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ppt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ppt
2、 为20-30% 50%(但 反应性部分与G 蛋白脱偶联)
2020/10/18
4
受体激酶(ARK1)活性升高,增加1受体 的磷酸化,是受体脱敏感的重要原因。
治疗可考虑: 受体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拮抗过高的交感神经活性, 上调1受体。
2020/10/18
5
* RAAS
AngⅡ:血管收缩、促生长、 ↑心脏的重构
2020/10/18
14
第二节 Commonly Used Agents
ACEI
CONSENSUS研究
(一)ACEI抗CHF的作用机制 ↓ACE;↓激肽酶
(图2)
2020/10/18
15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非ACE途径
Ang I
ACE ACEI
Ang II
AT1 受体 拮抗药
AT1 受体
AT2受体
ACE I ARB Ald antagonist
2020/10/18
慢性心功能不全
Cardiac glyco. Inotropics
CO↓
心室充盈压↑
血管收缩 水钠潴留
Vasodilators Diuretics
交感N张力↑ RAAS ↑
心脏重构
3
* 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受体下调
正常时
CHF时
心肌细胞膜:1受体为70-80% 50%
2020/10/18
7
* 心脏重构 (Cardiac remodeling)
定义: 在心脏损伤或在血液动力学的应激 反应时,由于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导致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发生变化。
显微镜: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 由于组织坏死或凋亡而发生的心肌细胞 减少。
宏观:心室体积增大和心室形态的变化。
2020/10/18
20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or Blockers, ARBs
1、为何用? AngⅡ的产生有ACE非依赖途径; 缓激肽含量增多导致副作用,如咳嗽。 因此采用ARBs,阻断AngⅡ受体来拮 抗AngⅡ的作用,治疗CHF有极大的吸引 力。
2020/10/18
17
欧洲心脏病学会:
治疗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一线治疗药 物。
1999年在美国治疗慢性CHF的指南:
所有左心功能不全者,无论是否有症 状,均应使用ACEI。
2020/10/18
18
(三)药物及剂量
在CHF时,高剂量比低剂量效果好。 以低剂量开始,逐渐增量至最大耐受剂量。 达到靶剂量后,长期维持,不应轻易撤药。
脑利钠肽或B型利钠肽(BNP):更多在心 室形成
C型利纳肽(CNP):主要定位在CNS,也存 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肾、小肠。
2020/1三0/18者均被中性内肽酶所降解。
11
内皮素(endothelin,ET):ET-1
细胞因子(cytokines):TNF、IL2、 IL6
细胞凋亡(apoptosis):CHF的主要病 理特征
调节心脏重构的药物: ACEI、-阻断药、醛固酮拮抗药等。
它们均已被证实可以明显降低CHF病人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
2020/10/18
10
(二)其他与CHF发展有关的病理生理因素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利钠肽 (natriuretic peptides)
心房利纳肽(ANP):主要在心房形成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 药物进展
Progress in Drug Therapeutics of Chronic Cardiac Dysfunction
2020/10/18
1
第一节 概述
一、CHF 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 床常用药物作用的环节
一)N-内分泌变化和心肌重构 图1
2020/10/18
2
-Blocker
2020/10/18
21
2、临床应用评价: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ARBs比ACEI优越。 可作为不能耐受ACEI的替代治疗。
原因:
1) ARBs 对缓激肽无影响;
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CHF
2020/10/18
13
三、 CHF的治疗药物及其分类
常用药物
正在开发和评价中的药
ACEI和ARB
Renin抑制药
-受体阻断药 加压素拮抗药
利尿药
ET受体拮抗药
强心苷
中性内受体拮抗药 代谢治疗
正性肌力药
辅酶Q10
TNF拮抗药
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
2020/10/18
19
根据国外大规模实验结果,推荐采用以下 剂量:
卡托普利(captopril)每次6.25mg,每 日2次,至每次50mg,每日3次;
依那普利(enalapril)每次2.5mg,每日 2次,至每次10mg,每日2次;
赖诺普利(lisinopril)每次2.5mg,每日 2次,至每日5-20mg。
2020/10/18
8
与心脏重构有关的因素:
压力超负荷(室壁张力) 交感神经激活(如1受体) AngⅡ 醛固酮
其他:见后
2020/10/18
9
50-80 年代:血液动力学异常 80年代: 神经内分泌变化还对心肌有直接损害 90年代以后: 心肌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N-内分泌变化 心肌重构 加重心肌损伤和 心功能 N-内分泌变化 恶性循环。
失活 激肽酶
缓激肽
缓激肽R
血管收缩
交感N激活 Ald释放 重构
2020/10/18
与AT1相反
促进NO和
抗肥厚、抗增殖 PGI2生成
促凋亡
扩血管,抗A1n6 g II
(二)ACEI 治疗CHF的临床效果和评价
基石,是 CHF 标准治疗的主要药物
降低心室重构的发生率; 提高生存率; 提高运动耐力; 提高生活质量。
NO水平↓和氧化应激等
2020/10/18
12
二、CHF药物治疗的发展史
1. 洋地黄期。1785年英国医师Withering,1841 年
2. 利尿药期。1920年代,汞利尿剂 50年代后期,噻嗪类利尿药
3. 血管扩张药期。 20世纪70年代初 4. 新的正性肌力药期。 20 世纪70年代后期 5.ACE抑制药期。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
AT1受体-促生长和促进纤维化作用 AT2 受体-抗肥厚或抗增殖,但促进凋亡。
AngⅡ的其他作用: ↑N末梢释放NA,
↑ Ald的分泌等
(图2)
2020/10/18
6
* 醛固酮 (Aldosterone)
水、钠潴留和排钾 引起心肌和血管的纤维化 其他: 直接损伤心肌和血管;
损伤压力感受器的功能; ↑交感N,↓副交感N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