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移动通信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移动通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 目前受实践条件限制, 课程教学难度大。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效果,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一
年来, 我们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讨。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采用项目化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将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分成6个项目,遵循由浅入深、以及工作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设置。
内容由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内容构成。
课程内容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知识侧重点。
2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理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并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程教学中,设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训过程中,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将移动通信内容分为6个项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
将每个项目按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包括任务下发、分析、分工与计划、实施、评价、经验分享、拓展七个步骤,模拟岗位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②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主动性, 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性, 以此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且参加讨论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见解和发挥才能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 有
利于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设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课下去调
查分析。
通过小组辩论、课堂答辩等方式,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将结果记入形成性考核。
③案例教学法
在移动通信课程理论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际案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④双语教学法
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课程,很多技术参考文献都是英文版的,而且网络维护与优化的参考资料也是英文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阅读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适量引入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的介绍, 引入通信系统中某些工
作流程的中英文对照描述,并在考核中引入相关内容。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外语的重视,同时为今后英文技术资料的学习应用奠定基础。
⑤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交互性好、操作简便、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等特点。
移动通信课程内容多而且抽象,内容更新快。
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⑥开展课程网站建设,提供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
移动通信课程网站是一个融教学标准、教学素材于一体的较完整的教学资源库。
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实验指导、
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库、教学动画、图片、讨论园地等,可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共享与交流环境。
通过课程网站帮助学生课下学习、复习课堂讲述的知识以及自己学习教师要求自学的知识。
学生通过网站可以丰富知识、启发思路。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以此与学生讨论和答疑,达到网上师生间交流的目的。
3.开展软实验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移动通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内容, 除了在课堂总学时数内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实验。
鉴于移动通信设备成本比较高。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利用matlab、systemview 等专业和功能强大的仿真工具, 安排学生进行仿真性实验,。
使用matlab、systemview等软件进行仿真性实验,既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一些常见的通信仿真内容,提高动手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4.重视就业指导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不定期地安排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通信行业及相关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就业情况有所了解。
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做什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5.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形
成性考核可以是课堂提问、作业、小论文和答辩、小测验或单元考核、评价讨论发言以及实验实习报告等。
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性考核,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改革进程和成败。
移动通信发展迅猛,其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通信专业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随时跟踪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我院正值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之际,我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各类技术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通过境外培训、学历教育、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培养,提高教师教育理念,使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在校企合作工作站驻厂锻炼半年,增加企业工作经验,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然后再回校安排教学能力培训,全面平衡的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
结束语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培养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兰振平,赵昕等.移动通信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的改革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第13期
2. 刘志平刘立程.浅谈“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vol.5,2005.09
3. 王视环.项目教学法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南京邮电大学学报,vol.12,2010.12
4. 李明谭永明黎山峰.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探讨.东莞理工学院学报,vol.15,2008.10
5. 黄清.案例教学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
6. 苏静明,吴造林.多媒体教学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vol.19,2009
基金项目:
本文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10-37)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提供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