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动科研服务工作 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推动科研服务工作 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推动科研服务工作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科研服务;学科馆员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图书馆工作的成败,公共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馆藏文献资源结构不合理、馆员服务观念落后、科研服务水平低等,可以说公共图书馆是为当地的文化事业、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图书馆的科研服务就在于它拥有雄厚的知识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科研人员获取知识总量的70%来自于图书馆,在新兴学科的科研人员中,更是高达80%。

图书馆要想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更好地开展各种服务,科研服务工作是重要因素之一。

1 图书馆在科研服务中的作用
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1]可见,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科研任务,那么作为大众信息资源库的公共图书馆,就更应承担起这样的任务。

图书馆不仅要履行好社会教育提高大众文化素质的职能,更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尤其是今天,在信息技术
飞速发展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信息机构以其丰富的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知识资源库的图书馆就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传道授业”和科学研究的强力后盾,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应如何转变服务观念,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1 图书信息是科研工作的主要动力
科学研究讲求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发挥和提升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需要信息的支撑,没有合适的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无从谈起。

因此,各类科研人员必须在知识和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库,才能创造出更新的科研成果。

1.2 图书信息是把握科研动态的主要支柱
科学研究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和了解国内外关于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法、思路及最新的科研情报信息,尤为重要。

因此,图书信息是掌握最新科研动态、避免重复研究的关键因子[2]。

1.3 图书信息是科研交流的重要平台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不分国界,我们处在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搞科研是不行的,需要各方面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谁的开放力度大,谁的科研发展就快,很多的大型科学研究需要多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可实现,这其中科研交流与合作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科研信息交流平台,而图书信息交流平台还可扩大科研交流的宽度和深度。

2 公共图书馆科研服务工作的现状
在传统的办馆模式中,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使广大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根本职能,其实,图书馆还有社会教育和服务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服务科学研究作为图书馆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办馆质量和社会声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建设往往划分成文化建设项目,而常常忽视了图书馆的建设,比如图书采购中,学科类书籍是采购书目中的大头,学术专著、科研专著甚至是专业性的电子书籍都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一块的经费。

这就极大限制了图书馆对科研服务的学术支撑,科研人员搞科研,在这样的图书馆往往也找不到需要的学术资源,图书馆的科研服务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其次,图书馆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很多图书馆还不能进行专利查新、成果鉴定等较高需求服务的意向和期望,一些科研项目的查新和鉴定需要到省一级的科研所或高校的辅助下才能完成。

再次,一些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平,缺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馆员,这也影响了图书馆科研服务水平的提高。

图书馆虽然是社会教育和服务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但实际上地位是很低的。

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都强调以服务性为主,将工作重心都放到了与读者服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需求等工作上,导致馆员重实践,轻研究,研究职能逐步弱化,人们也习惯认为图书馆就是为社会教育和服务科学研究服务的,因而图书馆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图书馆的馆员素质参差不
齐,受教育的水平也不相同,就是搞起科研也是游勇散兵,形不成团队精神,使得科研力量薄弱。

三是馆员自身所学并不是图书馆专业,对图书馆学知之甚少,搞科研不知如何下手,导致其理论研究成果脱离实际,图书馆应提高馆员素质,开展情报培训,使继续教育长期化、固定化,不断更新知识,满足图书馆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

馆员自身也应努力使自身站在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开阔视野,以适应图书馆人才向综合型、多学科交叉型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也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能开阔馆员的视野,增长馆员的见识,还可使他们从中汲取研究的启蒙性养料,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应广泛开展馆内、馆外、学校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图书馆学术风气的形成和整个图书馆工作的良性发展。

3 提高图书馆科研服务的新模式
目前形势下,要根据图书馆的馆藏实际情况,有重点的探索和发掘图书馆科研服务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渠道,在不断完善中提高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水平。

3.1 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图书馆可根据重点和优势学科设置学科馆员,跟踪对口学科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要对该学科最新的研究重点、热点、难点进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并进行深入分析,及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

设置的学科馆员不仅要熟悉图书管理以及情报检索工作,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所以,选拔学科馆员要按
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要挑选那些信息意识强、专业知识丰富、善于沟通和协调、勇于创新实践的优秀人才担任,学科馆员活动范围广、专业素质高、工作量大,与普通馆员相比,还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可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学科馆员必要的进修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