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动 保 障 世 界
14
保障论坛
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国娟 刘 芳
(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
【摘 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在2000年,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与之而来的是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养老金支
付压力不断增大,养老金出现缺口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分析养老金缺口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现行养老金制度及其现状,分析了我国养老金缺口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度转轨暗
藏隐性债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导致“未富先老”、人口结构改变,缴费与领取矛盾增大、养老金储备规模低和基金运
营机制不完善,针对养老金缺口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改革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二是渐
进推行分行业有序、弹性延迟退休,三是增加财政投入,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
【关键词】
养老金缺口;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
一、我国老龄化及养老金现状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中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
前,我国老龄人口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在2005年-2015年这十年的时
间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逾30%,中国已经被列为人口老龄化发
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口基数大,人口的出生率也
有所下降,中国也自然成为了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基于养老
风险普遍性及其长期积累性等特性,老年人口增多意味着养老负担越
来越沉重,养老基金压力越来越大。
(二)我国养老金制度及现状。“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选择的是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与实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
账结合模式,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刘元春,
2013)。”由表1可知,我国基本养老金收大于支,略有结余,结余在
逐年增长,但要注意的是,结余是只考虑了当年的总收支情况,养老
金缺口则将未来的养老金整体情况列入考虑范围内。尽管2015年养老
金总结余额为3.5亿余元,但结合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平均寿命
日益延长,以及养老保险制度转轨遗留的历史欠账等问题,从长期来
看,养老金产生缺口不容乐观。
表1:2006-2015年基本养老金结余情况表
年份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
结余
35344.83180028269.223941.319496.615365.312526.199317391.45488.9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二、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分析
(一)制度转轨暗藏隐性债务。199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
“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统账结合制”,其中规定对于制度改革前退
休的“老人”继续实施现收现付制的办法发放养老金,对于改革前就
业、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除发放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
还包括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对“新人”,其养老保险金由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保险构成。“‘老人’养老金和‘中
人’过渡性养老金是原现收现付制的延续,‘老人’和‘中人’保持
原有的保障水平,但他们并没有个人账户积累,他们的养老金没有确
立相应的筹资渠道,而是以隐性方式存在,故称为隐性债务(梅琼,
迟文铁,2010)。”
(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导致“未富先老”。我国
人口老龄化率虽然不是世界之最,但老龄化速度堪称世界之最。“有
资料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从7%增长到14%所需的时间,法国是115
年,瑞典是85年,美国是66年,英国是45年,日本是25年,我国预计
只需要28年时间(曹冬梅,2015)。”然而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是在
实现经济富裕之后进入老龄化的,经济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而我
国却是在经济并未实现富裕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可谓是“未富先
老”。老龄化进程迅猛带来养老金需求的迅速增长,而经济发展滞后
于老龄化进程,势必为养老金缺口长期无法弥补埋下隐患。
(三)人口结构改变,缴费与领取矛盾增大。由图1可以看
出,65岁及以上人口呈现平稳略有上升的趋势,2006-2015年增长
率为27.81%,而15-64岁人口增长率为5.6%,在2013年开始达到峰值
10.0557亿人,之后呈现减少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
出现了变化,劳动人口或者潜在劳动人口的增长率远低于老龄人口的
增长率。劳动力供给的减少意味着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减少,进而减少
了养老金收入。此外,我国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劳动人口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开始领取养老金,再加上近些年我国人
口平均寿命增长,平均余命延长,则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随之延长,对
养老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图1 2006-2015年65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情况图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四)养老金储备规模低,基金运营机制不完善。我国养老金储
备规模占财政支出比例低。我国养老金储备规模逐年增长,但是和发
达国家相比,仍相距甚远。此外,养老金筹集和运营机制存在诸多缺
陷,比如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养老金补给渠道还未得到完全开发
和普及,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发展不到位,仅限于大中型企业,对养
老金的投资运营不完善,面临保值增值风险。
三、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对策
(一)改革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要
加快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一是激
励雇主或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给予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优惠政
策。二是要鼓励老年人储蓄养老的意识和延迟退休意识,增强老年人
自我养老的责任感,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价值。三是
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开发品种丰富的养老产品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
的需求。
(二)渐进推行分行业有序、弹性延迟退休。借鉴国外经验,
渐进推行分行业有序、弹性延迟退休,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一方面能
增加养老金的缴费人数,另一方面能减少当期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即
“增收”与“减支”并举,从而大幅减轻养老金负担。同时,要严格
把控实际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问题,鼓励退休人员继续从事
力所能及的工作,延缓养老金领取压力。
(三)增加财政投入,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养老金缺口产生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转轨带来的转制成本,这部分成本理应由政府承
担,因此,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规模占GDP的比重,但这只能
作为“缓兵之计”。弥补养老金缺口,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引入市场
力量,充分利用养老金基金“生钱”。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就是稳步推
进养老金入市,通过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既能充分发挥长期资金的
优势,活跃资本市场,又能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值得注意的
就是,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养老金入市的前提就是严密的
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要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并辅之以专
业化、规范化的监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元春.“养老金缺口”与“延迟退休”[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
(10):1-5.
[2]梅琼,迟文铁.我国养老金缺口成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论坛,2010,(09):54-56.
[3]曹冬梅,辜胜阻,方浪.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对策研究[J].统计与
决策,2015,(1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