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发表时间:2019-04-26T16:39:56.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陈汉[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不仅能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更实现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标。
浙江天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公路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不仅能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更实现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标。
工程造价管理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方面的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
它既涵盖了微观的项目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的投资费用管理。
工程价格管理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题行为的系统活动。
区分两种管理职能,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工程项目设计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
设计是一切工程的灵魂,工程勘察设计得深度及精度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工程概预算编制得是否准确将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设计单位各地都有,且水平也良莠不齐。
由于许多项目急着要上马,因此设计周期被大大地缩短,地质勘察工作时间也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从而造成设计不太合理,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甚至会留下各种工程隐患。
2、招标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文重视程度不够。
在招标文件的审查过程中,对工程量清单没有进行审查,导致工程量清单中的问题比较多,例如工程数量重列、漏列,工程量清单数量与图纸不相符合,结果被投标人利用进行不平衡报价,在评标过程中也未对不平衡的报价进行审核,造成了工程项目很多的不当支出;虽说是《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等都是国家权威机构颁布,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前后矛盾、概念模糊、模棱两可的地方,对后期阶段的结算、支付带来很多的问题。
3、造价合同管理技术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和造价控制管理主要通过业主单位聘请第三方监理单位进行。
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包括“三控两管一协调”。
就目前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看,监理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大多只对工程实际施工质量水平和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督控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方面,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相关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控制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实际,甚至出现严重脱节现象,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水平。
4、竣工结算阶段造价高估冒算现象严重
在竣工决算阶段普遍存在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高估冒算、重复统计、乱套高定额等不合理现象,从而造成决算超预算工程造价失控现象。
比如: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施工承包方结算书中所统计的工程量没有严格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准则和竣工图尺寸进行统计计算,造成实际结算工程量超过设计工程量;竣工结算书中差价为负值的项目采取不计或漏计方式,只计差价为正值的施工材料,从而造成工程结算中负差少扣、多报结算总值等现象出现;有的工程项目是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进行结算的,于是施工单位就采取乱挂靠、套高定额等不合理措施,增加竣工结算费用,造成工程竣工结算造价明显增加。
三、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
1、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是公路建设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在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的前提下,能够高效的完成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公路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公路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大部分虽然形成了良好的按程序办事的习惯,但是也形成了只重视建设项目后期造价的控制而不重视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的不良现象,这就造成了不少的项目投入的资金超出预算。
有些建设项目没有按照基本程序办事,没有充分的决策依据,对于投入的建设资金也缺少计划,往往会增加经济负担。
因此,对于建设项目要想确保造价合理的一定要按照程序办事。
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制订出一套严密完善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2、加强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
施工设计是保障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工程设计为工程构建一系列统一性实施过程。
在实际工程中,例如,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和节约投资等,这些问题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保障设计环节的准确性,是节省资金使用的有效方式。
首先,加强没计单位设计的建筑图纸质量的监督和审查,避免错误性问题出现,影响整个施工。
其次,要求规范设计概算方法,有效保证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审定,其目的是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减少扩大规模与冒算费用。
3、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制度的漏洞,贯彻不到位是当前制约我国公路工程造价良好管理与控制的瓶颈,要做好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必须从制度上入手。
第一,完善工程造价的控制流程。
对于一个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公司总部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共同承担这个责任,把握项目的特点,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第二,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方案,实施主动控制政策。
具体方法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体的分析公路工程中可能存在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提前提出预防措施和解决的方案,凸显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结合。
总之,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将造价控制存在于公路建设的每一阶段。
4、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公路工程造价监督需要构建一个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监督管理机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司管理和领导层中直接下派监督人员进行监督,掌控公路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第二种是采用第三方监督模式,第三方工程监理的优点在于监督层次深,监督范围广等特点,并且能够通过对第三方监理的绩效考核来促进第三方监督的效率,提高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例如,组织施工设计的变更导致了预算和支出的变动,需要进行快速的审批程序,防止人员空闲,施工材料堆积等隐性的成本的出现。
结束语
我国公路工程的建没存在的“三超”现象,是由多方面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手段的单一,从方法上来讲,采用的是定额套价法。
从控制手段来讲,采用的是事后算账的被动控制,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多方面同时人手,同时也要与我国现阶段公路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桂艳.浅析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2] 袁红英.浅析公路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与管理[J].科技风,2009(20)
[3] 郭江.浅谈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与措施[J].价值工程,2010(09)
[4] 余静.浅析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9(22)
[5] 林德明.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