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材料保护资源

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材料保护资源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应更具应用性和实践性, 但是,理念的陈旧和手段的缺失却严重制约着职业教 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远远滞后于新形势的 需要。
为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 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 学中的广泛应用,举行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
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信 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经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信息 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
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 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 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 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 的教学结构。

1.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2.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3.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有何不同?

4.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 设 计
5. 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结合?该整合到什么 程度?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的是“课程”还 是“技术” ?
7. ……
信 息 化
1. 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要注意什么? 2. 怎么选课题?如何选素材? 3. 比赛重点是重技术还是重教学? 4. 技术应用设计与教学设计谁为谁服务?
最终目的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用 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 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改 辅助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环境)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2010年信息化教学大赛: 大赛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
2大造012赛 类1..0多信设专年媒息语业信体化水组数文组息教教12利、2组、化..5多信学学类 信5、信教人媒息软设专息数息学体化件计业技学技大教教比比组术组术赛学学赛赛、类、类:软设加专土专件计工业木业比比制组水组赛赛造,利,类参类参专赛专赛业人业人组数、25加5人工制
20覆1231...1多信计盖年媒息算1信9体化机2有个息0覆教教网12331专化...61多信计盖学学络9年业教人媒息算1软设技信大学9。体化机个件计术息类大教教网专比比信化,赛学学络业赛赛息教参:软设技大化学赛件计术类教大人比比信,学赛数赛赛息参比:36化赛赛9人教人。学数 比赛
2010年信息化教学大赛: 大赛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
2012年水组信利、息类 信化专息教业技学组术大、类赛加专:工业制组造,类参专赛业人 覆师盖14数66122个..5多信5专人媒息业体化, 教教参学学赛软设人件计数比比:赛赛36个队共1146名教
大设高赛赛计职、比网设组2有赛络:中多0覆131、课职媒.61多盖9年信 程组体人媒1信息比:9多教。体个息化赛媒学教专化实等体软学业教训六教件软大学教个学比件类大学比软赛比,赛比赛件、赛参:赛项比信赛目.赛息人。、 化数信教息学化设教计学比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以“教”为中心
知识传授,培养的是知识应用型人 才 单一学科知识点,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讲授为主
以“学”为中心
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是高度开放的、结构化 的。 在信息化环境中主动开展探究、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学生角色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平台 (网络环境)
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 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 学中的普及和应用。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 教学,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 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 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评比 指标
教学 设计
内容 呈现 技术 应用 创新与 实用

评比要素

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清晰)准确;所选教学内容适 合以多媒体技术呈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 30 化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 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教学效果显 著(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

5. 说课稿怎么写是体现知识点的落实,还是

体现信息化的应用?

6. ……

准 备
多媒体 实训仿真 一体化教学 ……
课程网络资源 校园网络平台 资源库 互联网……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仿真、模拟、 项目、案 例……
以学为中心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学教并重
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的核心 学习目标
比赛
2011年369名老师参赛,有38位参赛教师荣获一 等奖、76位教师荣获二等奖、105位教师荣获三 等奖。(219人) 一等奖:江苏10个,辽宁9个,大连市5个,黑龙 江3个,北京 2个,河北省2个,山东省1个,广东 省1个,厦门市1个,天津1个,深圳市1个,上海 市1个 ,宁波1个。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成为拓展人类能 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素养也已成为新世纪每个社会 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
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
教师角色 知识的讲授者、传递者、灌输者
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 促进者。
学习评价 知识再现,面向结果的评价
对主题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高,面向过程的评价。
各要素
线性关系 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
非线性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件(多媒体教学环 境)
信息化教学平台 (网络环境)
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 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现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 过程中的运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应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 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是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