Q
平均收益 AR=TR/Q
边际收益 MR=ΔTR/ΔQ
1 1 1 1 1
100 200 300 400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1 1 1 1 1
1 1 1 1 1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完全竞 争厂商AR曲线, MR曲线和需求曲 线d三线重叠,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 格P。即AR = MR = P
第一节 市场分类
简化一个经济系统的方式是把它分成若干个市场。 一个市场包括一群企业和个人,他们在其中通过 买卖交易产品和劳务来发生经济联系。 市场是各个经济单位进行交易的场所或制度。 行业是指生产和提供同类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
市场的类型 微观经济学根据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来划 分市场类型。 市场被划分为4个类型: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市场分类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企业进入、退出与企业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七节 厂商的长期均衡与长期供给曲线 第 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小结
0
MC AC A
B
Q*
Q
2、企业退出
P ,C
第二、 某些不变成本是沉没成 本。 图中给出了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 平均成本曲线。 当价格P1低于最低的可变成本 时,厂商停止生产。 如果价格介于平均可变成本与 平均成本之间,虽然出现亏损, 厂商会继续生产。 通常情况下,沉没成本在不变 成本中所占比例越大,退出越困 难。
P1 0
Q
2、企业退出
退出的决定于价格与成本。 P, C 但与进入不同的是,决定退出 时需要考虑是:不变成本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补偿。 P* 分两种情况: 第一:厂商没有沉没成本,当 P1 价格降到平均成本最低点以 下应退出。 最低价格既是企业进入 ,也 Pmin 是一个没有沉没成本企业退 出的价格临界点。
短期的产出量 0 1 2 3 4 5 6 7 8
利润最大化时企业产量决定(一)、 :总 成本与总收益差额最大法
总收益是一条起始于原点 的直线。 总成本曲线则随着边际成 本增加变化越来越快地上 升。 在产出2以下和7以上,企 业利润为负; 产出在2-7之间利润为正。 总成本和总收益的垂直距 离表示利润。。 产出在5-6单位之间,总 成本斜率等于总收益斜率, 即利润在5-6单位之间最 大化。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完全竞争也叫做纯粹竞争,是指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 市场结构。
1.市场中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
2.同一行业中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同质的);
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或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 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P
SMC SAC
dd1(AR1 = MR1 = P1) dd2(AR2 = MR2 = P2)
P1
P2 P3 E3 E4 E5 E2
E1
AVC
dd3(AR3 = MR3 = P3) dd4(AR4 = MR4 = P4) dd5(AR5 = MR5 = P5)
P4 P5
O
Q 5 Q4 Q 3 Q2 Q 1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寡头市场(Oligopoly );
垄断市场(Complete Monopoly)。
后3个类型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Im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
P 5 4 3 P
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 变的直线
TR 500 400 300 200
● ● ● ●
2
1 d (AR=MR=P) Q 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Q 500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总收益与产量同比例变化;企业的 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企业的边际收益也等于物 品的价格。
1、完全竞争市场下 企业利润最大化时产量决定
下表是一个假设的完全竞争在企业成本和收益情况
价格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总收入 (元)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总固定成本 总变动成本 总成本 (元) (元) (元) 24 0 24 24 4 28 24 6 30 24 10 34 24 16 40 24 26 50 24 46 70 24 76 100 24 138 162 总利润 (元) -24 -8 10 26 40 50 50 40 -2
3、企业供给曲线
上述讨论使我们得到描述价格(P)与产出(Q)关系的供给曲 线。价格P低于Pmin时,供给为零。P高于Pmin后,供给量由MC 与价格相等之点来确定。因而,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供给 曲线(A幅)。 然而,对于已经花费了沉没成本的厂商而言(B 幅),对应于 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上的价格,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重 合;只有当价格降到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下时,厂商才退出 该行业,从而使供给为零。 C C MC MC AC AC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时或均衡状态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或 MR=AR=MC=P 厂商均衡状态不等于一定有盈利。均衡意味 着有盈利则利润最大,或无盈利则亏损最小。 盈利与否的条件:PAC,价格大于产品的生 产成本。
P1
B

P ,C AC3 AC2 P3 P2 AC1
不同厂商AC线不同,进入 价格水平也不同。 因而,随着价格上升,那 些达到最低平均成本点的 厂商首先进入该市场。随 价格上升,其它厂商进入。 右图表示:P1时,厂商1进 入,厂商2和厂商3在价格 达到P2或P3时进入。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成本,收益,利润
TC TR
最大利润
1
2
3
4
5
6
7
8
9
产出量
利润最大化时企业产量决定(1):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MC P C B A
E
d(AR=M=p)
0
Q1 Q*
Q2
Q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E点,E点 即为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 。 若产量为小于Q*的Q1时,MR>SMC,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可以 增加利润;若产量增加到大于Q*的Q2时, MR<SMC,厂商减少产量对 厂商更有利;只有在MR=SMC时,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