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当山

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和武当拳发源地。

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

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

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郧县盆地等。

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

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

药用植物有400多种﹐产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贵药材。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奇景。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赞颂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

武当山还保存有规模宏伟的道教建筑群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古建筑群分布在主峰以北﹐多集中在古东神道两侧。

唐贞观年间建五龙祠于此﹐宋﹑元建筑增多。

明永乐年间大兴土木﹐建成33个规模宏大的宫观建筑群﹑39道桥梁﹑12座亭台及山石砌成的“神道”﹐建筑总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

2万多间宫观建筑绵延70公里。

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有玄岳门﹑遇真宫﹑磨针井﹑复真观﹑元和观﹑紫霄宫﹑南岩天乙真庆宫石殿﹑太和宫﹑铜殿和金殿。

建于天柱峰绝顶的金殿又称金顶﹐为四坡重檐歇山式宫殿﹐由铜铸鎏金构件铆榫拼焊而成﹐总重约90吨﹐是中国现有最大铜建筑物。

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武当山成为著名的仙山福地如同全国其他名山一样,有赖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

武当山处于中国腹地,方圆四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1、最早把“武当”一词作为地名记载的史籍是《汉书》。

2、玄武山不是武当山的别称。

3、除了武当山,主要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名山还有齐云山。

4、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武当山道士王理学是发起人之一。

5、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任会长是阮蓬志道长。

6、武当山风景区是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7、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8、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成立于1997年。

9、2003年成立的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是十堰市第1家省级学术团体。

10、以传播武当道教文化、普及推广武当武术为主要宗旨的武当山功夫团成立于于2000年。

11、首届中国湖北武当文化武术节于1991年在武当山举办。

12、由湖北省旅游局和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武当山旅游文化周于2008年4月28日在北京开幕。

13、世界传统武术节,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赛事。

将于2008年10月28日在十堰市举行的是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两届的举办城市是郑州。

14、武当山景区总面积为312平方公里。

15、武当山博物馆于2008年4月23日开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约70%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中明代建文帝时期的金龙、玉璧等最为珍贵。

16、武当山第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金殿。

17、1983年,国务院决定开放武当山紫霄宫和太和宫为全国重点道教活动场所。

18、以崇奉真武神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正式形成于宋代。

19、根据古代的修道者概括记载,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24涧36岩之说。

20、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海拔高度是1612.1米。

21、武当山诸多山峰中,海拔最高的是天柱峰。

22、明代的武当山游记中,袁中道在《玄岳记》中把武当山比作“美丈夫”。

23、杨鹤在《嵾话》里把武当山比作“绝代佳人”。

24、下列被称为“武当灵禽”的是乌鸦。

25、武当山著名的龙头香位于南岩26、元皇室奉祀真武神,扶持武当道教,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的。

27、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铜铸殿堂位于武当山的小莲花峰。

28、武当山古代山志记载的第一座由皇帝敕建的祠庙是五龙祠。

29、在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武当山被列为七十二福地的第九福地。

30、诏加真武神号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的皇帝是宋宁宗。

31、紫霄宫创建于宋代。

32、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教思想的核心。

33、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并为道教所继承。

34、道教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法则是清净无为。

35、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布局的。

36、武当道教建筑群在总体规划上明显体现了崇尚自然的思想。

37、明代武当山志所记载的“创建宫观”指的是明成祖皇帝对武当山的大规模创建工程。

38、明朝皇帝明世宗对武当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被史书称为“重修宫观”。

39、武当山建筑基本上是根据玄帝修仙神话安排布点的。

40、武当山建筑制式是皇室宫殿建筑与宗教建筑的结合,皇家园林与自然园林的结合。

41、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之作”的建筑史专家是张良皋。

42、明成祖敕建的宫观中,规模最大的是玉虚宫。

43、明代玉虚宫的宫城共分三进,其中,最里面的一进是里乐城。

44、紫云亭是五龙宫的标志性建筑。

45、在武当山设内臣提督府,派太监任提督管理武当全山事务,是从明英宗开始的。

46、金殿是在北京铸造好后,从水路运至均州转陆路运上大顶组装的。

47、明成祖在武当山敕建的大小宫观岩庙共33处。

48、武当山大顶的金殿的外栏青铜护柱是明代万历年间云南官民贡献的,共有148根。

49、武当山共有大型御制碑亭10座。

50、《大岳志略》的编修者是方升。

51、北宫玄武七宿之第一宿斗宿,又称南斗,主延生增寿。

52、道教“三玄”指的是《易经》、《道德经》、《南华经》。

53、根据道经和民间传说,下列那一个不是真武神具有的神性特征火神。

54、《玄帝实录》的问世,标志着有关真武神的神话已相对成熟,并形成了较规范的系统。

55、紫霄宫圣父母殿里供奉观音大士在道教中被称为慈航道人。

56、武当道教中的“圣父、圣母”指的是静乐国王和善胜皇后57、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的道观。

58、南岩石殿的匾额是天乙真庆宫。

59、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铜铸鎏金玄帝坐像位于的武当山五龙宫。

60、被武当道人们誉为“竹月梅风巧相映,隔帘仙鹤正眠琴”的修炼胜地的是磨针井。

61、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

62、下列哪项不是武当山供奉的神像和画像的来源战乱时从别的地方抢运过来的。

63、道教的导引术和服气术是武当武术的直接源头。

64、武当武术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

65、武当武术各门派在阐述本拳种的理论基础时,都强调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66、引起武学界人士对武当武术与张三丰创拳说纷争不一的重要文献是黄宗羲所作的《王征南墓志铭》。

67、张三丰将道教内丹术、导引术等修炼法门与技击之术相结合,创立武当山内家拳法。

68、阴阳学说与太极理论既是太极拳的灵魂与总纲,在外形上又是细化太极拳动作与招式的依据。

69、武当武术在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下,认识到修炼内功拳技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盲目练习,强作妄为。

70、八卦掌是取意于《易经》里“八卦”相关理论的拳术,71、清朝官府仿照明代收受香钱的惯例,在武当山金顶设官收取香税。

72、下诏豁免武当山的香税的皇帝是乾隆。

73、紫霄宫父母殿前铁铸香炉是湖北省老河口各会弟子在民国十二年捐献的。

74、下列西藏省不是宋代以来武当的香客信士的主要来源地。

75、纪乘之《武当纪游》里记载了民国时期“朝武当”的民俗:每年来拜山的香客颇多,大约二三月间来者为河南人,四五月间为四川人,九十月间者本省人,尤其汉阳府一带的香客……”。

76、武当山九渡涧上的天津桥桥是十堰市境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桥梁。

77、“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声震霄”是贺龙对武当山道士杨来旺的赞颂。

78、被丹江口水库淹没而迁址重建的道宫是静乐宫。

79、紫霄宫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从前到后依次是龙虎殿、朝拜殿、紫霄殿和圣父母殿。

80、转运殿内的元代古铜殿是采用分体铸造组装的铜铸仿木结构建筑81、按照武当道经的说法,玄帝的生日是农历三月三日,成道飞升日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82、清代,武当山正一派道士散居民间后成为火居道士,常为民间信士诵经建醮,举办法事。

83、民国时期,白衣道人王理学撰有《武当山风景记》。

84、元代武当山的宫观主要是道士募资修建的。

85、香会是朝山进香的民间宗教组织,被推选的组织者一般称为社头。

86、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攻克均州,烧毁镇守太监提督府,结束了明皇室对武当道场200多年直接管理的历史。

87、太和宫的“金光妙相”和“天柱枢光”匾额分别是康熙和乾隆御赐的。

88、康熙年间,元和观和复真观先后成为十方丛林。

89、诗句“年年春月如朝市,海角天涯也有人”描述的是武当山朝山进香的盛况。

90、道教斋醮活动中,参加斋醮仪式的道士统称为登坛法众。

91、明代永乐初年,武当高道李素希两次遣人呈贡献瑞的贡品是榔梅果。

92、玄岳门是古代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重大门,是区分山上与山下、“尘世”与“仙境”的标志性建筑。

93、武当山河流命名,与玄天上帝传说故事无关的是青羊涧。

94、武当山榔梅派,又称“武当本山派”,其开山祖师是孙碧云。

95、不属于武当道教张三丰一派的主要思想特点的是强调外丹修炼,重视内家拳法。

96、明代驻守武当山的机构中,被现代学术界称为“皇家工程兵”的是均州千户所。

97、武当山现存的古神道,以金顶为核心,成放射状向四周延伸。

98、现在置放于武当山榔梅祠的明代铜铸鎏金张三丰坐像,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张三丰造像。

99、明代文人袁中道在《游太和山》中说:“生平观水石之变,无过于此者。

”他所走的登山路线经过了龙泉观-玉虚岩-琼台观。

100、武当山现存两座明代大型石雕牌坊,其一是玄岳门,另外一处在静乐宫。

101、被古代《山志》称为“山环水抱而朝大顶,其清静无出其右也”的是南岩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