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韦伯“理性化”

韦伯“理性化”


2、社会行动的类型(理想类型的构建) 社会行动的类型(理想类型的构建)
理性行为
工具合理性行动(目的理 工具合理性行动( 形式理性) 性、形式理性) 价值合理性行动(实质理 价值合理性行动( 性)
情感行动
传统行动
非理性行为
区别:韦伯关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界定十分明确,形式理性就 :韦伯关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界定十分明确,形式理性就
古典经济学中理性行动者理论的 七个重要假设(参看Monroe,1991) 七个重要假设(参看Monroe,1991 Monroe,1991)
• • • • • • • 第一,行动者总是追求目标的。 第一,行动者总是追求目标的。 第二,这些目标反应了行动者所认识到自身利益。 第二,这些目标反应了行动者所认识到自身利益。 第三, 第三,行为是由一个涉及有意识的选择过程所导 致的。 致的。 第四,个体是社会的基本行动者。 第四,个体是社会的基本行动者。 第五,行动者具有一致和不变的偏好顺序。 第五,行动者具有一致和不变的偏好顺序。 第六,在给予选择时, 第六,在给予选择时,行动者选择具有最大预期效 用的行动。 用的行动。 第七, 第七,行动者具有广泛的关于可供选择的行动及其 可能结果的信息。 可能结果的信息。
马克斯·韦伯“理性化” 马克斯·韦伯“理性化”思想解读
一 “理性”与“理性化” 概念解析 理性” 理性化”
• 1、理性的思考 、
• 问题 在自驾出行中, 您最注重的因素 是什么?
2、“理性行为”逻辑 理性行为”
古典经济学“理性行为” 古典经济学“理性行为”
• (1)亚当 斯密最早在《原富》「( 斯密最早在《 )亚当·斯密最早在 原富》「(17761979:426」 」 理性的目标就是自我利益。 中认为理性的目标就是自我利益 中认为理性的目标就是自我利益。人们在追逐自我利益的 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 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 • (2)安东尼 唐斯把理性行为定义为“合理地指向有意识 唐斯把理性行为定义为“ )安东尼·唐斯把理性行为定义为 合理地指向有意识 的目标的实现”的行为( )。在这里 的目标的实现”的行为(1957:4)。在这里,所谓“合 )。在这里,所谓“ 理地”就是“有效地” 理地”就是“有效地”,即用尽可能少的稀有资源的投入 取得有价值的产出。 有意识”一词, 取得有价值的产出。“有意识”一词,便把理性行为与其 他行为区别开来。 他行为区别开来。
(2)经济理性化
• 一、 经济理性化体现在理性的经济行动以及理性的货币和资 经济理性化体现在理性的经济行动以及理性的货币和资 本计算上,它在西方社会的兴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计算上,它在西方社会的兴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 中宗教、政治和法律的作用不可忽视,而西方城市的独特性以 中宗教、政治和法律的作用不可忽视, 及货币和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西方经济理性化产生的重 要影响因素。 要影响因素。 • 二、经济理性化相比较传统的生产条件具有固定资本、自由 经济理性化相比较传统的生产条件具有固定资本、 劳动、理性的劳动专门化与劳动结合、 劳动、理性的劳动专门化与劳动结合、纯粹流通经济的劳务 分配以及建立在资本主义营利经济基础上的理性经营等根本 分配以及建立在资本主义营利经济基础上的理性经营等根本 特征。 特征。 • 三、资本主义经济达到了高度形式理性化的程度,经济利益成 资本主义经济达到了高度形式理性化的程度, 为人们行为的根本准则, 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改变。同时, 为人们行为的根本准则,这导致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改变。同时, 严密的经济机制也将人类牢牢地束缚于其中, 严密的经济机制也将人类牢牢地束缚于其中,导致人类的异化 状态。 状态。有效需求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计划经济和流通 经济的矛盾则体现了形式理性经济与实质理性经济之间的矛 盾。
韦伯“理性化” 韦伯“理性化”思想
• 韦伯认为理性是上帝赐予的,是人生来固有的。 韦伯认为理性是上帝赐予的,是人生来固有的。 理性行为” “理性行为”是社会行为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合 乎逻辑的联系。 乎逻辑的联系。 • 理性是思考的产物,并始终与思维相一致,而 理性是思考的产物 并始终与思维相一致, 是思考的产物, 理性化却是在一定的习俗 制度、规范、情感、 却是在一定的习俗、 理性化却是在一定的习俗、制度、规范、情感、 意志和信念下产生的, 意志和信念下产生的,意义的价值与理性共同 发挥着作用,而且意义的向导性或者说“ 发挥着作用,而且意义的向导性或者说“行动 的自我趋向性” 的自我趋向性”,往往作为理性化行动的一个 先行存在而发挥作用, 先行存在而发挥作用,意义内在于一切行动之 无意义则一切行动就不会发生。 中,无意义则一切行动就不会发生。

3、不同领域中的理性化实现过程的矛盾难以弥 合,成为影响理性化普遍有效价值的关键所在。 • (1)文化理性化 文化理性化产生了现代意 识结构,导致了文化统一性意义的丧失以及人 识结构, 类生存意义的丧失,随之而起的是多元化价值 类生存意义的丧失, 对立的局面,这是社会行动渐趋理性化的结局, 对立的局面,这是社会行动渐趋理性化的结局, 是目的理性日益强大而价值理性日益萎缩的结 果。事实上,韦伯夸大了文化理性化对人类生 事实上, 存造成的负面影响,韦伯也因此而被称作文化 存造成的负面影响, 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
• 价值合理性行动。又称实质合理 • 工具合理性行动。又称为目标 性,指立足于信仰、信念、理想 (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 的合理性之上,力求达到实质上 是指那些目标的确定和达到目 的目标的社会行动。在这种社会 标的可资利用的手段都是经过 行动中,行动者的行动动机中, 合理选择的行动。也就是在对 由于某种理想和期望是符合他本 各种手段进行充分的理性估计 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 的基础上,追求一个确定的目 此,他要不计一切条件去实现它。 标并设法预测可能的后果; 所以,目标可能是不合理的,没 有充分估量行动的后果与成败, 但使用的手段却是合理的。
2、在政治和法律领域,秩序理性化与人的伦理价 在政治和法律领域, 值观念理性化之间的“亲和力”被解除,理性化显 值观念理性化之间的“亲和力”被解除, 示出自身解释力的限度。 示出自身解释力的限度。 • (1)现代社会科层制无法避免,科层制是提 现代社会科层制无法避免,科层制是提 科层制无法避免 高社会行动效率、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关联、 高社会行动效率、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关联、 进而形成社会共识的一种重要的机制和社会允 许模式; 许模式; (2)全面科层化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人变 全面科层化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 抹煞了人的个性自由 成了冷漠的、按规矩操作的螺丝钉。 成了冷漠的、按规矩操作的螺丝钉。现代人变 成了组织人、职业人, 成了组织人、职业人,使人固定在一定位置上 从事片面的工作,不能完全控制自己。 从事片面的工作,不能完全控制自己。
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 是指理性选择中的意识活动形式应当是计算的,计算有几个最基本的 特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实质理性则注重理性 特点:量化、符号化、逻辑推论和效益预测。” 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他看来,实 选择的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他看来,实 质理性也是经济行为的一种原则,也表现为可以计算的技术形式,但 质理性也是经济行为的一种原则,也表现为可以计算的技术形式,但 是它与形式理性不同,它不仅仅以形式上的计算为依据,还要从伦理、 是它与形式理性不同,它不仅仅以形式上的计算为依据,还要从伦理、 政治、享乐、等级、平均主义等非经济因素的角度对经济行为提出要 求。也即是说,实质理性注重的是“经济行动的结果” 求。也即是说,实质理性注重的是“经济行动的结果”。
课后讨论题
•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理性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化”,寻找“理性化”与自由间 寻找“理性化” 的平衡点?
(3)政治理性化
• 西方政治支配形态也经历了从卡理斯玛支配到传 西方政治支配形态也经历了从卡理斯玛支配到传 统型支配再到现代社会中法制型支配的理性化进 程,人类生存境况也随着政治秩序类型的改变而 改变。 改变。 • 法制型下官僚制支配的影响有两面: 法制型下官僚制支配的影响有两面: 一方面它促进了人类民主和平等 促进了人类民主和平等; 一方面它促进了人类民主和平等; 另一方面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从 造成人类自由丧失的危险。 而造成人类定的法律还是客观的法律 都经历了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发展进程,法的发明、 都经历了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发展进程,法的发明、法 发现与法创制的方法, 发现与法创制的方法,法律思维或法律教育的特点以 及政治权力的干涉都成为西方法律向形式化、 及政治权力的干涉都成为西方法律向形式化、逻辑 化特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化特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法律体系的建构对于处身其中的人类来说具有双重 法律体系的建构对于处身其中的人类来说具有双重 性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保障人类的权益 保障人类的权益, 性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利于保障人类的权益,另一方面 对人类自由也形成一定的限制, 自由与限制并存。 对人类自由也形成一定的限制,即自由与限制并存。 随着西方法律形式理性化的发展, 随着西方法律形式理性化的发展,人类实质理性化的 程度却在减弱, 程度却在减弱,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矛盾凸显 出来。 出来。
情感行动。 情感行动。这种社会行动取决于行动者的情感状 态,以官能的快感和冥想(与神合一)的愿望为刺 以官能的快感和冥想(与神合一) 激的反应, 激的反应,行动者的行动不是取决于他对目标和手 段的权衡; 段的权衡;
• 传统行动。这种行动是受传统的思维习惯引导的 传统行动。 社会行动,以过去的事物、 社会行动,以过去的事物、习俗的神圣性为行动 的依据。 的依据。
二 、 “理性化”过程及其限度 理性化” 理性化”困境: 即“理性化”困境:理性化与自由 ——韦伯的 悲观主义” 韦伯的“ ——韦伯的“悲观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