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新教改的
深入开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敢于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和发展,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拥有
更多自主学习与互动的空间,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语
文学习习惯。

标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引言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
从而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高效进
行,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
文课堂应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心理、天性,采取积
极的措施,鼓励学生提升信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
率。

2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注重识字教学,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学,只有不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才
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前提条
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来
说,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应多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
式。对于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掌握了基本
的汉字学习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就要采用以学生为主加教师辅导的方法,充分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识字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识字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
延续到生活中,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学习。例如,马路两旁的商店名称、路上
的交通指示牌、物品包装盒上的文字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2.2提升教师语文专业素养,练好语文基本功
①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师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应该深入挖掘教
材,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一个心中的预测,多想想学生们需要什
么?学生们喜欢怎样学?学生们能不能学得懂?再进行教学二次设计,这样我们
的课堂中就做到了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了,课前精心设计
了,会多一份把握。②课中做到绘声绘色。课堂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要
让学生活跃思维,要让课堂成为交流发展的智慧场。“水本无华,相荡起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发灵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的各个
环节,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探讨、发现知识的愿望,共同总结获取
知识的途径、方法,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③课后反思,不断进步。一节课上完,
总会有些让自己惊喜或遗憾的地方。教师在课后要认真做好教学札记,及时反思
一下在课堂上让自己闪光的亮点,和同事交流心得,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经验更加
丰富。

2.3增加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机与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一些相对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只
是进行常规教学,学生显然会缺少参与热情,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也就会缺乏生机
与活力。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让语文
知识的呈现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使其更加有效地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这
样便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这样可以对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情绪,有效集中
学习注意力,进而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其次,教师要重视语文
课堂上的多维互动,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
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保证各种教学手段的
顺利实施。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学
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与学生拉近关系,了解学生对教
学的意见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并提供机会让
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再次,
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
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教学
中融入生活知识,以便增强课堂活力。小学生生活经验和阅历较少,对生活中一
些事物没有深刻的认识,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很多学生没有见过小壁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搜集图片、视频等了解小壁虎的生活习性,有条件
的同学可以观察一下真正的小壁虎,加深学生的理解。

2.4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学生的课
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
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教师应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
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
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
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课堂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
主阵地。教学致力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创设积极、主动的情境氛围,强调良
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树立大语文观,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
趣,养成习惯。
2.5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我国的小学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农村小学就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观念转变慢,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片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
的兴趣减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课本中学习到的新鲜语句无
法应用到日常的口语表达中,学生的作文成绩也会下降。教师没有对这一现象进
行深刻反思,在教学中根本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根本没有机
会发言,表达能力怎么会提高。其实,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学
生积极大胆地发言。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文学习时,除了要求学生对文
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摘抄背诵,还要创建一个类似的主题,让学生组织演讲内容,
在讲台上大胆发言,自由发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不是通过一两次发言就可以提高的,广大教师要注意多进行此类课堂活动的组织
安排,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自由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结束语
總之,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
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保证学生在语文
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深入
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让学生多开展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带着兴
趣和动力去学习,促进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 洪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
[2] 郑憬丰.构建活力、开放、延伸的小学语文学习型高效课堂———浅谈新
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6,(08).

[3] 舒丽娜.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寻
和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