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用“信息行为”为关键字 进行精确检索得到原始文献342篇,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
13


1 3 0 3 4 0 7 6 11 7 17 23 25 32 55 51 79 18

期刊名称 数量
图书情报工作
20
情报探索
12
现代情报
11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1
情报科学
10
情报杂志
10
情报资料工作
9
图书馆学研究
9
中国图书馆学报
8
图书情报知识
8
情报理论与实践
7
图书馆论坛
6
图书馆学刊
6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6
图书馆杂志
5
档案学通讯
2
国家图书馆学刊
1
图书馆
2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
新世纪图书馆
4
医学图书通讯
2
江西图书馆学刊
2
总计
153

一、信息行为的概念
1、胡昌平认为信息行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系指主体为了支配某一特定的信息需求(如
科研、生产、管理等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在外部作用刺激下表现出来的获取、查询、交流、
传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行为 【胡昌平,乔欢.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 2001.】
2、冷伏海指出信息行为的含义可以从行为主体、外界刺激、主体目标和主体活动等方面加
以领会。从主体的活动角度看,信息行为是各种信息活动的结合体。 【冷伏海.市场信息资源
与市场信息行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3、白海燕认为用户信息行为是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作出的反映,是建立在信息需求
和思想动机基础上,历经信息查寻、选择、搜集各过程,并为用户吸收、纳入用户思想库的连
续、动态、逐步深入的过程,如明确信息需求实质、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制定正确的检索
策略等【白海燕,赵丽辉.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分析[J].燕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02, (2).】
4、曹双喜认为信息行为是用户响应和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行动和历程【曹双喜 邓小昭网络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略[J]情报杂志2006.2 】
5、魏力更:“因特网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指用户的网络检索行为。 网上检索行为是指用户
通过特定的网上信息检索工作来满足特定信息需求的行为。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途径的选
择(如 E-mail、数据库、搜索引擎、网站链接等)、检索提问式的编制和重构、布尔操作符
(AND,OR,NOT和NEAR)的使用、网页浏览与存取技巧、检索问题的解决、检索结果
的评价、由任务类型决定的检索时间等【魏力更. 高校网络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05,(5):103-105.】
6、李书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是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持下,利用网络工
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选择、交流、发布的活动【李书宁.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 图
书馆学研究,2004,(7):82-82.】
7、马力认为:“网络用户行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所呈现出的
规律。网络行为可以用某些特征量的统计特征或特征量的关联关系定量或定性的表示,可以
在应用层、传输层及网络层有不同的表现【马 力 . 一种 Internet 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的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7):124-126.】
8、喻华林认为:“从广义上讲, 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是指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时所
呈现出的特点及规律,通过特定的检索方法和技术,用某些特征量的统计特征或特征量的关
联关系定量或定性来表示。从狭义上讲,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就是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
思想动机的支配下,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浏览和选择的活动【喻华林. 网络
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3):107-108.】

信息行为概念多样化的原因既源于信息行为本身的复杂性,因为信息行为是一个多元化、多
层次、多功能的综合体, 也因为各研究者实际需要的不同及其认识角度的不同。虽然为想
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借助这些定义, 有助于把握信息行为的本质属性, 而且这些定义还为
我们深入探索信息行为提供了参考框架。
二、信息行为的特点
1、邓小咏等认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易用性、习惯性、积累性、经济性、社会性。这六大特
点。目的性就是一般来说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获取信息,或进行娱乐,
或为了交流,用户的信息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网络用户总是选择简单易用的搜索
引擎和简单的检索策略。用户在使用数据库时,也往往习惯于使用最初接触到的几个数据库。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 就会由于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而使得各种知识之间产生新的联系,
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和观念。网络信息用户在获得网络信息时,信息成本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
要因素。无论是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发生的主体(网络用户),还是其客体(网络信息)都具有
社会性。【邓小咏,李晓红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析[J]情报科学 2008.12 】
2、王 艳 邓小昭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的认识概括为以下几点:目的性、媒介性、社会性、
策略性、可塑性、累积性、戏剧性、习惯性、消费属性【王艳 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基
本问题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 2009.8 】
3、张国海 张玉玲认为用户情报行为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三点: 情报行为的社会性、用户情报
行为的复杂性、用户情报行为的选择性。【张国海 张玉玲 论用户情报行为[J] 图书情报
工作1994年第l期 】
4、唐林在进行信息行为特征分析时认为有如下特征 信息行为的社会性和信息行为的自由
性、随机性、选择性。【唐林 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评析[J]图书馆学刊 2007.5】
三、信息行为的类型
1、 邓小咏等认为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信息需要行为、信息查寻行为、
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信息交互行为、信息发布行为、信息创造行为.【邓小咏,
李晓红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析[J]情报科学 2008.12 】
2、 王 艳 邓小昭将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归结为以下6种类型:信息需求认识与表达行为、信
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与存储(下载)行为、信息加工行为、信息吸收与利用行为、信息
交互行为【王 艳 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基本问题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 2009.8 】
四、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
1、 邓小咏等认为一是用户因素,包括网络信息需求、用户主体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包括网
络信息、网络工具、网络设施。【邓小咏,李晓红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析[J]
情报科学 2008.12 】
2、 王 艳 邓小昭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1、网络用户信息需求因素、2、信息
行为主体因素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指信息素养、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
认知能力、行为经验、社会角色、时间因素。3、信息与信息环境因素包括信息因素和
信息环境因素。信息因素包括信息的符号表义方式、信息组织及表征方式。信息环境因
素包括规范体系、社会互动因素、现实行为空间因素、网络设施与信息系统性能。【王 艳
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基本问题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 2009.8 】
3、 唐林认为信息行为主体分析主要是分析用户本身的因素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用户因素是
制约信息行为的内因,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包含有: 成熟因素、非理性因素和其它因素
(如经济因素)。【唐 林 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评析[J]图书馆学刊 2007.5】
4、 曹双喜 邓小昭认为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传统上,人们一般从个人特质、人际关系
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影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个人特质包括人口特质、人格
特质和认知形态三个方面。【曹双喜 邓小昭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略[J]情报杂志
2006.2】
5、 李书宁认为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需要从主体因素与网络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用户
的主体因素包括信息需求和信息动机、信息意识、认知能力。网络环境因素包括网络信
息影响、网络的易用性、网速及上网费用的影响。【李书宁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04.7】
6、 曹树金 胡岷认为影响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经验、认知类型、用户培
训、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指用户自我感觉进行信息查寻、定位相关
信息源、获取信息的能力,它类似但不同于自信度。【曹树金 胡岷国外网络信息查寻行为
研究进展[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2.2】

一般认为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主体因素从用户
自身出发主要有信息需求、信息动机、信息意识、信息素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结构、
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行业特性等等。客体因素包括网络信息的丰富程度、网络工具易用性。
网络设施完备性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