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代女性的作用和地位摘要:唐代,以社会风气的开放和社会环境的宽松而著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唐代的女性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唐代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因为社会风气的开放和社会环境的宽松而有多大改变。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社会生产关系、传统宗法制度、儒家纲常礼教及封建法律的影响,使得女性身上的枷锁依然沉重。
关键词:唐代;女性;作用;地位女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千百年来一直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默默地做着巨大的贡献。
所谓女性的地位,是指女性在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即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在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地位,包括女性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受教育程度,是社会对女性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以及女性自我认识的程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在承受封建君权、族权、父权压迫的同时,还要承受封建夫权的压迫。
她们既要完成人类繁衍的重任,又要与男子一道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任。
但是,封建女性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千百年来不辞劳苦的完成着这些繁重的任务,同时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努力。
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上层社会的政治统治开明的因素,也有广大劳动人民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不仅有男性的丰功,还有女性的伟绩。
特别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为女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一、唐代女性的历史作用(一)从政治上看,唐代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是我国封建时代少见的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当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时,她在户县散家财招募军队响应,得七万人,时称娘子军。
她对李渊成就帝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在玄武门兵变发生时,秦王李世民“引将士入宫受甲,长孙氏亲慰勉之”。
①使得秦王左右将士“莫不感激”。
②李世民即位后,她又能劝谏太宗,补太宗理政之缺失。
这说明长孙皇后不仅早年参加了宫廷斗争,还在李世民即位后,继续涉足政事并且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至于高宗皇后武则天,更成为女性参政的最高代表。
她取李唐而代之,建立了武周王朝,自己当上了皇帝,造就了半个世纪的强有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武则天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皇室贵族女性的参政热情。
中宗时,太平、长宁、安乐、宜城、金城诸公主争相开府,设置官署。
特别是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以策划参与诛灭“二张”,光复唐室之功,“仪比亲王……军国大事,事必参决,如不朝谒,则宰臣就第议其可否”。
③中宗末年,她又联合李隆基发动了诛灭韦氏集团的叛乱,成为武则天之后又一位权势显赫的女性统治者。
还应提到的是唐代的公主,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远嫁异域。
“在唐朝存在的289年间,①《旧唐书·后妃传》.http://10.150.19.7/netbook/www.gdjts/55htm.007年5月26日访问.②《旧唐书·后妃传》.http://10.150.19.7/netbook/www.gdjts/55htm.007年5月26日访问.少数民族请求和亲的达40余次,最终有16位公主远嫁吐蕃、回鹘等7个少数民族”。
①太宗时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中宗时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为当时汉藏关系的改善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肃宗时远嫁回鹘的宁国公主在临别时慷慨陈词:“国家事重,死且无憾”。
②肃宗为之流涕。
她们的行为巩固了李唐政权,增强了唐王朝的凝聚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为促进民族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代的一些中下层女性,在外敌压境或国家危难时,能够临危不惧,抗击强敌,表现出令人钦佩的英雄气概。
武则天年间,契丹进犯平州城,刺史邹保英领兵讨击,但“城孤援寡,势将欲陷,邹妻奚氏乃率家童及城内女丁相助固守”。
③最终击退了契丹的进犯,保住了平州城。
在唐代,特别是像武则天那样登上皇位并执政达44年之久,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
范文澜先生引用《颜氏家训》说:“邺下风俗,专由妇人主持门户,诉讼争曲直,请托工逢仰,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代儿子求官,替丈夫叫屈,这就是鲜卑遗风吧”。
④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的时期,中原地区受少数民族影响很重,女性发挥才能的机会较多,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武则天等人,正是从这种风气中产生出来的杰出人物。
(二)从经济上看,唐代女性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农业生产方面,唐代实行均田法,无论男女,均授有田地。
而唐代的相应的赋税制度租庸调法较前朝较轻,也比较合理。
它在实施均田法的地区对农业生产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从而促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追忆开元盛世时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⑤这种繁荣的景象,是由女性与男子一道创造的。
特别是在中唐以后,各种战乱不断,男子几乎全部上了战场,女性继续以辛勤劳动支撑着社会的运转,其艰辛是可以想象的。
唐代诗人戴叙伦对此有真挚的描述:“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⑥在手工业方面,特别是在纺织业中,女性的作用尤其明显。
唐代私家纺织业发达,并且规模巨大。
例如琼山郡太守韦公干“有女奴四百人,执业者大半。
有织花纹纱者”。
⑦唐定州富豪何明远,“家有织机五百张”。
⑧在官家手工业中,也有不少女纺织工,唐诗人王建在《织锦曲》中说“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官家怪”。
⑨唐代绢和米、布一样,都是社会的基本财富,也是政府税收的基本对象。
可以说唐代女性和的男性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财富,也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三)从文化上看,唐代女性的文化素养达到了一个高峰,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宫廷女性中,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后妃四十人中,有著述成就的就有十一人,此外,还有不少人在书法、诗文、绘画等方面有一技之长。
如高祖皇后窦氏“工篇章规诫,学类高祖之书”。
⑩官宦之家的女性多秉承家训,自幼便开始读书。
其中书香门第①周佳荣.唐代和亲考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 ⑪:114.②《新唐书·宁国公主传》./shibu/24shi/newtangshu/xts-096.htm.2007年5月26日访问.③《旧唐书·列传143》.http://10.150.19.7/netbook/www.gdjts/55htm.2007年5月26日访问.④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9.⑤杜甫.忆昔./qts/qts-0225.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⑥戴叙伦.女耕田行./qts/qts-0273.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⑦李昉.太平广记第26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2113.⑧李昉.太平广记第24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1875.⑨王建.织锦曲. /qts/qts-0552.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之家,既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又有父母兄长的传授,学习条件优越,故她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官宦女子牛应贞,“能诵佛经三百余卷,儒书子史又数百卷。
学穷三教,著文章百余首”。
①唐代歌舞,也是唐代女性擅长的领域。
杨贵妃的一曲《霓裳羽衣舞》名满天下,流传千古。
但从女性所学的内容看,首先是纲常伦理,其次是术业专攻。
就连长孙皇后在太宗以天下事和她商量时,她也说出“牝鸡司晨,唯家之索,妾本妇人,可乎”②之言,她也不敢违反“牝鸡无晨,牝鸡司晨,唯家之索”③这一古训。
至于下层女性,她们的诗词歌赋,大多是为了取悦男人,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罢了。
唐代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使得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她们毕竟不能超出时代的限制,还要受到封建宗法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政治上,凭武则天的才智和掌握的权力,也不能使她建立的武周王朝的存在时间超过她自己的寿命,最终还是“去帝号”重新做回了李家的媳妇。
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④然而一旦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奔蜀,杨贵妃最终成为唐玄宗的替罪羊,埋骨于马嵬坡下。
经济上,虽然女性为唐代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中唐以后,女性的劳动成为了社会的支柱,但绝大多数劳动女性如张籍《征妇怨》中所说,“妇人依倚夫与子,家居贫寒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⑤二、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但却没有使女性地位得到实质性提高。
在社会生产中,她们处于从属地位;在传统宗法制里,她们是被压迫的对象;在儒家思想中,她们是受害者;在法律上,她们是无权者。
(一)唐代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是决定她们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则以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
“随着母权制十分自然地过渡到父权制,尤其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生产,家务的料理失去了它的公共性质,不再涉及社会,变成了一种私人事务,妻子成了主要的家庭奴仆,被排斥在了社会事务之外”。
⑥在此后中国封建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男子一直保持着这种优势,在社会生产中居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
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唐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主导地位。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单位。
男耕女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内部最基本的劳动分工形式。
并且这种分工形式从父系社会一直延续到清末还存在并且遍布中国。
尽管女性的劳动在家庭生产中乃至在整个封建时代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唐代女性仍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处于被支配和从属地位。
首先,女性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家庭手工业,只能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所需。
唐代税收政策实行的是租庸调法。
租,每丁每年缴纳的粮食数量。
庸,主要是劳役。
调,随缴纳赋税乡土所产,蚕乡交丝绸,非蚕乡交布匹。
租与庸,主要是男性的任务,而调,则要靠女性的辛勤劳动来完成。
但是女性纺织所用的纺织原料来源,如棉麻、蚕桑的种植,土地的开垦,所需劳动量巨大,还是由男子承担。
女性纺织而成的布匹丝绸,首先要缴纳赋税,剩下的才供自己家人穿衣之用。
在唐代家庭中,男性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产原料和生活资料的提供者。
而女性所从事的纺织之类,不过是生产环节中的加工部分,时人①李昉.太平广记第27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2135.②《旧唐书·后妃传》.http://10.150.19.7/netbook/www.gdjts/55htm.2007年5月26日访问.③《尚书·牧誓》./jinbu/13jing/shangshu/ss-028.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④白居易.长恨歌./qts/qts-0435.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⑤张籍.征妇怨./qts/qts-0382.htm.2007年5月27日访问.认为是不能创造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