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工作实施方案

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

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设市区工信委(经贸委),有关企业:

现将《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试点工作。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江西省工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并加快建立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相适应的工业节能新机制,经研究,决定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的目的和意义

节能自愿协议是指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与用能单位或行业组织自愿签订协议并实施的一种节能管理活动。它的基本形式是:工业企业(行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就一定期限实现一定节能减排目标,自愿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作出承诺,并付诸实施。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节能自愿协议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自2003年,山东省政府与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开展节能自愿协议试点获得成功后,节能自愿协议在上海、福建、南京、宁波、扬州等省市得到广泛推行和应用,到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节能自愿协议,成为国家部委与企业签订的第一份有关节能减排的自愿协议。因此,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开展工业行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既是探索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企业节能工作实际的政府节能管理新机制的有益尝试,也是推动我省节能事业持续发展,促进我省工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措施。

二、试点工作目标

1、研究在政府和企业建立节能自愿协议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体系。

2、建立科学可行的企业节能(或节能减排)目标体系。

3、建立节能自愿协议政策支持和综合评价体系。

三、试点期限

本次试点基准年为2009年,试点期可以为一年,即截止到2010年底,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截止到2010年底,第二阶段截止到2012年底。

四、试点选择对象

1、全省百家重点耗能企业、列入国家千家节能行动企业。

2、承担了国家、省、市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

3、其他愿意参与本次试点的工业企业或非工业企业。

五、试点工作程序

1、各设区市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2、各设区市选择确定试点对象。

3、各设区市组织试点企业制定节能(或节能减排)目标。

4、各设区市政府或工信委(经贸委)与试点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协议格式与内容可参考附件《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

5、各设区市组织对试点企业节能措施、节能效益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综合评价。

六、试点政策安排建议

1、现有优惠政策向试点企业倾斜。

2、优先组织并积极推荐试点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申报国家有关专项。

3、优先安排省、市级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试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4、组织中介机构为试点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管理等咨询服务。

5、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协调金融机构为试点企业解决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担保等问题。

6、组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试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绩和社会贡献。

7、授予试点企业“江西省节能自愿协议试点企业”荣誉称号。

七、试点工作时间进度

1、2010年4月底前,各设区市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2、2010年5月底前,各设区市选择确定试点企业并组织试点企业制定节能(或节能减排)目标。

3、2010年6月,分别与试点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试点企业正式启动运行节能自愿协议机制。

4、2010年6月底前,省工信委制定《江西省节能自愿协议监督考核评价办法》。

5、2010年6月—12月,各级工信委(经贸委)协助并监督企业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及时评估阶段工作成效,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和各项工作措施。

6、2011年2月底前,各级工信委(经贸委)组织对试点企业在试点期内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实现的节能效益和完成的节能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7、2011年3月底前,总结第一阶段试点工作经验,并着手开展为期三年(即截止到2012年)的中期试点。

八、其他要求

1、政府和企业要分别建立节能自愿协议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体系。

各设区市工信委(经贸委)要成立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指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试点工作,并负责对试点企业节能措施、节能效益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综合评价。

试点企业要成立由企业有关负责人挂帅的试点领导机构,制订系统的节能规划和工作计划,健全能源计量、能耗定额、能源消耗台帐、统计分析、能量平衡、节奖超罚和人员培训等日常管理制度。

2、各设区市选定试点企业后,可以自行与企业签订节能自愿协议,也可推荐到省工信委,由省有关方面与之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3、试点期间,请各设区市工信委(经贸委)加强与省工信委的联系,及时通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沟通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宣传试点企业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附件: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能自愿协议的定义、技术要求和协议样本。

本标准适用于节能自愿协议项目的实施,也可适用于类似项目(如能效协议)的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