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浅析

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浅析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浅析2010级国际法刘惠静学号:102455一、人民币的国际化概念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记账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职能。

也就是说,当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达到一定比重,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中大量地使用人民币,并且人民币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较多份额时,就实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现在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但是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已经开始逐步作为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进行使用,人民币在同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中得到自发的使用,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陆续将人民币当作储备货币。

但是现阶段,在非周边的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基本没有使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现在只是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即货币的周边化。

二、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结主要国际货币的历史经验,得出以下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发行国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开放程度。

一国货币在全球市场上行使各项职能,与发行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越多样化,对外贸易越发达,越有利于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

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货币稳定性加强,利于发挥其国际清算和国际储备职能。

美元的霸权地位与其发达的经济密不可分。

(二)、是有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

政府融资能力应该较强,具有较充足的黄金储备。

国际清偿力强可以应付汇兑要求,维持币值的稳定。

(三)、是有效的宏观调控并且经济相对稳定。

货币国际化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证汇率的稳定,增强国际社会对该货币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货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四)、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发行国的市场机制应该能合理地反映供需关系,具有良好的价格体系,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化程度。

(五)、是合理的汇率机制。

汇率制度完善,能够正确引导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在汇率制度上实行较为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人民币的国际化需具备的基础条件(一)、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在初级阶段,应当继续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有意识地扩大边境贸易规模,积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频率。

在亚洲区域内,我们应当积极推广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人民币在亚洲的流通和使用。

此外,我国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应该增加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比率,增加我国与亚洲国家货币兑换的结算,扩大服务网点,从而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

在此过程中,具体措施如下:1、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本外币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贷款风险的管理,密切关注受汇率变动影响的行业,适度调整信贷额度,降低经营风险,强化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2)推进银行体系的全球化。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主体,其国际化将直接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具有发达的遍布世界各国的银行机构可以保证和促进人民币在海外存放、流通和转换。

所以应当鼓励国内银行有意识地增加人民币的境外信贷业务,在国外尤其是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建设分支机构。

2、建设发达金融市场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国内的各类金融市场,包括短期国债市场、长期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等。

发展国债市场可以使国外投资者有机会持有人民币资产;成熟的外汇市场才能反映真实的外汇需求变动,这要求我国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主体、发展人民币远期和创新衍生产品;资本市场的改革需要扩大流通规模、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完善和市场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经济体系中的资产结构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所以我国应该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鼓励金融创新,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从而最终需要达到人民币的顺畅流通和结算。

(二)、建立离岸金融市场1、建立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而言的,指在发行国境内或境外,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经营该发行国货币的各类融资业务(比如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约束,并享有一定优惠待遇的独立的金融市场。

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专家学者认为香港是最适合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方。

第一,香港具有自身的地缘优势。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面朝南海,是条件优越的深水港。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建设,使香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其航线贯穿五大洲三大洋。

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转口贸易发展迅速,成就了香港国际贸易的发达。

第二,香港具有发达的金融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高效开放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

香港聚集了全球的金融机构,银行体系实力雄厚,外汇市场成交额世界排名第六,是全球第三大黄金市场,以资本市值计算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

发达的金融体系无疑为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奠定了基础。

第三,香港本身为离岸金融中心。

香港自身已经是亚洲区域的离岸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健全、运作体制成熟、金融监管制度完善。

在香港直接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无疑可以利用其已有的优势,降低建设风险和成本。

建设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会带来风险和挑战。

第一,可能会引发套利活动。

我国内陆地区的利率还未实现市场化,与香港利率的形成机制不同,两地的利率差异可能会导致货币的频繁地跨境流动,不利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第二,可能出现避税和洗钱行为。

由于离岸市场的限制监管较少,税收政策优惠,有可能会导致内陆的人民币进入香港离岸市场避税或者进行洗钱活动。

第三,内地金融监管的失效。

由于离岸金融市场不受货币发行国的金融监管,人民币信贷规模监控和流动性管理会非常困难。

发展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但是在此过程中,国内的资本市场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监管的加强以及制度安排必须足够完善,才能推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

2、完善汇率机制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市场化程度不够,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第一,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出口企业所得外汇必须无条件卖给外汇银行,其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用汇由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非贸易用汇则受到较为严格地外汇审批控制。

这种制度下企业无法意愿地持有外汇,由此而成的汇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

第二,银行间外汇市场管制严格,实行会员制,造成交易主体少。

第三,央行对外汇银行的结汇周转头寸实行限额管理,所以外汇指定银行也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

央行对市场的干预过多使得有管理的浮动成为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

造成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汇率调整无据可依。

这样的外汇市场上获得的汇率不是市场化的。

第四,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外汇结汇制度,央行发行货币主要是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按现行汇率来发行人民币,信用发行基础货币,结果导致基础货币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扩张,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国内通货膨胀情况比较严重,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第一大问题。

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和巨额的外汇储备有很大关系。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一旦升值有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化。

日本就是前车之鉴,日元的国际化催生了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最终导致“停滞的十年”。

另外,人民币的大量流出和回流会使得汇率调控的难度加大,这样就对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货币的自由兑换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之后是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最后成为其他国家的交易、投资和储备货币。

我国于1996年成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成员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我国现阶段资本项目下还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

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

2005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现状进行了评估,将43种项目分成已实现可兑换、较少限制兑换、较多限制兑换、严格管制兑换四类。

截至2005年底,在43项资本项目交易中,我国已实现可兑换的项目有11项;较少限制兑换的有11项;较多限制兑换的有15项;严格管制兑换的有6项。

由此可知,资本项目中,我国已实现可兑换的和较少限制兑换的总和为22项,而实行严格管制兑换的已不到1/7。

国家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技术性条件和核心内容。

资本项目开放对吸引资金、国际板建立、外汇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货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必然十分有限,成为高风险货币。

另外,资本项目的推进,可以给境外资金提高投资渠道,利于外汇管理部门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控管理。

在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资本项目在放开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次序。

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机构后个人,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

第二,推动国内银行体系和信贷体系改革。

现阶段我国银行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有资本管制的存在得以使经济保持稳定。

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必须做好内功,推动我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建立更加完善健全的银行和信贷体系。

第三,建立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

完善国际收支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形成全面、双面的跨境资本流动预警和应急机制,防止境外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资本项目可兑换不能贸然进行,应该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风险预警机制等共同结合。

(三)、整合“一国四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在整合“一国四币”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国际货币。

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我国适时整合“一国四币”,因为货币统一会提高人民币的地位从而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而后,逐步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整合“一国四币”中的“四币”是指人民币,港元,澳元和新台币。

整合一国四币可以减少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易成本,消除汇率风险;也可以节约外汇储备,降低外汇储备的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促进我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发展。

货币一体化无疑会增加人民币的竞争力,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区会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强。

所以整合一国四币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该主动促进货币一体化。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应当努力发展与港澳台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具体战略是以经济一体化来带动金融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

在此阶段要大力发展与港澳台地区的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把四个经济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步,应该先整合港元和澳元。

因为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相近、货币和汇率制度相似、经济联系上也日益密切,所以短期内实现港元和澳元的整合是现实可行的。

第三步,进行人民币与港币的整合。

在2003年6月中央政府与香港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香港和内地的经贸关系已经从制度上来规范和推动经济的整合。

人民币在港业务愈加的频繁,经贸往来和人员往来也将为港元和人民币的结合提供有力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