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体污染的来源

水体污染的来源

水体污染的来源
1.水体污染源
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因子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等发生了恶化,污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称为水体污染。

(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包括矿山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或矿山开采、矿石洗选等过程产生的废水。

由于工业性质、原料、工艺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工业废水的成分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即使同一工厂,不同车间、不同工段和岗位所排废水性质也可能完全不同。

但总的来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含量高、污染严重并难以处理是其主要特征。

(2)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厕所排水、厨房洗涤排水以及沐浴、洗衣排水等。

其来源除一般家庭生活污水外,还包括集体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排出的污水。

污水含糖类、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以及尿素等,其中含氮、磷、硫等植物营养元素较高,还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此外,还伴有各种合成洗涤剂,它们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主要特征是性质比较稳定、浑浊、深色,具恶臭,呈微碱性。

城市污水则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各种污水的总和,除生活污水外,还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医院污水、地面水、雪水等。

(3)农业废水农业废水主要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废水。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只有极少部分发挥了作用,多数残留在土壤或飘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沉降和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

主要污染物质除农药外,含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是其主要特征,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2.水体主要污染物
(1)物理性污染
①悬浮物污染。

废水中的细小固体或胶体物质使水体浑浊,透光性下降,降低了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了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

②热污染。

这是由工矿企业如火力发电厂、食品酿造厂等排放的高温冷却水或温泉溢流所造成的。

热污染水体不仅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组成,也降低溶解氧,影响水生动物如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③放射性污染。

水体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铀矿开采和冶炼、核电站及核试验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等。

(2)化学性污染
①酸碱污染。

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如化肥、农药、石油、酸法造纸等工业的废水。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性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的废水。

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可相互中和产生各种盐类;酸性、碱性废水也可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生成无机盐类。

所以,酸性或碱性污水造成的水体污染必然伴随着无机盐的污染。

酸性和碱性废水的污染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
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

同时,还因其改变了水体的pH,增加了水中的一般无机盐和水的硬度等。

②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元素很多,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汞、镉、铬、铅、砷等,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Zn、Cu、Co、Ni、Sn等。

③需氧性有机物污染。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可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即二氧化碳和水等。

因这些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故又被称为需氧污染物。

大量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势必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浓度急剧下降,因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

严重的还会引起水体发臭,鱼类大量死亡。

④富营养化污染。

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是指水流缓慢、更新期长的地表水面接纳大量的氮、磷、有机碳等植物营养素引起的藻类等浮游生物急剧增殖的水体污染。

一般将海洋水面上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称为“赤潮”,将陆地水体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称为“水华”。

当总磷和无机氮含量分别在20mg/m3和300mg/m3以上,就有可能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⑤有机毒物污染。

有机有毒物质种类繁多,作用各不相同。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的12类68种有毒化学物质中,有机物占了58种,主要包括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丙烯腈、亚硝胺类、有机农药等。

这些有毒物质有的排放量很大,如酚类;有的具有强致癌作用,如多环芳烃。

而且这些物质在自然界一般难以降解,可以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

(3)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细菌和病毒。

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大多来自未经消毒处理的养殖场、肉类加工厂、生物制品厂和医院排放的污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