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线性效应及举例

非线性效应及举例


OSNR。实践表明这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非线性问题。通常情况下,玻璃材
料中的非线性效应非常微弱。但是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
的芯径非常小,致使光纤中光信号的功率密度很高。
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包括:①散射效应、②源于克尔效应的那些非
线性效应,包括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和四波混频
BG
2
散射效应
包括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和受激拉曼散射SRS 等;从 本质上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基本组成单 元组成。在常温下,这些基本组成单元在不断地作自 发热运动和振动。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受激 拉曼散射SRS 都是激光光波通过光纤介质时,被其分 子振动所调制的结果,而且SBS 和SRS都具有增益特性,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增益可沿光纤积累。SBS 与SRS 的区别在于,SBS 激发的是声频支声子,SRS激发的是 光频支声子。
SBS效应可以将信号光能量转移给频率下移且反向传输的 Stokes光。SBS效应不仅给系统带来噪声,而且造成信号的 一种非线性损耗,限制入纤光功率的提高,并且降低了系 统光信噪比,影响功率放大,严重限制传输系统性能提高。
SBS 对WDM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引起系统通道间的串扰及信 道能量的损失。布里渊频移量在1550nm 处约为10~11GHz , 信道间隔靠近10~11GHz 时,SBS 将成为信道串扰的主要 因数。
BG
3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
SBS是光纤中泵浦光与声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使用窄谱 线宽度光源的强度调制系统中,一旦信号光功率超过受激 布里渊散射SBS 的门限时(SBS的门限较低,对于1550nm 的激光器,一般为7~8dBm ),将有很强的前向传输信号 光转化为后向传输,表现为信号光功率抖动及光纤损耗显 著变大。
增加,EDFA放大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会接近27dBm ,SRS 产生的机率会
增加。
因G.653 光纤的等效芯经面积小于G.652 光纤,受激拉曼散射SRS
门限值要低于采用G.652 光纤的系统,在G.653光纤上产生SRS 的概率要
大。
BG
5
克尔效应的理论公式
各向同性的介质如玻璃,石蜡,水,硝基苯等, 在强电场作用。由于其分子受到电力的作用而 发生取向(偏转),呈现出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 表现出双折射现象,即沿两个不同方向物质对
非线性效应及举例
开发二部 唐明星
BG
1
非线性效应及举例
非线性效应是指强光作用下由于介质的非线性极化而产生的效应, 包括光学谐波,倍频,受激啦曼散射,双光子吸收,饱和吸收,自聚焦, 自散焦等。
光纤传输的非线性效应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纤传输的衰耗和色散与光纤长度呈线性变化的,
呈线性效应。增加入纤光功率可以在增加传输距离的同时保持足够大的
(FWM)等。SPM是某光信道激发的光纤非线性折射率对该信道本身产
生的附加相位调制,XPM和FWM是某个信道受邻近信道的非线性干扰。
这些效应是造成传输代价的主要原因。
非线性效应一般在WDM系统上和长跨距系统上反映较多,因需采用
EDFA进行放大补偿,在放大光功率的同时,也使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大
大增加,成为影响系统性能,限制中继距离的主要因数之一。
BG
4
受激拉曼散射SRS
受激拉曼散射SRS是光与硅原子振动模式间相互作用有关的宽带效应, 在任何情况下,短波长的信号总是被这种过程所衰减,同时长波长信号 得到增强。
在单信道和多信道系统中都可能发生受激拉曼散射SRS 。仅有一个
单信道且没有线路放大器的系统中,信号功率大于1W时,功率会受到这
种现象的损伤,在较宽信道间隔的多信道系统中,较短波长信号通道由
同时在色散大的光纤中也表现比较明显,所以,采用G.653、 G.655光纤,且将信道设置在零色散区附近,有利于减小自相位 调制效应,对于使用G.652 光纤,且长度小于1000km的系统,可 以在适当的间隔进行色散补偿的方法来控制自相位调制SPM 效应。
BG
7
交叉相位调制XPM
在多波长系统中,一个信道的相位变化不仅与本信道 的光强有关,也与其它相邻信道的光强有关;每一频 率成分的光束会通过光纤的非线性极化率,影响其它 频率光束的有效折射率而实现对后者的调制,这种相 互调制的相位变化就是交叉相位调制XPM。 XPM通过 GVD(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将信号的相位调制 转化为强度调制,导致脉冲波形畸变;XPM 引起的频 谱展宽度与信道的间隔有关,越小,则产生的效应就 越大。XPM 引起的展宽会导致多信道系统中信道间的 串扰。
信道越密集、传输跨段数越多,XPM效应对DWDM系 统的影响越大。
BG
8
四波混频
四波混频FWM亦称四声子混合,是光纤介质三阶极化实部作用产生的一种
光波间耦合效应,是因不同波长的两三个光波相互作用而导致在其它波长上产生
于受激拉曼散射SRS,使得一部分光功率转移到较长波长的信号信道中,
从而可能引起信噪比性能的劣化。由于受激拉曼散射SRS激发的是光频
支声子,其产生的拉曼频移量比布里渊频移量大得多,一般在
100GHz~200GHz ,且门限值较大,在1550nm处约为27dBm ,一般情
况下不会发生。但对于WDM 系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和复用的波数的
由于折射率对光强存在依赖关系,在光脉冲持续时间内折射率发 生变化,脉冲峰值的相位对于前、后沿来说均是延迟的,这种相 移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积累起来,达到一定距离后显示出相当 大的相位调制,从而使光谱展宽导致脉冲展宽,这就称为自相位 调制SPM。
光脉冲的频谱展 vs 光谱展宽。 一般情况下,自相位调制SPM 效应只在超长系统中表现比较明显,
光的折射能力有所不同。折射率差值Δn与电场
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这种与电二次方成正比 的电感应双折射现象称为克尔效应。 光学克尔效应。当所加的是光频电场时,如果
光足够强 ,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此时Δn正比 于作用在介质中的激光束的光强,即Δn
=K*|E*E|。
BG
6
自相位调制SPM
即光纤中激光强度的变化导致光纤折射率的变化,引起光信号自 身的相位调整,这种效应叫做自相位调制SP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