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和财务会计信息化相比较,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很多,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
本文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原则下,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进行梳理,对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给出相关对策,以期能给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对策0 引言在过去几年间“大数据”的概念不断酝酿发酵,呈现出现象级的活力。
但是当数据市场不断膨胀扩张时,大数据的“大”也带来了一定麻烦,比如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分析、截取有用的部分,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数据挖掘等。
让“大数据”变为“智能数据”,需要挖掘出大数据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
经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流程过滤和筛选的数据的价值正是企业所求的,这也是管理会计信息化所追求的目标。
数据挖掘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达到科研阶段,但是在中国仅仅存在于报表阶段,中国的数据挖掘才刚刚起步。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指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行动要求、重点行动和保障支持。
2016年10月8日,财政部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出现是30多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是现有技术、管理提升的新契机。
1 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现状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云计算与管理会计、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网络经济与管理会计等领域,专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和成果较少,研究群体不固定[1]。
袁雅茹、李汪芸、张愿(2017)等从我国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必须推广信息化的原因,然后分析当代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胡仁昱、孔令曼(2016)从理论及框架中分析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分别对公司战略、决策、业务及技术等方面分析,找到四个层面信息化推广的重要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熊磊(2015)从财务共享角度探究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并从信息安全、与现有系统结合运用、人才培养、软件开发以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等方面提出推广路径,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建设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就是要利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工具方法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集中体现。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全面预算系统、标准成本系统、存货控制系统与业绩评价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1]。
本文主要从预算管理信息化、成本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1 预算管理信息化现状随着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精益化管理的推进,预算管理所占比重越?碓蕉唷;チ?网的发展使企业所处的环境不确定性更强,更多的企业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选择更多的行业经营,企业业务范围越来越大。
这些变化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管理提出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企业对市场有更敏锐的嗅觉和更强的应对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也使预算管理从简单的word、excel等文件处理变成专业性软件,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变成更精准的预算、预测,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预算编程、过程监控、预算分析等。
预算管理系统应实现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对企业预算参数设置、预算管理模型搭建、预算目标和计划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和评价等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据相关调研结果(调研对象为大型国有企业)来看,仅仅有40%的企业完成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预算管理信息化运用在国有企业中的实施力度都不强,更不用说国内企业的整体实施情况了。
可以说,从全国范围来看,预算管理信息化的运用在国内并不成熟。
1.2 成本管理信息化现状目前,我国的成本管理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信息化管理,应用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给成本管理信息化的继续推广带来相当的难度。
在制造业中,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的实施,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碍,例如企业规模、业务范围、领导层的管理水平等都是影响成本管理信息化推广的关键。
成熟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带来了高效率,使得一线记录员从繁重的数据登记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更深层的信息,为成本管理提供更详细、精准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
例如久凌的作业成本模型中,确定作业成本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模型配置、数据采集、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几个主要模块[11]。
有学者做过数据调查分析认为,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化还处于基础阶段,仅仅是对生产过程的计划、核算、分析,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技术化、自动化、专业化的成本管理,没有建成对整个产品生产价值链的核算和分析。
理论上都知道成本管理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结合“大数据”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可以完成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但是信息化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1.3 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财务是所有业务信息的汇集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笔业务,都会体现在财务信息系统中。
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披露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是财务的主要工作之一。
具体来说,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会计核算阶段、财务集成阶段、业财融合阶段。
从目前财务信息系统发展来看,我国财务信息系统来到业财融合阶段,会计核算和财务集成阶段已经完成,虽然第二阶段还不够完美,但是已经相当不错了。
现阶段,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业财融合阶段,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完美融合,融洽互助,完成各个系统和应用间的协同,将每个独立的系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达到信息共享,信息快速传递转化,及时支持财务决策及相关经营业务决策,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但是,目前我国业财融合阶段发展不顺利,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
同样,这个阶段也需要第二阶段的配合。
从目前财务软件市场来看,能达到第三阶段要求的软件不多,更多的还存在于核算阶段。
所以,要想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块,不仅需要理论发展及口号号召,还需要高端技术及工具的配合,才能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
2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虽然当前国家提倡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也给与诸多有利措施,但是一项改革成功与否需要实践的检验,也需要时间的累积。
我们需要在时间及实践中摸索,发现间题,解决问题,累积经验。
目前,我国管理会讨“信息化发展也遇到诸多问题。
2.1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机制不协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时代特征的突显,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
问题是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展追不上企业管理创新的脚步,形成了管理机制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步调不一致、不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跟不上企业加快的生产步调,引起财务信息数据不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也不能对企业短期战略进行调整,导致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政策,造成严重的经营亏损0(2)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信息化的要求,阻碍管理信息化实施进程。
目前,很多企业还是只看重经营绩效,而缺乏对管理的统一要求,使得企业各级管理层对企业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认识不明确,没有统一的观念,内部管理涣散,目标不一致,严重影响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脚步。
另外,对于刚刚财务转型成功的企业,管理会计与其他部门尤其是财务会计仍处于磨合阶段,各自责任、分工尚未完全明确,无法完善、优化、调整相应环节,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疏忽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一个尚未规范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能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配套的环境,同样制约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2 财务人员定位不准确目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有1300万以上,还有无证上岗的财务人员不包括在内。
大概有80%财务人员从业会计行业,在这80%中,仅仅有很小的一部分是高端人才,可以熟练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大部分人只是具备简单的财务或会计知识。
目前,高端财务人员缺口很大,企业招聘不到,高校培养的远远不够。
特别是在国家实行营改增政策后,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低引起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多不胜数。
我国运用管理会计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传统会计观念下使得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共存。
大部分企业还是比较偏重财务会计信息化而忽略管理会计,虽然在近几年政府号召下,很多企业开始重视管理会计,但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还是很慢,人才更是不到位。
在企业的人才引进或培养方案中,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占比很轻,主要人才来源是由原有的会计人员兼职或由其他岗位转岗,并没有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
由于现有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不熟悉,管理会计理论基础薄弱,跟不上企业发展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使得企业领导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质疑,因此而不敢大力推广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浮于表面的行动,严重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步伐,同时增加企业财务费用和管理成本,使得投入与产出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2.3 专业软件发展滞后管理会计系统软件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工具,在信息化推广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开创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创造利器,即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比较落后,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更是少,投入资金不足,只是在近两年才开始重视起来,运用也多是在国企和上市等大企业。
而且,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这样的进度根本无法满足想用管理会计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的需求。
目前,国家推广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在企业层面,部分企业理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化,购买一些财务软件等,并没有真正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在软件开发商层面发展进度缓慢,一些软件开发商在原有的财务软件基础上进行改版,添加某些模块,但是主模块还是会计核算模块,缺少管理会计的其他功能模块。
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影响其在我国企业内的运用和推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具有普适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难度大、资金需求量大等因素使得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进度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