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茎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第二节 茎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2- 4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发育到一定阶段,茎中 的侧生分生组织便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使茎加粗, 这一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产生的次生组织组 成茎的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通常包括维管形成层 (cambium)和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
• 茎的次生分生组织包括:
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侧,后生韧皮部细胞排列 整齐,筛管细胞在横切面上呈六角形或八角形,交叉 于其中的是长方形的伴胞。后生韧皮部外侧,可以看 到一条不整齐的细胞形状模糊的带状结构,这是最初 分化出来的韧皮部,即被挤压而遭到破坏原生韧皮部。
维管束鞘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外围,通常由一 圈厚壁组织细胞构成。
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
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茎的不同习性
2-3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2-3-1 茎尖及其发育
从形态结构上看,茎尖与根尖之间存在 一些明显的差异。首先,茎尖缺乏根冠那样 的帽状结构;其次,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不 仅形成茎的初生结构,而且与叶原基和芽原 基的发生有关,因而,茎顶端分生组织的结 构比根要复杂。
单子叶植物茎结构-空心型
单子叶植物茎结构-实心型
维管束类型及组成
外韧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无束中形 成层。
木质部常呈V形,其尖端部位是原生木质部,包 括几个环纹和螺纹导管,分化较早,并在茎伸长时遭 到破坏,往往形成一空腔,称原生木质部腔或气腔。 V形开口处各有大孔纹导管,属后生木质部。
髓射线由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组成,在横 切面上呈放射状排列,连接皮层与髓,有横向 运输的作用,同时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 织。在大多数木本植物中,髓射线窄,多为一 列或二列细胞,而在大多数草本植物中,髓射 线较宽。
草本双子叶植物---一枝黄花茎初生结构
南瓜茎横切面 --- 双韧维管束
毛茛类植物茎中无维管形成层
在皮层的绿色组织细胞中可见到叶绿体。 注意表皮外壁的加厚现象和气孔复合体。
灯芯草茎横切
玉米茎横切
基本组织 维管束鞘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下皮 表皮
木本单子叶植物茎结构
吊竹梅的非木质化茎
茎外侧缺乏木质化组织,内部只有薄 壁组织,维管束中有大型的通气腔。
单、双子叶植物茎结构比较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绝大多数裸子植物的茎端不显示原套一原体 结构,它们的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外层细胞能进行 平周和垂周分裂,把细胞加人到周围和茎内部的组 织中去。
叶原基和芽原基均发生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 的几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茎尖纵切面示原套和原体
2-3-2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茎初生结构的三要素

2-1 茎的生理功能
输导作用:向上承载叶,向下与根系相连 支持作用:支持叶、花和果实 贮藏作用:薄壁组织 繁殖作用: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
茎的形态
2-2 茎的基本形态
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其上通常着生有叶、花 和果实。其特征:具有节(node,茎上着生叶的位置) 和节间(internod,两个节之间的部分),节上生叶 长芽(bud,位于茎的顶端和叶腋处) 。
原套原体学说
被子植物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有明显的分层 现象,顶端l-2层(或3-4层)细胞通常只进行垂 周分裂,称为原套(tunica);原套内侧的几层细 胞则可以进行平周分裂以及其他各个方向的分裂, 这些细胞称为原体(corpus)。在茎尖的分化过程 中,原套的最外层发育出原表皮,原体细胞则发育 成原形成层和基本分生组织。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 原套细胞的茎尖发育时,除表层外,其他原套细胞 也形成基本分生组织。
➢ 维管形成层(vascular cambium)— 不断
向侧方添加次生维管组织
➢ 木栓形成层(cork cambium)— 形成茎
芽鳞痕(bud scale scar):鳞芽展开时,其外方 的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束痕(bundle scar):叶柄内维管束断离后留 下的痕迹。
皮 孔
芽与分枝
• 芽包括茎尖和节上(叶腋内)的分生组织及附 属物 花芽
顶芽
芽 叶芽
定芽 侧芽
混合芽

腋芽
不定芽
裸芽
芽 被茎生长的形式,是芽活动、
• 表皮(epidermis) • 皮层(cortex) • 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 或中柱)
❖ 髓(pith)和髓射线 (pith ray)
在茎的初生结构中,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 产生的茎中央的薄壁组织称为髓,有些植物如 樟树茎的髓中还有石细胞,另一些植物如椴树 茎的髓边缘则有由小而壁厚的细胞构成的环髓 带;伞形科和葫芦科植物茎内髓成熟较早,以 后当茎继续生长时,节间部分的髓常被拉坏形 成空腔,但节上仍保留着髓。
表皮
形成层
维管柱 髓
木质部 韧皮部
双子叶
单子叶
2-3-4 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双子叶植物茎类似, 同样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它们的主要区别: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成分的 不同
➢ 大多数裸子植物的木质部由管胞组成,韧皮部 由筛胞组成,且筛胞所有壁上的筛域都十分相似, 没有筛板的分化。 ➢ 有些裸子植物(如松树)的皮层中还有树脂道 (resin canal)。
2-3-3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维管束和基 本组织组成。
横切面上看:表皮细胞排列比较整齐;在表皮 下有几层由厚壁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幼茎近表皮的基本组织细胞,常含叶绿体,进行光 合作用。
维管束: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 维管束无规律地分散在基本组织中,愈靠 近外侧愈多,愈向中心愈少,因而皮层和髓 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如玉米和甘蔗。 ➢ 维管束较规则地排成两轮,茎节间中央为 髓腔,如水稻的茎。
茎横切面:多数植物的茎呈圆柱形,少数呈三角 形(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或扁平柱形(如 仙人掌)。
茎质地:茎内含木质成分少的称草本植物 (herbaceous plant) , 木 质 含 量 高 的 称 木 本 植 物 (woody plant)。
叶痕(leaf scar):茎上叶子脱落后在节上留下 的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