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4例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4例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4例
痹证是由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侵袭,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故以腰膝酸软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
麻木不仁。

发病非常广泛, 尤以中老人较多,在临床上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独活寄生汤加
减治疗腰腿痛24例,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治疗24例,男子14例,女10例,年龄40—50岁8例,50—60岁11例,60—70岁5例。

起病
至来诊治时,病程半年以下9例,半年至1年13例,1年—2年2例,全部病例都有经过西药治疗,
用止痛,活血药并激素药等治疗,效果不显著。

本组病例一般都有腰膝酸软冷痛,肢节屈伸不利
半年以上病史,多为白天劳累或久坐疼痛为甚。

腰痛时右腿从髋部至足底部,以及牵引右侧坐
骨神经痛,急性发作,沿线麻木疼痛难受,不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等,望诊;局部无红肿,触诊;两腿
温度无明显差别,食欲一般,大便稍溏,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倦怠乏力,时有失眠,小便清长,脉沉细
稍紧。

2 治疗方法
用《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15g、寄生15g、杜仲15g、牛膝15g、细
辛7g、秦艽15g、茯苓15g、肉桂心5g、防风12g、当归15g、人参10g、炙甘草10g、白芍
15g、熟地黄20g组成。

临床用于治疗40-60岁为主,根据病情轻重而增减,适当调整剂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汁450ML,早中晚各服150ML。

如右下肢沿线麻木疼痛难受,不
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上方加伸筋草、海风藤、木瓜可将肉桂心改川草乌、桃仁、红花、
白花蛇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寒湿偏重者,可加附片干姜,湿邪偏重者,酌加防已
苍术,正虚不堪者,可酌减地黄白芍人参,大便稀溏加白术15g、苍术15g。

3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症状明显好转,本组共24例,一般平均治疗天数3月左右,其中好转17例, 占
70.8%;减轻5例,占20.8%;无效2例,占8.3%。

总有效率为91.7%。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51岁,农民,2007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各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已18月,腰痛10
月,2007年4月,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 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急性发作,经中西药久治
疗果不明显, 前来我院就诊。

患者右侧坐骨神经沿线麻木疼痛难忍,不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观
察局部无红肿热痛,气候变化时疼痛加剧,食欲一般,大便稍溏,舌质淡,苔薄偏厚,脉沉细稍紧。

证属寒湿偏盛之证,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处方:独活10g,寄生15g,杜
仲15g,牛膝12g,细辛6g,秦艽15g,茯苓15g,桂枝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2g,党参15g,甘草5g,白术10g,苡仁15g,续断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药6剂后,患者疼痛开始显减。

5月27日二诊,续予上方加:伸筋骨草10g,海风藤12g,桃仁10g,红花6g。

服12剂后,腰痛继续
减轻,右下肢腓肠肌酸痛。

6月9日三诊, 照上方再服12剂。

6月20日四诊,上方加:木瓜15g,
全蝎6g,蜈蚣3条,穿山甲10g,再服用一个月,诸症消失。

仅在行远路时,患者有酸软无力,观其舌质淡,脉细缓无力,按原方法去独活、细辛、防风、白芍、苡仁、桂枝改肉桂花6g,加黄芪20g、熟地15g、鸡血藤15g、骨碎朴15g、龟板10g,以益肝肾,健筋骨,补气血,巩固疗效, 随访2年无复发。

5 讨论
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之痹证的有效方剂. 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酸软
气弱,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痹证日久,其病证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风寒湿邪乘虚而致。

治当搜风祛湿,以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扶正以祛邪。

方中重用独活祛风湿,止痹痛,桑寄生补
肝肾,强筋骨共为君药,秦艽、防风祛湿止痹痛,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利筋骨风湿,且能止痛。

桂心温通血脉,并可祛风,以上四味,可增强独活祛风除湿之效, 共为臣药。

佐以当归、干地黄、
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人参(可用党参),茯苓、甘草补脾益气,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风除湿,甘
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于祛邪,实为扶正祛邪之良方。

由于此病较为顽固,久延难愈,加伸筋草、海风藤、桃仁和红花增加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可
首先用草类药,待用草类根本不见效时,再渐加虫类药,以搜风通络,因患痹证者,多兼有正虚和邪实,故而采用攻兼施,通络、活血、止痛并用的药物, 已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