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德经》、佛学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18
第二部分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19
第一节
仁者的功夫——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炼 《论语》与企业管理
• 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 日本经济的成功,依靠的就是左手《论语》
与右手“算盘”的结合。
20
儒学的主要成分
• 仁是基础,仁的实践是礼,礼的行为标 准是中庸,而仁、礼、中庸最终的目的 是“和”。这就是儒学的主要成分。
3
• 本课程将简要介绍《论语》、《孙子兵法》、 《管子》、《道德经》、佛学等国学经典玄妙 精深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博大宽厚的人文精 神,
• 与您一同去探索现代科学管理内在假设的合理 性,追寻和发掘现代科学管理的人文基础、理 性基础、情感基础、价值本原。
4
• 为帮助您联系企业管理实践,树立符合 中国国情的人性观、管理观、价值观提 供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依据,成为 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临危不乱、处变不 惊、擅于应变、宽厚仁德的管理者和领 导者。
第六节
智者的追求——做一个三生有幸的人
65
儒道佛与人
• 儒道佛均以人作为其关心和研究的对象,然 而,他们的立足点却有所区别:
• 儒家关心“人生”,道家关心“人身”,佛 家关心“人心”。
66
人格的塑造
• 世界上各民族对人格的塑造,无一不是 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完全设计的;
• 即热爱知识,道德行为和审美修养。
三宝、三门、三归依
三宝——佛、法、僧 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三门——觉门、正门、净门
修行的方法
59
一曰戒杀; 二曰戒盗; 三曰戒淫; 四曰戒妄; 五曰戒酒 。
五戒
三学、六度、八正道
三学——戒、定、慧齐修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定、正念、正精进、正命 。
24
君子的标准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 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5
子曰:君子不器
•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 “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 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 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第四节
达观的人生——道家思想的处世智慧
39
•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的书,从文字表面上看 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 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
40
•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他是智者中 的智者,大师中的大师。
• 一部睿智绮丽的《庄子》,成为了失落者的慰 籍,穷困者的福音。
26
德育加礼教才能使人上档次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7
千里求官只为财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 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多听,保留有疑问的部分而不要轻易议论,谨慎地表达自己确信有把 握的部分,就可以减少错误,减少失言的怨尤;多看,保留有疑惑的 部分而不要轻易行动,谨慎地实行自己确信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尽 量避免轻举妄动导致失败的懊悔
21
孔子的伟大贡献
• 孔子为道德的合理性,提供了价值依据, • 并论证了道德是作为人类追求健康人格,
和共同的终极价值, • 必不可少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22
大政治家的风范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
•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
勤能补拙、诚能补拙
•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 次也。”
7
内容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了解什么是国学 ➢了解国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了解学习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介绍《论语》、《道德经》和 ➢《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
8
课程内容
• 第一部分 国学简介
• 第二部分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 第一节仁者的功夫——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炼 • 第二节王者的选择——孙子兵法的竞争奇谋 • 第三节圣贤的风范——管子完美的知行合一 • 第四节达观的人生——道家思想的处世智慧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这一价值等级序列表明,儒家讲伦理人格
的建树,道德心灵的培育奉为人生最高价 值。
37
• 在中国历史上,管子是把立德、立功、 立言,完美统一起来的圣贤之一。
• 管子的理论和实践,为现代管理提供了 不可多得的经验,让所有从事管理实践 或管理理论研究的人叹为观止,堪称为 管理的百科全书。
16
• 随着人们对国学内容了解的深入和对它 价值的准确判断,
• 我们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 优秀的传统文化,
• 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造福于社会、造 福于事业、造福于家庭、造福于我们自 身。
17
• 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 更具体地说是: • 《论语》、《孙子兵法》、《管子》 、《道
• 国学的内容,有狭义、广义之分。
12
国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 儒家、道家属于国学,后来传入中国的佛 教也属于国学。以儒、释、道三教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学的主体。从狭 义上说,国学主要包括儒学、佛教与道教 三教和先秦诸子的思想。
13
• 虽然国学不等于儒学,但目前看来,国学 的重点几乎都在儒学,儒学的比例可以占 到80%,成为国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 徒仁不足以立功,徒德不足以成事。 •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二》
30
第二节 王者的选择—孙子兵法的竞争奇谋 • 《孙子兵法》 • “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
31
• 孙武的理想境界在于一个“全”字,孙武 的用兵方略在于一个“奇”字,孙武的价 值取向在于一个“利”字,孙武的行动方 针在于一个“谋”字。
理想与现实
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常常是理想不再理 想的时候。
命运与人生
• 若要改相,先要改运 • 若要改运,先要改命 • 若要改命,先要尽性
战胜痛苦是获得幸福的必由之路
人生充满了痛苦,没有痛苦,人只能有 卑微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正是在战胜了巨大的痛苦 后,所产生的个体生命的完全的愉悦和 崇高感。 因此,战胜痛苦是获得幸福的必由之路。
• 第五节自觉觉他圆满——佛学思想的精神解脱
• 第六节智者的追求——做一个三生有幸的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外交的复兴。
•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兴国学,势在必然。
10
第一部分
国学简介
11
什么是国学?
• 国学是一门比较笼统的学科,所有中国古 代文化都属于国学。
28
什么样的人让大家心悦诚服
•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 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 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 从统治了。
29
•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 ——孟子
67
“三生有幸”
• 生存有保障 • 生活有质量 • 生命有意义
68
联系方式
博客/微博@一壶茶三杯酒 电子信箱:815140912@
69
5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周易》,《老子》, 《庄子》,《大学》,《中庸》,《论 语》等着重强调内圣,是内圣之学,
• 然而,内圣一定要向外延伸,最终建功 立业,为社会作贡献,就是外王之道。
6
• 本课程将西方现代管理领导理论, • 与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相结合, • 溶修养、处事、诚信、御人、治学、谋略为一体, • 帮助您实现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梦想。
14
发扬国学,补课先行
• 发扬国学,目前要务仍是学习和补课,打 好国学底子和基础。
•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从容地思考:
15
• 国学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 它所主导的是人性的解放还是人性的压抑? • 它与人生、人身、人心的休养有何帮助? • 它与人生的幸福快乐有什么关系? • 它对现代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有什么帮助?
• 唯有道者能备患于无形。
天道与人道
• 明天道,谙人道,通商道”, • 知其道,用其妙
一、二、三的学问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一为本,二为体,三为用。 •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三”的合和。
上善若水
• 水,无色、无形、无味, • 贵为生命之源,万物之母,然而,却处下
不争,甘居卑微。 • 水集万物之美德于一身,水几近于道。
• 儒家为学日益,道家为道日损,兵家为 智日奇。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 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知行合一
36
儒家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标 ——“三不朽”
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
佛学的教理——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圣谛法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了解苦,认识苦,这个时候讲的就是六道轮回。 “集”就是烦恼。痛苦是怎样造成的?由烦恼造成的。烦恼是轮回的因, 痛苦是轮回的果。这里讲的就是轮回的因和果。 “灭”是寂灭,是涅槃果。 “道”是修道、证道,是涅槃的因。 后面讲的二谛是什么?就是涅槃的果和涅槃的因,它这里也在讲因果
32
• 下面我们就通过《孙子兵法》这本书,来 了解孙武的理想境界,用兵方略,价值取 向,行动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