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姓名:于晖
(山东行政学院 10级 投资与理财专业)
摘 要:本文就当前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问题作了研究,探所了今后民营
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 发展 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

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
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
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
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1.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目前除国有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我国
GDP的65%左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占到40%左右,中国经济
发展的增量部分,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第一产业中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等项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长势
头。但所占比重一直较小。01这说明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已出现向第
一产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
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
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
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
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
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
门。2007年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476亿美元,高于全国增长
率19.2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15.8%其中出口总额占全
国出口总额的20.6%。
01

二、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1.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
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
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
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
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
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
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2.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
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 33%降到 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
利企业实行 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
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
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 17% 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
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
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
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
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
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
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
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3.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首先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仍沿袭“依权监管”的模式,这种模式无
法过渡到“依法监管”上来,导致民营投资的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
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得交易成本。其次在“市场准人”上民营经济未享
有公平待遇。目前许多领域对民营投资虽没有明文规定的限制,但民
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都有较大的政策差异。
一些收益稳定、利润较高的行业尚未对民营资本开放;民营经济在投
资立项、能源供应、贷款支持、征用土地、人才使用等方面与国有经
济、外商经济享有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或难以落实。
4. 企业的起点较低
首先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先天不足的表现,主
要变现为
1) 起步晚、水平低、原始积累不足、重复投资比较普遍;
2) 投资盲目化,追求目标短期化;
3) 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造假制假损坏自然环境现象时有
发生;
其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环节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
在缺乏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现状。
再者管理模式落后。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
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
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对于民营企业,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也许
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已走出原始创业阶段,这种
家族式管理已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受宏观调控、资金链断裂等影响,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比
最高,不乏员工数千人的企业。浙江官方关于企业主逃逸的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共拖欠
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欠薪人数和数额均为历史之最。
03

9月26日,浙江温州,遭遇企业突然倒闭、老板逃逸的信泰集团员工离开公司。 CFP 图
三、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策略
1. 加快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
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对中小企业
的信贷比重。二是拓宽民营经济直接融资的渠道。尽快建立专门为民
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建议大银行制定符合民营企业
尤其中小型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积极引导扶持
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境内
和境外上市。三是加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
用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规范各类信用中介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发展
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四是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的融资领域。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民间融资尚处于地下状态,但民间融资依然遵循
一定的市场规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建议根据发展经济的
需要,使民间资本合法化。
2. 改革和完善税制
一是完善和落实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制定配套措
施,逐步建立起国家统一的税收优惠体系.二是进一步拉大国家限制发
展产业和鼓励发展产业之间的税率差,使民营企业坚定自身发展方向.
三是调整税制,建议全国增值税改革方案要考虑将民营企业的改革纳
入其中.积极研究降低中小企业增值税税率的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创业
的信心.四是尽量减少收费项目,税收过程要透明,降低收费标准,对发
展前景较好,但目前经营较困难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税收及规费减免
或缓缴.减小税收执法弹性空间,逐步缩小应征税款与实征税款之间的
差距,使非公有制企业之间、非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实现公
平竞争.
04

3. 营造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

一是要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尤其是废除过时的政策, 抓紧落
实已出台的各项文件,制定出具体的措施。二是政府要择机放弃对国
企的行政保护,打破实践中“名放实不放”的玻璃门,确立平等的市
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三是基础设施领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
投入的周期比较长,回报比较低,政府则应保证对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的企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利润空间,扶持培养一批在基础设施和公用
事业领域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规范、经营信用比较好的民营企业。
四是政府要减少企业审批程序,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对个体私
营企业的各类前置审批原则上取消,对不使用政府资金的项目实行规
范的核准制和备案制。
4. 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治理
一是提高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中国民营企业应努力实施名
牌战略,创造品牌优势,通过创造知名品牌引入知名品牌培植主导产
业促进民企升级等措施,大大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档次。二是
提高人才意识,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
的竞争。民营企业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
企业内部资源,转换企业自身经营机制。以人性化的管理激励员工,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实行公司
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
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
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
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而民营企业
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则更加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
提升与完善。
※※※※※※※※※※※※※※※※※※※※※※※※※※※※※
※※※※※※※
参考资料:
1. 《决策观察~浅析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2009.5下 曲静

2. 三部委就《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答问
2007年12月11

日中国新闻网
3. 《钱江晚报》2010.10.17

4. SPECIAL FOCUS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彭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