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PPT课件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PPT课件


二、膀胱痉挛和膀胱三角区激惹
• 症状:留置造瘘管即感到持续排尿、排便欲望, 30分钟后多自行缓解。或阵发性阴茎和会阴部剧 痛,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原因为造瘘管蘑 菇头部对膀胱三角区和膀胱后壁毗邻的直肠刺激 所致。 • 可调整蘑菇头部位置和深度,刺激症状消失,必 要时,可服用解痉药,疼痛明显时,用0.9%生 理盐水+2%利多卡因5ml,从造瘘管注入膀胱,或 从造瘘管注入0.9% 生理盐水500 ml加山莨菪碱 1O ml行膀胱冲洗,以缓解疼痛。
六、尿路结石
• 原因分析: • 饮食习惯不当是导致尿路结石发生的原因之一 • 患者应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000ml / 日以上。通 过尿液将尿路的细菌排除,达到“内冲洗”作用, 预防尿路感染和导管表面结晶的形成。 • 另外过量食用动物蛋白可增加尿钙排出和尿酸水 平,还可形成草酸从尿中排出,食用过量的含草 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豆腐及长期饮用浓茶等, 均可致结石形成。因而此类食物应适量摄入。 • 如造瘘管内有砂石形成,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 用排石药物。
•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实践原则是:应 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 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 • 研究发现一般硅胶导尿管在使用3~4周后 才可能发生硬化现象。因此膀胱造瘘管一 般在1个月左右更换1次。 • 另外,随机控制设计的实验性研究结果表 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可根据尿液pH值分 为高危堵塞类(pH>6.8)和非堵塞类 (pH<6.7)两种,高危堵塞类病人更换导 尿管的最佳时间间隔是2周,非堵塞类病
术后护理要点
1、每日安尔碘消毒造瘘口并清除分泌物,清 毒面积以造瘘口为圆心,自内向外15cm。 同时,安尔碘消毒引流管,方向自造瘘口 向远端消毒10cm。 2、观察造瘘口有无红肿、粘连,分泌物的量、 颜色、气味。消毒后用无菌棉垫覆盖、固 定。引流管外接头固定在无菌棉垫外,位 置低于造瘘口。 3、保持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防止扭曲、折 叠、堵塞。
五、造瘘口周围皮操作,管道会对周围组 织产生炎性刺激,加上体位频繁变动,管道与周 围组织产生摩擦,易引起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 伤,导致炎性反应。 • 另外,造瘘口分泌物、造瘘管包裹等物理刺激, 都可产生刺激症状。 • 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如出现潮红、湿 疹时可以外涂氧化锌软膏,2次/d。
• 4、根据尿管材料定期更换尿管一般在1个月左右更 换1次,更换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个人 卫生,每日温水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范围25cm。 • 5、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用安尔碘由内向外螺 旋式消毒接口。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造瘘口,防止 尿液倒流。 • 6、每日清洗会阴部。保持床单位及衣服的清洁, 有污染及时更换。 • 7、适量增加饮水量,保证饮水>2000ml。随时观察 尿液的颜色、性质、气味。 • 8、依照个体差异定时夹闭、开放引流管,以保证 膀胱功能。 • 9、每周做尿常规检查1次,每月做尿培养1次,如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何更换造瘘管?
• 方法: •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膀胱造瘘管,选 取双腔气囊导管尿,根据造瘘口大小选择 l8~22F尿管,插入8~10cm,注入生理盐 水l0~12ml,往外轻拉,使气囊顶住膀胱 造瘘口,观察周围是否有渗尿,发现渗尿 可以再行注入2ml左右生理盐水,造瘘管连 接引流袋。
膀胱造瘘术及护理
膀胱造瘘术
概念: 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作造瘘术,使尿液引流 到体外,用以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 目的: 为了消除长期存在的尿路梗阻对上尿路的不利影响, 或下尿路手术后确保尿路的愈合。
暂时性膀胱造瘘术
适应症:
• 梗阻性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尿潴留, 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尿道结 石等,且导尿管不能插入者 • 阴茎和尿道损伤 • 泌尿道手术后确保尿路的愈合,如尿 道整形、吻合手术和膀胱手术后 • 化脓性前列腺炎、尿道炎、尿道周围 脓肿等。
永久性膀胱造瘘术
适应症:
• 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不能长期留 置导尿管,或留置导尿管后反复出现 睾丸炎或附睾炎者。
• 下尿路梗阻伴尿潴留,因年老体弱及 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 尿道肿瘤行全尿路切除术后。
常见的手术方法
耻骨上穿刺 膀胱造瘘术
开放性耻骨上 膀胱造瘘术
术后常见并发症
四、膀胱萎缩
• 原因分析: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长期开放尿管,持续放 尿可因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引起膀胱逼尿肌萎缩, 最终形成膀胱挛缩。 • 训练膀胱功能:指导患者自己或家属要定时放尿,用夹 子夹住造瘘管,每2~4小时放尿一次,以膀胱不觉胀为 准。定时放尿,使膀胱内贮尿量不至于太少,既可预防 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又有利于自律或反射性膀胱的建 立。白天大部分时间里将尿管夹闭, 晚上则不必夹闭, 以免憋尿太多使尿液从尿管旁流出或影响睡眠。 • 注意:对于一些终身带管患者及已经膀胱有萎缩的患者, 则无需将夹闭尿管,否则反而会引起尿液外渗出造瘘口。
三、造瘘管堵塞
• 原因分析: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由于各种药 物的解析、尿碱的沉淀、黏膜的脱落等原因, 易导致造瘘管阻塞。 • 临床上常规使用挤压引流管、膀胱冲洗等方法 处理,或无菌注射器向管内注射生理盐水50ml /次,并抽吸,一般即可通畅。并定期更换造 瘘管。 • 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淀是尿管堵塞的两个的重 要因素。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应使其勤 翻身,以防止尿液沉淀形成,从而预防尿管堵 塞和尿路感染。
• 一、感染
• • • • •
二、膀胱痉挛和膀胱三角区激惹 三、造瘘管堵塞 四、膀胱萎缩 五、造瘘口周围皮肤炎 六、尿路结石
一、感染护理
无严格无菌操作

原因分析:
长期置管病人 知识缺乏 观察不及时, 无发现感染征象
感染
滥用抗生素
逆行感染
抵抗力低下, 或有内科疾病
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
• 造瘘管及皮肤消毒尤为重要,造瘘口周围皮肤消 毒面积要达到15cm以上,造瘘管消毒长度10cm以 上。 • 造瘘管与引流袋连接处保证由管腔内向外螺旋消 毒。 • 更换造瘘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 造瘘口每日换药,发生漏尿、浸湿或脱落则及时 更换。若造瘘口窦道已基本形成,无出血、肉芽, 则每周消毒,平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尽量避 免出汗,用热毛巾擦洗清洁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