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中心学校 雍存虎

一题多解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沟通知识引起多路思
维大有益处。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不改变条件
和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和思考,探求不
同的解题思路。在探求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发散点不同,因而能
找出多种解题途径,收到培养求异思维的效果。同时,也是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进行一题多解训练,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找出常规解法,
然后进行发散性思考,探求不同解法。例如:“加工一批零件,甲独
做9小时完成,乙独做6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作,完成任务时,甲
做了72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按工程问题的常规思路解答可
先求出两个合作需要的时间,在求零件总数。另一种是摆出题目后,
就直接进行发散,就像上面一题,我们可以从甲的工作量与工作总量
关系角度去思考,先求出甲的工作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求零件总
数;我们也可以从甲、乙两人工作量关系或工作效率的倍数关系去思
考,先求出甲工作量是乙工作量的几分之几或乙工效是甲工效的几
倍,再求零件总数。前种方法属于“同中求异”,后种方法属于“异
中求同”,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发散思维的前提下“殊途同归”。
另外,这两种训练方法的例题,我们同样可以用代数的方法(即
列方程)去思考。不同的解法来源于不同的思路,不同思路又出自不
同的分析角度。实践表明:一题多解,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灵活运用
知识的机会。
一题多解训练,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
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的练
习活动。上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有三条:一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
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是
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三是为了开
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
生的创造性。
我们知道,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题,而是为了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
以,在实际训练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会用几种一般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应用题。如果只以一般的几种解法为满足,对学生通过多向思维
求得的其他解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解法不提倡,不鼓励,甚至还
挖苦、批评、责备学生,这样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
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解法越
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和数量
关系,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拘泥、不守旧,乐于打破一般的框
框去进行广阔的思维,十分用心地去探求各种解题方法,就越有利于
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我们就越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我总是给以表扬和鼓
励。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题多解的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

实践证明,进行这种训练,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争论中,找出
最简便的解法和独特的富有新意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多种
解题方法的认识,从而更熟练地把握应用题的多种分析解题方法。“一
题多解”,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思路开阔,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求欲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时能够全面的考虑,对问题能逆向分析,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也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去努力刻苦
学习。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中心学校
雍存虎
2011.11.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