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
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 缺的作用。 “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 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 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 战工作开展好。”
俞正声:统一战线法宝只有真正用起来才能 发挥作用
习总书记讲话和《条例》从根本上回答了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发展历程中的性质变
化 会议和《条例》对当前统一战线的性质的新论述
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不一样的

新民主主革命时期: 四个阶级的联盟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三者联盟
改革开放以来: 四者联盟
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中发
【1990】10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中发
【2000】19号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的意见》中发【2006】15号
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 的重要意义
(一 )是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法规,是统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 标志,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 障、法制保障,在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议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地位、充分发挥统一战
线重要作用,对长期制约统战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的回应超出预期。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和解决的都是统战工
作中重点关注、多年期盼的重点难点问题,力度之 大超出预期。
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 联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团结海 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把“致力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有利于进一步拓展 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性质,就要把热爱祖 国、并愿意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海内外 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共圆中国梦提供广泛的力量 支持。
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论断的由来
1939年7月9日,延安的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并
准备开赴前线,毛泽东去作报告,他说,当年姜子 牙下昆仑山,原始天尊赠予他“杏黄旗”、“打神 鞭”、“方天印”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 我也赠你们三件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 争、党的建设。这是毛泽东将统一战线比作法宝的 最早记载。
力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共同的奋 斗目标。
统一战线的多样性是指各种社会
力量,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经 济利益存在差异,呈现出不同的 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 和利益要求,选择性、自主性、 差异性日益增强。
3.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统一战线发展各个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统一战线的意见》: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 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增加了“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由“三者”变 为“四者”,党的十七大将这一表述写进了党章修 正案。
会议和《条例》对当前统一战线的性质的新论述
《条例》明确,统一战线是“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
十二个方面
2000年召开的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又把统战工
作范围概括为12个方面,即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 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 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 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 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 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
十五个方面
(2006年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
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 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 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 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眷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 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出国和归 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
两个错误认识:不重视统一战线
不会做统战工作 五个错误论调: “过时论” “点缀论” “麻烦论” “上层论” “无关论”
模糊和错误认识的根源
没有搞清楚“两个为什么”:我们党力量弱小、夺
取政权时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力量强大、长期执 政了还需要?搞革命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搞建设、 搞改革还需要?
(二)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
(三)对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作出了新的
决策部署
(一 )统一战线工作的里程碑意义
会议和习总书记讲话,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
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为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提供了 行动指南,在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
会议和《条例》为开展统战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大家的信心和动力前所未有。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
求,大家深感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二)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 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
1.党的历届领导人对统一战线地位
作用的认识 2.《条例》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 新阐述
新十二个方面:
《条例》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调整为12个方
面。
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 媒体从业人员”等统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可以把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群体纳入进来。
“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
员及眷属”数量已很少,不再单列,并入“其他需 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
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 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我们党建立统一战线,是基于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存
在;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核心是正确处理一致性 和多样性的关系。
多样性的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
统一战线的一致性是指各种社会
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各方面
的爱国者;知识分子工作;从原工商业者改造过来 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港澳台统战工作;华侨上层 统战工作;国际友好活动。
十个方面
1981年召开的第15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从10个方面
确定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各民主党派; 无 党派知名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干部;起义和投诚 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 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的 上层人物; 爱国的宗教领袖人物;去台湾人员留 在大陆的亲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 归国侨胞 和国外侨胞.
二、会议和《条例》的主要亮点
(一)理论创新
(二)政策创新
(三)体制机制创新 (四)原则方法创新
(一)理论创新
1.关于统一战线性质
2.关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方针
3.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 4.关于民主党派基本职能
5.关于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
1.关于统一战线性质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 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解读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祝远娟
主要内容
一、会议和《条例》的重要意义
二、会议和《条例》的主要亮点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正式颁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
《条例》分总则、组织领导与职责、民主党派和无党
派人士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 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一战线工作、港澳台海外统 一战线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附则等10章46条。 《条例》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统一战线工 作职责,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是统一战线工作第 一责任人;各级统战部要切实履行党委主管统战工作 职能部门的职责,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认真遵守和贯 彻落实好本条例。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全党重视、全社 会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凝 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为什么是法宝的重大命题,明确了统一战线是什么 样的法宝,标志着我们党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认 识提升到新的境界。
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只有真正用起来才能发挥
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统 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在思想上确立起来,在实践 中运用起来。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 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习近平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条例》对民主党派工作的理论创新
民主党派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民主党派的五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
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凝聚共识,要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认真学习领会
中央精神,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 部署上来,始终做到心往一处想。
凝聚智慧,要把统一战线这个最大的党外智库用好,
支持党外人士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言献策,始 终做到智往一处谋。
凝聚力量,要最大限度地凝聚推动发展的力量、支
2.关于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方针
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核心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
样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在于坚持求同
存异
“统一战线就是左边一个坑、右边一个坑,一不小
心就掉进坑里”
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