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先危险性分析三阶段

预先危险性分析三阶段


三、结果汇总阶段
最终按照检查表表格汇总分析结果,形成一 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典型的结果汇总表包括 主要事故及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 级别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三、结果汇总阶段
典型的PHA表格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现象 事故原因 事故结果 危险等级 防治对策
谢谢大家!
级别
等级划分
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安全的(可忽视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的损坏(物质 损失),可忽略。
临界的(极限)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有导致事故的可 能性,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 的损失或降低系统性能,应予以排除和 控制。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的,要立即 采取措施。
灾难性的(破坏)
预先危险性分析三阶段
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审查阶段 结果汇总阶段
设计图纸 功能流程图 背景资料
工艺设备 物料产品 能量类型
系统运行
调查收集资料 功能分解
子系统 元、部件
分析识别危险性 确定危险等级
Ⅲ级、Ⅳ级
制定措施
ETA
FTA
编制PHA表格 实施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三阶段的程序
二、审查阶段
危险性分析的方法: (1)专家调查法 (2)系统工艺流程图法 (3)系统安全检查表法 (4)经验数据法 (5)风险调查法
二、审查阶段 2、确定危险等级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 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 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
二、审查阶段
危险等级划分表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确定系统 调查收集资料 系统功能分解。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系统 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明确系统的功能及范
围。
一、准备阶段 2、调查收集资料 调查和收集对象系统的资料,以及其他使用
类似设备、工艺、或物质的类似系统的资料。
一、准备阶段
需要收集的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设计方案的系统和分系统部件的设计图纸
二、审查阶段
通过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 辨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也包括审查设计规范 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主要包括以 下四个步骤:
分析识别危险性
确定危险等级
用ETA/FTA进行再分析
制定控制措施
二、审查阶段 1、危险性识别
识别危险性时首先要确定工程系统的基本危 害,凭借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尽可能 周密、详尽、不发生遗漏地找出工程系统的 潜在危险有害因素。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损坏的灾 难性事故。必须立即设法消除。
二、审查阶段 3、用ETA/FTA进行再分析
在危险性等级确定之后,对危险性达到Ⅲ级、 Ⅳ级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ETA/FTA进行进 一步的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审查阶段 4、制定控制措施
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在危险不 能控制的情况下,分析最好的预防损失方法, 如隔离、个体防护、救护等
和资料;
(2)在系统预期的寿命期内,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活 动、功能和工作顺序的功能流程图及有关资料;
(3)在预期的试验、制造、储存、修理、使用等活 动中与安全要求有关的背景材料。
一、准备阶段
3、系统功能分解
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如动力、设备、 结构、燃料供应、控制仪表、信息网络等)和各种联结结 构组成的。同样,子系统也是由功能不同的部件、元件组 成,如动力、传动、操纵和执行等。为了便于分析,按系 统工程的原理,将系统进行功能分解,划分为多个子系统 或危险单元,并绘出功能框图,表示他们之间的输入、输 出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