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

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


2)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8-2所示。
图8-2 区域蒸汽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示意图
(a)室内采暖系统;(b)通风系统;(c)热水供应系统;(d)生产工艺用热系统 1-蒸汽锅炉;2-蒸汽干管;3-疏永器;4-凝水干管;5-凝结水箱;6-锅炉给水泵
(2)热电厂供热系统 热电厂是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发电厂,在热电厂中高温 高压蒸汽首先在汽轮机中膨胀作功,转化为汽轮机基轴上 的机械能,再由发电机转变化成电能。汽轮机中的乏汽供 给热用户,然后在用户处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水由凝结水 泵送回锅炉。避免了蒸汽直接进入凝汽器而引起的热量损 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根据热电厂供热汽轮机的不同,可分为背压式汽轮机和抽 汽式汽轮机等。
(3)其它热源供热系统 除了上述介绍的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外, 还可以利用工业余热、核能和地热等能源形式作为系统的 热源,以节约在供热系统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1)工业余热 工业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排放物料所含的 热或设备的散热。 2)核能供热系统 核能是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以这种能量为热源的城 市集中供热称为核能供热。 3)地热水供热 地热能具有蕴藏量丰富、相比于火力及核能发电要安 全、污染较少、地热能电站的全年利用率高、节省矿物燃 料等优点。
8.1.2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按热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种类: (1)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8-1所示。
图8-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示意图 1-热水锅炉;2-循环水泵;3-除污器;4-压力调节阀;5-补给水泵; 6-补充水处理装置;7-采暖散热器;8-生活热水加热器;9-水龙头
目 录
1
课题1 集中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 课题2 热水供热系统 课题3 蒸汽供热系统
2
3
课题1 集中Βιβλιοθήκη 热系统方案的确定8.1.1 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是以集中热源所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通过热网 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生产、采暖和生活热用户供热的方式。 集中供热具有热负荷多、热源规模大、热效率高、节约燃料和劳 动力、占地面积少等优点。集中供热系统,可按下列方式分类: (1)根据热媒不同,可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 (2)根据供热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 的供热系统。 (3)根据热源不同,主要有热电厂供热系统;区域锅炉房供热 系统;利用工业余热的供热系统;以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作 为热源的供热系统。
8.1.3 集中供热系统热媒种类及参数的确定
集中供热系统热媒主要有热水和蒸汽两种,其供热参数及运行方 式是由热电厂、热网、热用户的条件、特性和要求所决定的。 (1)供热介质比较: 热水的主要优点: 1)热水介质热能效率高。 2)调节方便,可以根据室外空气温度进行热水温度调节, 以达到节能、保证室内采暖温度、满足卫生要求的目的; 3)热水采暖系统的蓄热能力高,热稳定性好; 4)输送距离长。一般可达5~lOkm,甚至达到15~20km; 5)热损失小。
(2)供热介质的选择 对热电厂供热系统,可以利用低位热能的热用户(如采暖、通风、 热水供应等),应首先考虑以热水作为热媒。 对于生产工艺的热用户,通常以蒸汽作为热媒。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热的城市热网宜 采用热水作为其供热介质。 对既有生产工艺,又有采暖、通风等热负荷的城市热网供热介质 的确定原则为: 1)当生产工艺为主要热负荷,采暖用热量不大,并且采暖 时间又不长时,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 2)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 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3)当采暖、通风等热负荷为主要热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 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热水和蒸汽 两种供热介质。
back
课题2
热水供热系统
在热水供热系统中,根据热网循环水是否被直接取出,用于生产 或热水供应系统,可分为闭式热水供热系统和开式热水供热系统。 在闭式热水供热系统中,作为热媒的热网循环水,沿热网供水管 输送到各个热用户,在热用户系统的用热设备内放出热量后,沿 热网回水管返回热源。闭式热网只供应用户所需热量,水作为供 热介质不被取出,我们可认为系统的流量是不变的,但实际上热 媒通过阀门、水泵轴承、补偿器(套筒或膨胀节)以及其它不严 密处时,总会向外部泄漏少量循环水,使系统循环水流量减少。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泄漏水量一般不超过系统总容水量的1%, 泄漏的水靠补水装置来补充。 闭式双管(由一条供水管和一条回水管组成)热水供热系统是我 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供热系统形式。图8-3所示为双管闭式 热水供热系统示意图。
LOGO
供热工程
GONG RE GONG CHENG
单元8 集中供热系统
【知识目标】 1.掌握集中供热系统热媒特点、热媒参数的确定方法; 2.掌握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系统形式、特点; 3.了解其它热源系统的基本原理、特点; 4.掌握热水、蒸汽供热系统与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适用 场合; 5.熟悉凝结水回收系统的分类、系统形式及适用场合。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集中供热系统热媒种类及参数的选择; 2.会进行热水、蒸汽采暖热用户与供热管网的连接方式的 确定; 3.会进行凝结水回收系统选择。
(3)供热热媒参数的选择 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 考虑热源、管网、用户内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条件时,热水供、回水温度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1) 以热电厂为热源时,设计供水温度可取用110~ 150℃,回水温度可取70~80℃或更低一些; 2) 以区域热水锅炉房为热源,当供热规模较小时, 通常采用的供、回水温度为95/70℃或80/60℃的水温; 当供热规模较大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110/70℃、 130/70℃、150/80℃等高温水作为供热介质。
蒸汽的主要优点: 1)可以满足多种热用户的需要,适用面广; 2)蒸汽介质的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循环泵,不用 耗电。输送凝结水所耗的电能较供热管网输送网路循环水 所耗的电能少得多; 3)蒸汽的密度小,使用和输送过程中不用考虑静压; 4)使用蒸汽介质,热用户的散热器或热交换器中, 因温度和传热系数都比水高,所以散热设备的面积可减小, 设备投资费用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