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地图学教程PPT课件

新编地图学教程PPT课件


它是一个规则的 数学表面,所以人 们视其为地球体的 数学表面,也是对 地球形体的二级逼 近,用于测量计算 的基准面。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椭球体三要素: 长轴 a(赤道半径)、短轴 b(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 f
WGS [world geodetic system] 84 ellipsoid:
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 “1980西安坐标系” 大地坐标的 起算点——大地原点。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对地球形状 a,b,f 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
体面的相对关系。即确定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 地球椭球体 —— 参考椭球体,这项工作就是参考椭球体定位。
通过数学方法将地球 椭球体摆到与大地水准面 最贴近的位置上,并求出 两者各点间的偏差,从数 学上给出对地球形状的三 级逼近—— 参考椭球体。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 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 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 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 地心经纬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2.2 中国的大地坐标系统
1.中国的大地坐标系
中国1952年前采用海福特(Hayford)椭球体 ; 1953—1980年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坐标原点是前 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 ; 自1980年开始采用 GRS 1975(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 学联合会 IUGG 1975 推荐)新参考椭球体系,并确定陕西泾 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坐标的起算 点。
North Pole
a = 6 378 137m b = 6 356 752.3m equatorial diameter = 12 756.3km polar diameter = 12 713.5km equatorial circumference = 40 075.1km surface area = 510 064 500km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电子教案
第 2 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第 2 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 1 地球体 § 2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 3 地图投影的基本知识 § 4 地图投影的分类 § 5 方位投影 § 6 圆柱投影 § 7 圆锥投影 § 8 其它投影 § 9 地图投影的辨认和选择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事实是:
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 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1.2 地球的物理表面
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 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1 地球体
1.1 地球的自然表面
浩瀚宇宙之中 : 地球是一个表面光滑、蓝色美丽的正球体。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机舱窗口俯视大地 : 地表是一个有些微起伏、极其复杂的表面。
—— 珠穆朗玛峰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之间高差近20k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olar Axis
Equator
b
a
Equatorial Axis
f = —aa-—b = —63—781—63377—8-16—3375—67—52.—3
South Pole
—1f = 298.257
对 a,b,f 的具体测定就是近代 大地测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由于国际上在推求年代、方法及测定的地区不同,故 地球椭球体的元素值有很多种。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2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
地球表面上的定位问题,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研 究及军事国防等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球面 坐标系统的建立。
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
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 图业务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3. 实质是重力等位面:
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 的高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1.3 地球的数学表面
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 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天文纬度: 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 间的夹角。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②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用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 和大地高 h 表示。
大地经度l :指参考椭球
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 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 陆包围地球的球体。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大地水准面的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__大地体:
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 少的相当。
大地纬度 :指参考椭球
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 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 为正,南纬为负。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③ 地心经纬度:即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地
心经度同大地经度l ,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 某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y 。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 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2.1 地理坐标
—— 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天文经纬度 大地经纬度 地心经纬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①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 置,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
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 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 面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