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音乐教育学?1、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2、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
3、是由音乐学和教育学结合而成的学科。
4、它揭示了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
5、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6、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系科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音乐教育学与音乐教学法主要不同点是什么?1、研究对象不同。
2、研究任务不同。
3、学科功能不同。
4、理论高度不同。
三、为什么要研究音乐教育学?1、从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动态看。
2、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看。
3、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看。
四、简谈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学的发展过程?1、1903年清政府正式将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科目,设立“唱歌”和“乐歌”。
2、1904年清政府明文规定师范生要学习“教育学”,其内容包括“各科教授法”。
3、191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4、“五四”运动后,我国一些音乐教育家结合介绍国外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写出一批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
如缪天瑞的《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
5、80年代以来,教育受到重视,音乐教学法也得到教育界的关注,出版了一批音乐教育研究专著,如王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五、研究音乐教育学的可行性是什么?1、国外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近年来,在我国音乐教育形势发展的推动下,为建立和发展音乐学科教育学已经逐步形成一支音乐教育学科的研究力量。
六、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从广义上讲,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教育范畴。
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按国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教育一般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根据我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普通大学和特殊教育学校。
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因此也必然涉及师范音乐教育。
七、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范围?1、音乐教育哲学(原理)。
2、音乐教育史。
3、比较音乐教育学。
4、音乐教育心理学。
5、音乐教育社会论。
6、音乐教学论。
7、音乐教育工艺论(工程学)。
8、幼儿音乐教育学。
9、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10、音乐教育管理学。
八、简谈音乐教学论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1、音乐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包括:音乐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习成绩考查评定等。
2、音乐教学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是:重视音乐课程与教材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民族化。
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重视对音乐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尽可能使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九、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哲学研究法2、历史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实验研究法6、分析研究法7、比较研究法8、统计研究法十、解释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1、音乐教育哲学是从哲学方面,特别是从艺术教育观方面来研究音乐教育根本方针、原理及指导原则的一门新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哲学。
2、音乐教育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观的一门学问,是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3、音乐教育哲学又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分支。
4、多学科交叉是音乐教育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涉及到音乐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等。
5、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本指导思想。
十一、音乐课程的价值是什么?1、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2、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
3、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十二、解释音乐课程性质中的人文性?1、音乐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2、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
3、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展现。
4、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十三、解释音乐课程性质中的审美性?1、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2、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3、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十四、解释音乐课程性质中的实践性?1、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2、音乐课程各领域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表演、创编各种实践形式得以实施。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打下基础。
十五、解释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十六、解释7-9年级音乐课程的目标?1、增进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音乐感受和评价欣赏的能力。
3、能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演奏、表演。
4、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5、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协调能力。
十七、解释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框架?1、感受与欣赏。
包括音乐情绪与音乐情感,音乐体裁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包括演唱、演奏、艺术表演与识读乐谱。
3、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姐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学科。
十八、评价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方式方法是什么?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评价,教师可采用观察、谈话、演奏、演唱方式进行(平时成绩)。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
2、定性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定性数评是一种描述性质的评价(文字),定量测评是对学习教学领域中课程内容水平的量化评价。
3、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
十九、为中小学编写教材的原则是什么?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出发,从学生生理心理审美认识规律出发。
2、教育性原则,教材需要思想性艺术性结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科学性原则,注重音乐知识技能准确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实践性原则,教材要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
5、综合性原则,要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6、开放性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
二十、简述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技艺性?(阅读书上19页)1、情感性。
①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
②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③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④音乐教育这种以情动人的规律,应该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2、技艺性。
①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不能停留在纯知识传授阶段,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
②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任何音乐上的技术都是一种表现手段,都是为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服务的。
③音乐教育的技艺性必须通过音乐实践的环节才能体现和完成。
二十一、音乐教育的功能是什么?1、审美作用是音乐的首要功能。
2、音乐可以协调集体劳动动作。
2、音乐可以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意志行为。
3、音乐通过某些生理、心理作用,可激发起与音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某种情绪和情感。
4、音乐还具有娱乐功能。
5、音乐还有保健医疗、商业广告等实用性功能。
二十二、中小学音乐教育一般功能是什么?1、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2、促成个性自由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3、发展多向思维,启迪智慧的增长。
4、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
5、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二十三、音乐教育目标的内涵是什么?1、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终极目的)。
究其根本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
2、音乐教育的社会特征(社会目标)。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
3、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本体目标)。
教育目标必须要以明确的基本任务为依托,这样才便于编制课程计划,编写具体教材,否则将导致内容空泛和音乐特征的淡化。
二十四、简谈美国教育者协会制定的音乐教育目标与方法?1、提出了三个方面十一项目标。
2、技能方面:培养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歌唱能力和乐器表现能力,培养读谱能力。
理解方面:理解音乐的结构,理解音乐与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解音乐对提高人的素质的意义,了解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态度方面:提高音乐表现意识;培养参与音乐实践的愿望;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十五、简述我国古代就有音乐教育在哪里体现?阅读古代音乐教育37,38页。
1、“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当儿童和成人参加这类歌舞表演时,自然就接受了音乐教育。
2、“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这说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有专事音乐教育的现象。
二十六、简谈孔子音乐教育的观点、内容、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1、孔子培养弟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里,“乐”置于第二位。
2、“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3、孔子注意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三月不知肉味”所以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二十七:简谈我国汉代音乐教育情况?1、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初建时期,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学立校,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政治思想和教育主张。
教育是第一位的,并主张采用儒家“六艺”内容进行教化。
2、西汉陆续建立起许多教育机构。
音乐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西汉乐府,乐府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演出、创作和搜集民歌等。
因此它具有音乐教育的多种职能,是汉代最重要的音乐教育机构。
二十八、简述唐朝音乐教育情况?1、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唐玄宗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音乐教育家。
他直接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唐代音乐教育机构已自成体系,主要设有太乐署、教坊、梨园与“小部音声”。
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方,主要传习法曲。
小部音声是梨园法部特设的一个少幼班,这种对于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音乐教育的尝试,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是少见的。
二十九、简谈学堂乐歌的兴起和意义?1、意义:学堂乐歌的出现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开端,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对树立新的社会风尚、改造国民品质,增强国民爱国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乐歌的演唱与流传成了一时风尚,也为我国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家。
2、兴起:1840年后教会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外国音乐作品、乐理和乐器。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经验带回中国,为学堂乐歌在中国植根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