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浅析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cheng cheng 浅谈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作业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小学生,每天坚持写作业,到期末能记住全部知识的90%左右,而每天只听课,不写作业,到期末只记住全部知识的20%”。作业的作用不言而喻。 可一提起作业学生就头疼,许多老师也是一肚子苦水。那究其什么原因孩子们不愿意做作业呢?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请看统计数据: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每天不是写生字,就是写词语,要么就是背课文,做练习册。口头型、实践探索型作业所占比重甚微,单一的类型,导致作业吸引力明显不足,学生也日渐丧失兴趣。因此,要提高作业的效果,必须要丰富作业类型,布置学生喜欢做的作业,走多元化发展的改革道路。 近几年,我校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改革现行的作业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大语文作业体系为目标,进行了语文创新型作业研究,我们通过实践,构建了以“巩固型、拓展型、生长型”等多元化作业类型为主的“作业超市”模式。 作业超市——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我们遵循“让我按我的需求来做、让我用我的方式成功、让我有我的空间自由”的设计理念,设置了“基本营养区(巩固型作业)、加强营养区(拓展型作业)、营养套餐区(生长型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做作业的速度和学习状况,像购物一样,在“作业超市”中自由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作业,并可灵活掌控自己做作业的总时间,如3-6年级孩子把自己的书面作业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指向个体差异的“作业超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兼顾基础知识的巩cheng cheng 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获得满足、喜悦和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丰富作业类型,在减负增效中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巩固型作业 巩固型作业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知识学习情况,设计的专项练习作业。这种作业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编写涂画,快乐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那么作业内容再重要也只是白纸一张,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给学生一个乐于做的理由。给作业“变变脸”带给孩子一份欣喜和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许多形近字。它们相似得就像孪生姐妹,让人难以辨认,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字的印象,更好的区分它们,我们给学生留的作业不是多写,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编写顺口溜。 如:在学习了“包”后,课堂上老师先引导学生编了“包”字歌:有水可吹泡,有火能放炮,有衣是长袍,有手轻轻抱。然后问孩子,编“包”字歌好玩吗?你能给其他孪生姐妹编一编吗?试试看。 这样的巩固型作业孩子们既愿意完成,又能在班级广为流传,不但帮他们更快更准地记住生字,而且错误率大大下降。 同时,在学生做作业时,我们还允许他们在作业本的空白处涂画粘贴, 他们有的把背景设计成了一支笔,有的设计成一本书,还有的在作业上贴上了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孩子们说,五彩缤纷的作业不再枯燥,让他们心情愉悦。 再如过去写错一个字或词,学生就不假思索地乱涂几个圈来掩饰,可是在快乐作业中,同样的事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家看(图片): 孩子们多有创意:错一个字,画上一个圈,旁边写上“受伤”“隔离”“抢救”等用彩笔涂一涂,绘成一个简单的图案。 他们或剪或贴,或画或写,孩子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积累,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类似的作业我们还有很多,如低中年级的剪贴报、读写绘。 不只孩子做作业有所创新,我们老师们在作业评价上也花了一番心思,变单一的“√”“×”“优”“良”等结论式的评价为形式多样的多元激励性评价。例如:做全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cheng cheng 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有的还采取了延时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红旗、五角星、笑脸娃娃。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现在,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了,准确率比过去高出了几倍。 (二)伙伴结盟,合作作业。 作文、日记就是学生最头痛的作业,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于是我们指导学生伙伴结盟,合作作业。发挥团队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战胜孤立,在作业上战胜孤独。 1.循环日记,开启习作之门。从2010年开始,在我们学校,几乎每班都拥有了种特殊的日记。一般学生4-5人自由组合,每人轮流写一天日记。一周后,语文老师会根据日记的选材、语言等评出一二三名,进行全班交流,并在班级展示栏中展出。 “循环日记”给孩子们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学习借鉴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如:王雪梅同学在《倔妈妈》一文中写道:“在我生病胃口不佳时,她居然端来让我恶心的东西——牛奶加银耳汤,并一口一口地喂我吃下,不管我怎么抗议,她都置之不理,直到我咽完最后一口。”老师在他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必须用心去‘读’,细细品味才能感悟得到。”“一语惊醒梦中人”,同小组的同学也陆续写出了《啊,父爱》、《母爱暖心》等一篇篇感恩日记。 我们的循环日记不但要求孩子们互相阅读,还要求互相评价。有一天,陈泓宇和王若水两位同学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口角,他在日记中详细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同学们阅读了他的日记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宰相肚里能撑船。男子汉怎么能为小事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别人,也是关爱自己。”从中我们看出,学生在相互评阅的过程中也在自我教育。 像这样精彩的片段和评析还有很多,我不再一一赘述。 由于日记的写作形式和内容不限,所以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材,并不担心泄露隐私,也没有太大压力,可以轻松地发挥。可以说循环日记犹如一股春风,在学cheng cheng 生心海深处掀起了波澜。强烈的写作欲望,浓厚的写作兴趣,洋溢在每个学生心间,使学生的日记“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不只学生喜爱,家长也经常翻看,甚至有不少家长成了孩子们的“粉丝”。当日记本循环到自己孩子手中时,有的家长能一口气把所有的日记读上一遍,很多家长还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张梦然同学写了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日记,她的妈妈看后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女儿,谢谢你的真情告白。爸爸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的学习,希望你做的更优秀。但是由于你的丢三落四、小性、执拗,经常让我们操心、费神、生气。爸爸妈妈相信你以后可以改正。亲爱的女儿,加油! 可见,“循环日记”不仅是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还是学生“生命的真诚表达”,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心灵对话。 现在,为了激励同学们“竞争上岗”,很多班级在循环日记写作人选方面采取了择优录取的方式。甚至有几个班级为了更方便阅读和保存“循环日记”,正在建设作文网,准备把大家的日记搬上网,让循环日记电子化。 2.“师徒结对”,互助互学有高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由此,我们想到了“师徒合作”的作业形式。 自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每个班级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了8—10个小组,每个组有4—6人组成,不管在哪个组都有一两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同伴的小老师。他们不但上课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而且课余还会帮自己的结对伙伴补课。当老师光荣,当徒弟新鲜,互助互学共进步,互助互学不孤单。 于教学而言,差异教学通过这种合作作业的形式得到了补白。可以说,“合作作业”于师于生,都不失为一种轻负高质的作业类型。 (三)助学作业 “助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某种媒介的帮助开展的学习活动。 低段:学生口述+家长记录作业 鉴于低段学生识字、写字能力还不够完善,在低段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学生口述+家长记录作业”。 具有鲜明低段特征的家长助学作业,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优势或问cheng cheng 题,便于家长与老师客观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可以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共学情感。 而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能力的中高段孩子,我们常常给他们推荐一些微视频助学。 二、拓展型作业

拓展性作业是指向学生的发展性学习,重在助力学生生命的成长、知识的生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支持。 (一)海量阅读 语文教学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早成定论。受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课文的篇幅都较短小,作为教师,我们都会及时发现文本的拓展点,给孩子们推荐课外读物。如学完《草船借箭》,我们就推荐阅读整本的《三国演义》;学完《夜莺的歌声》,我们就推荐类似背景下的英雄故事。我们还经常推荐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如学了《窃读记》,给孩子推荐电影《城南旧事》等。 我们学校还为每个班级按最大班额数分别购买了一本书,在年级内推行 “图书漂流” 活动。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至少都会读完8—10本书。此外,我们每个班级还建立了自己的班级书橱,就拿二(5)班来说,虽然他们刚刚升入二年级,但藏书量足足有260本。 为了激励大家读书,每个班级的家委会和老师更是积极出谋划策,如三(3)班、四(5)班、五(3)班提出的 “相约七点半”活动,每天晚上一到7:30,家长就会陪同孩子一起自发地捧起一本书专心阅读。再如,很多班级还开办了阅读银行、实行了阅读考级制度。 看,孩子拿着自己的阅读存折和读书小博士的证书是多么高兴啊! 此外,我们还注重教给孩子们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点评,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了使阅读兴趣得到强化,我们给学生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举办故事会、读书演讲比赛,评选“读书能手”。 有了“图书漂流”、“班级书橱”以及学校、家委会的一系列新举措,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一年的阅读量都在40万字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经典诵读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现在的语文教师要教学生背书,其实背书就是最好的语文作业。”从 2005年始,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