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宾虹画论的道与艺
中国画的发展以国学为魂,以笔墨为骨。
尤其是老庄思想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黄宾虹先生在论画品录中也讲了道与艺的关系。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园颅方趾,万物之性,人为最灵,古文“大”字,以象人形。
故曰:“天大地大人亦大”。
顺天应人,不易之理。
《易》曰“;道成而上,艺成而下”。
道成艺成,就今所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也。
老子说“: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圣人是一种聪明人,也得法乎自然。
道法自然,人与天近,物质有穷,精神无穷。
老子言。
“道法自然,”庄子讲,“技进乎道。
”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论画者不可不见古今名画。
艺必以道为归。
艺之至者,多和乎自然,此所谓之道。
道与艺合,画自阐包符,道与艺分,六经皆为糟粕。
仰观宇宙之变化,细察万物之俱细,皆在道中。
道。
有人解释为道路,有人说是规律,道。
阴阳大化宇宙之理也。
中国画的经营位置,计白当黑,写意留白,线条的提,按,顿,挫,起,承,转、合,都是道的体现。
计白当黑,即阴和阳的互换、相切,相交、相融千变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都是道法自然,自和天理。
中国画用笔的刚柔相济,构图的平中求险,用墨的积墨,破墨,画中物体的方圆,多少,大小、疏密都是阴阳的变化道与艺合。
所以说要先师古人、后师造化、中
得心源。
师法自然,不是照搬自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
从自然而来经过艺术家的吸收消化变化出,出于自然之理
,高于自然之形。
画家在创作中自然运用的虚实相生、阴阳变化、刚柔相济、动静结合。
巧妙处理、有、无、虚、实。
为自然代言,借物言志,澄怀观道、涤除玄鉴。
不知我只为山,山之为我,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自然得意忘形,气韵生动。
使艺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真善美的统一。
这就是说画家在技达到一定的高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忘我的精神境界。
庄子说的“坐忘”,惰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这也是说看破、放下、平等、自在。
放下眼耳鼻舌身意、放下名闻利养。
放下名利心,去除杂念消除物欲,自然充满智慧。
在忘我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创作,使艺术归向自然,会向大道。
这样的作品气韵生动,出于天成。
人莫观奇巧者、谓之神品。
运墨超纯、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
养人之目,蕴人之神。
观之神清气爽,品之回味无穷,留之启迪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