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校园讲座-智慧校园的思考与构建

智慧校园讲座-智慧校园的思考与构建


(2)、网络无缝互通:
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如物 联网技术、蓝牙、wifi、3G、4G技术。智慧校园支持所有 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信息感知后可迅速、实时的 传递,这是所有用户按照全新的方式协作学习、协同工作 的基础。
(3)、海量数据支撑:
依据数据挖掘和建模技术,智慧校园可以在“海量” 校园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建立预测方法,对信息进行 趋势分析、展望和预测; 同时智慧校园可综合各方面的数 据、信息、规则等内容,通过智能推理,做出快速反应、 主动应对,更多地体现智能、聪慧的特点。
2. 校园移动互联技术
宽带无线网络使得高清晰度的网络教学资源传输成为可能,让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3G 、4G技术和各种无线接入的普及,让无线网络的覆盖不再仅仅限于教室和图书馆, 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将不再受任何地域限制。为广大师生提供无处不在、稳定、安全、 易于管理的无线网络环境,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基本条件。校园无线网络一般情况都具有规模 大的特点( 地域范围大、用户多、数据通信量大) ,网络覆盖的要求也很高( 应能实现室内、 室外、礼堂、宿舍、图书馆、公共场所等之间的无缝漫游) ,负载均衡尤为重要,经常会出 现局部地区通信拥塞的现象。传统做法不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构建无线网络,无线接入点 ( AP) 的增加或调整变得更容易、配置更灵活、安装和使用成本更低,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 经常移动接入点的区域,无线 技术的多跳结构和配置灵活将非常有利于网络拓扑结构的调 整和升级。 互联网、移动网和广电网的三网合一也为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了更加 广阔的空间。
---------------------简称之“4智”。
智慧校园五个核心特征
(1)、环境全面感知:
智慧校园中的全面感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感 器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捕获和传递有关人、设备、资源 的信息; 二是对学习者个体特征( 学习偏好、认知特征、 注意状态、学习风格等) 和学习情景( 学习时间、学习 空间、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等) 的感知、捕获和传递。 (Cookie技术)
年级学习情况发展趋势图



一年级1班
况 一年级2班 一年级3班
一年级4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周
三、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1. 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 学习情景识别是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学习伙伴联接以及学习活动建议的前
(4)、开放学习环境: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园面临要从 “封闭”走向“开放”的诉求。智慧校园支持拓展资源 环境,让学生冲破教科书的限制; 支持拓展时间环境, 让学习从课上拓展到课下; 支持拓展空间环境,让有效 学习在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都能得以发生。
(5)、师生个性服务:
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性服务为理念,各种关 键技术的应用均以有效解决师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工 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目的,并成为现实中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可以定制各种服务的功能、方式、方法和场 景。
我们认为的智慧校园
所谓“智慧”:应该是“有大脑,能思考,它不但能帮助我 们解决校园中的各种问题,还能主动为我们提供学习、管理和 决策预警参考”,为每个人按需提供个性的智慧服务。“数字 化校园”强调的是解决信息化的校园环境,而“智慧校园”是 要实现校园的智能化服务环境,它应该包含“智慧环境、智慧 学习、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层面的内容,而在这里更应该 强调的是“智慧”和“智能” 。

2010年
教育云
人量 工子 智计 能算 技技 术术
智慧云?
超 智 能 仿 真 技 术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二、概念和含义
智慧:(引中华字典) 聪明,智能,智谋(老谋深算),有才智。 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 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 体系、非智力的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闭环反馈系统) 等内容组成。 智慧校园: 即智能校园,具有对教育教学(事务)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 解决的能力,包括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观念与思 想体系、评价体系、辅助决策。
因此,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
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 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 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 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想象的智慧校园
想象一下未来“智能化”的“智慧校园”; 一个学生、家长、教师一走进校园,学校的智 能校园系统就感知到她的存在,可以无处不在 的为他们提供任何校园需求:
(3)、家长:
为家长定制他所需要的教育信息,智能推送学校教育信息,学生 成长信息,学生的评测评价信息。参与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 (4)、管理着:
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教育教学动态分析(老师教育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评测评价、学生成长评测评价、教学预警、教学管理的辅助决策。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这样的“智慧校园”环境中,人们将是 如何学习、生活和工作的。
(1)、学生: 给学生主动推送课程安排提醒,主动提供适合他学习能力、兴趣、
进度的学习任务,在海量教育资源中主动提取合适的各类学习资源(视 频、试卷、文稿、讨论、观点等),评测学习成果,安排学习生活。 (2)、教师:
为教师主动推送教案、课件,考试测验分析,考卷知识点分析,课 堂效果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报告学生的学习进展情 况。
智慧校园的思考与构建
智慧校园的思考与构建
一、历史演变 二、概念含义及核心特征 三、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四、体系与框架 五、评价体系和内容 六、现状及案例分析 七、技术路线和方法 八、结束语
一、历史演变
校园网
网 络 技 术
1999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字校园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2006年
智慧校园









提,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学习情景识别的目标是根据可获取的情景信息 识别学习情景类型,诊断学习者问题和预测学习者需求,以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个 性化的学习资源,找到能够相互协作的学习伙伴、接受有效的学习活动建议。学习 情景识别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推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等。
环境感知技术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校园各种物理设备 的实时动态监控与控制。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与设备在学校中有 很多应用之处。目前,其已经在校园安保、节能、科研教学等方面得以应用。例如, 将RFID 技术整合到校园一卡通、图书、仪器设备、电梯、灯具等物品上,可以实 现楼宇出口人员管理、教室与会议的智能考勤、图书自助借还与自动盘点、贵重设 备防盗及定位、实验室开放控制,以及照明、空调与通风系统控制等节能控制,逐 步形成系统化体系与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