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测试二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体系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2中国最早出现牛耕是在什么时候?( )
A春秋B战国
C汉朝D秦朝
3中外交流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下列物产中通过交流传入我国
中原地区的有( )。
①汗血马②石榴③粟④占城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5学校艺术团在排练历史剧《杜甫》时,不可能出现的道具是( )。
A瓷器B曲辕犁
C筒车D纸币
6“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不可能出现在( )。
A汉朝B宋朝
C元朝D清朝
7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8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
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
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
天下足。” 一一《陆游集》
材料四:
一——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的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这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10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商鞅变法中对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给予什么奖励?
(2)唐朝初年哪一位皇帝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来代替服役?
(3)元朝忽必烈是如何重视农业生产的?
答案: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1D2A3C4C5D6A7C8D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9(1)材料一反映出西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材料二、三、四反映出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开发,
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江南人口增多,超过北方,宋代的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江南。(2)
经济重心南移。(3)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好;③南方社会安定。启示:
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要重视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10(l)免除徭役。(2)唐太宗。(3)①推行重农政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
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②
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
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③还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