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学期末论文

自然灾害学期末论文

自然灾害学期末论文 湖南省气象灾害及防治对策 课程名称:自然灾害学 任课老师:胡智勇老师 * 名:** 学 号: ************ 班 级: 11102班 专 业: 地理科学 湖南省气象灾害及防治对策

2 目 录 摘要………………………………………………………………………………………………………………………3 Abstract…………………………………………………………………………………………………………………3 1引言……………………………………………………………………………………………………………………3 2 湖南省气象灾害的种类…………………………………………………………3 3 湖南气象灾害的特点………………………………………………………………………………………..3 3. 1 普遍性………………………………………………………………………………………………………….4 3.2 区域性…………………………………………………………………………4 3.3 季节性…………………………………………………………………………4 3.4 持续性…………………………………………………………………………43.5 阶段性…………………………………………………………………………4 3.6 交替性…………………………………………………………………………4 3.7 群发性…………………………………………………………………………4 3.8 连锁性…………………………………………………………………………4 3.9人为性………………………………………………………………………….5 4 湖南省气象灾害防治现状………………………………………………………..5 5 防治对策……………………………………………………………………………5 5.1 洪涝灾害的防治对策…………………………………………………………5 5.2 干旱灾害的防治对策………………………………………………………….6 6 结语…………………………………………………………………………………6 参考文献………………………………………………………………………………7 湖南省气象灾害及防治对策

3 摘要:一切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命构成破坏与危害的现象都称为灾害。地球是一个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的星球,而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主要的一种,占到自然灾害的70%以上。气象灾害时常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湖南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防御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湖南气象灾害的分类、特点和防治现状,针对湖南易发的两种气象灾害,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气象灾害; 湖南省;洪涝;防灾体系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hunan province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All damage to human life,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hazard phenomenon known

as disasters. The earth is a planet for th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s one of the main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accounted for over 70%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ften threate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nan economic and soci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hu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defens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hunan provinc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tatus quo, in view of the two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hunan province is use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1引言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而湖南地处江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中国主要冷暖空气交汇地之一, 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往往由于季风进退早迟或强度变化等原因,使得自然灾害仍比较严重,尤以气象灾害为最。 湖南省是气象灾害发生最频繁的省份之一 ,对湖南.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倒春寒、5 月低温 、寒露风 )、高温热害、暴雨和洪涝灾害、季节性干旱、其他 (冰冻、风害、冰雹 、冬酣). 不同的气象灾害对湖南省不同地域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湖南省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以期更好的掌握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趋利避害。 2 湖南省气象灾害的种类

关于气象灾害的分类目前国内外还缺乏统一的划分标准本文根据影响湖南气象灾害的成因、性质及所产生的危害将其划分为7大类19种。从中可以看出湖南的气象灾害种类之多揽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气象灾害不仅如此气象灾害还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形成间接的农业气象灾害。 3 湖南气象灾害的特点[3-6] 湖南省气象灾害及防治对策 4 3.1 普遍性 几乎每年都有一种或几种气象灾害且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过其中旱涝灾害和“三寒(季低温5月低温和寒露风)”的影响范围较大有时可遍及全省。

3.2 区域性 湘中地区受旱灾的危害最大 湘北地区受洪涝的危害历来最重 九十年代以来更为加剧冰冻日数以湘西南和湘东南的山地最多冰雹常在山地边缘的盆地出现风灾则往往出现于洞庭湖区和河谷地带

3.3 季节性 旱灾在 7-9 月发生的频率最高而洪涝灾害多在5-7月间出现低温冻害在春秋冬三季均有发生大风和冰雹主要出现在春季而冰冻则发生于冬季。

3.4 持续性 旱灾常有两年以上的情况出现如1927-1928年 1955-1957年1963-1966年1984-1986年等的连旱洪涝灾害也有连涝两年以上的现象如洞庭湖区 1993-1996 年1998-1999 年。

3.5 阶段性 从湖南全省的范围看近五十余年来旱灾的危害以60、80年代较重而50、70、90 年代相较轻;洪涝则以50、80、90 年代较重而60、70 年代相对较轻而1949年以来5月寒则比较集中出现于50 和70年代(也有水稻改制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6 交替性 不同的气象灾害常交替出现尤其是大旱大涝在湖南交替的特征非常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水旱灾害频率加快 先旱后涝及旱涝旱交替出现年份增 如1991 、1992、1997、1998 年。

3.7 群发性 由于灾害性天气大多是在大范围环流场的背景下,加上局部的地形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相互结合而发生发展的,因此,往往在同一天气形势下,许多地区在同一时段内出现数种气象灾害特别是雷雨、冰雹、大风以及龙卷风它们个体范围并不大,只有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生命史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但这种强对流天气在每年 3-5 月常有群发性,如1983 年4 全省先后有77个县遭受风雹灾害,并相继出现中心最大风速约 50m/s大风或龙卷风 遍及湖南 77县死亡180多人,损坏房屋6万多间,损早稻秧苗30多万亩(1 亩=1/15hm2,),毁坏春收作物 135 万亩,减产春粮 1 亿 kg,减产油菜籽 1.14 万 kg,湘阴、汩罗、益阳新化、平江受灾最重[7]。

3.8 连锁性 气象灾害是许多其它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或触发机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异常天气常常导致农业病虫害的发生。此外湖南是暴雨频发的地区,暴湖南省气象灾害及防治对策 5 雨常引发洪水、涝害、泥石流、山崩和滑坡等灾害,再如低温多雨的天气可以导致洪涝、水土流失、病虫害、低温冷害、甚至冰冻等灾害的发生。

3.9 人为性[4,8] 湖南气象灾害虽然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异常所造成,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4 湖南省气象灾害防治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湖南省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防治体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建立了城市预警业务系统和防灾、减灾体系,使我省灾害天气的监测能力大大加强和气象发布手段得到加强,各部门相互配合,成功应对了“圣帕”气象灾害。但是还不够完善,比如说湖南易发的洪涝、季节性干旱和低温的防治还是不到位,每年造成的财产损失还是比较重大。

5 防治对策 5.1洪涝灾害的防治对策 由于洪涝是一种自然灾害,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难以根绝此患,但通过研究掌握其发生规律,作好预报和防范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搞好洪水蓄泄,是可以大大减轻危害程度的。 ( 1) 建立健全洪涝预报及洪水监测系统网络。在历年与洪涝斗争中,天气预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对减轻灾情起了关键性作用 .如 1998年 6月下旬特大洪水袭击长沙 ,根据气象、水文预报,湖南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柘溪、五强溪、水府庙和官庄水库尚保持较高水位情况下,果断关闸蓄洪,减少洪水下泄量近 7 000 m3/s,其他大中型水库也按 150~ 200 mm暴雨标准腾空了库容 ,充分发挥了水库调峰、错峰功能 ,缓解了洞庭湖洪水对湘江洪水的顶托 ,确保了长沙的安全 .因此 ,应进一步强化洪涝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省防总统一指挥下的全省防洪预警与监测系统网络 ,增强决策能力和快速反应与应变能力,掌握防洪、防汛主动权。 ( 2) 建好绿色长城,构筑地下水库.治水先要治山,建设长江沿岸及四水流域沿岸防护林带,封山育 ,绿化三湘大地,建立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解决泥沙淤积的根本途径,也是根治洞庭湖水患的最好办法.失 .在防洪斗争中还应重视土壤这个“地下水库”的巨大作用 .通过平整土地 ,改良土壤 ,植草护坡,使汛期部分水分贮存于地下土壤和岩石缝隙中,以减少汛期径流 。 (3)全面治理洞庭湖 ,搞好流域综合治理,提高行洪蓄洪能力。洞庭湖湖内 266个大小堤垸 ,3 471 km长的沿湖大堤,护卫着 6. 67× 10hm2耕地和1 000万人口 ,不仅是湖南人民的生命湖,更是调蓄长江洪水的“救命湖”。每年汛期 ,洞庭湖要接纳长江 30%~ 40%的洪水。而今洞庭湖因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水利设施陈旧落后 ,早已无法承担此重任.因此 ,治理洞庭湖已成为湖南根治水患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抓好长江干流和湖区堤防的除险加固和洪道整治 ,并有计划地做好退田还湖工作,增加洞庭湖的行洪蓄洪能力,同时认真做好四水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保护沿途生态环境 ,减少湖区及各流域江、河、库、塘、坝的泥沙淤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