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许多聪明人,脑子里往往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事实;但是,他们却很少有自己的主意。

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祝愿与期盼小——是成长的开始,它只有未来。

小是胚胎,小是种子,小是原生力,只是你要懂得如何释放它…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交流重点——一个主题:“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之路”。

三个问题: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对策。

1.我们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背景链接:世界三大经济体小企业之现状;中国小企业之现状。

1.1 小企业发展之现状俯瞰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2200多万个,雇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

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96年出口额达1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30%。

日本约有65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99%。

职工人数4200多万,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8%。

德国中小企业278万多家(500人以下为中型、50人以内为小型),占全德企业总数99%以上,上交国家营业税占企业上交营业税的47%,就业人数站全国就业人数的68%。

德国农林渔等国民经济部门,根本就没有大型企业。

1.1.1 扶持中小企业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A、各国从行政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移,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是市场经济的先锋;B、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向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转移,中小型企业在满足基础人群的消费中起主导作用;C、经济全球化,中小企业扮演着保持多元化的角色;D、传统的男性社会将向男女平等的社会转化,女性创业者会越来越多;E、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国家投入少,对稳定社会、缩小贫富差距贡献大。

1.1.2 各国扶持办法大致相同A、国家立法、政策倾斜,明文规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B、成立专门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如美国于1953成立小企业管理局,该局曾制定1998-2002财政年度“五年计划”,提出了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计划和目标;C、国家拨出专款对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如德国每年提供5亿马克资金支持它们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D、对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的机会。

1.2 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界定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为“2、3、4”,即员工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企业资产在4亿元以下。

据此,我国的大企业仅1800余家,99%以上为中小企业。

它们创造了过半的GDP,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并连续5年对出口的贡献率在60%以上。

而小企业(参照德国的标准)一般为5 0人以下。

1.2.1 中国的小企业究竟有多少?据中央统战部等单位的统计,截止2002年,私营小企业登记数为243.5万户,较之1988年,增长了27倍,从业人数达3409.3万人;注册资本金人均超过百万,达24756.2亿元。

我国个体经营企业2600多万家,注册资本金 3万亿元,雇佣职工 7000多万人,年销售收入 3100亿元(其中注册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包括第一项之统计)。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私营企业提供当地2/3以上的财税收入。

1.2.2我国各类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据国家工商总局2002年统计:国有企业占企业总数26.74%;集体企业占44.05%;联营企业占0.86%;股份制企业占27.78%;其它企业占0.57%。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所占比重达70.79%,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私营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30%。

这同时也意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在起始阶段,中国的私营经济,无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3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结论全球化、市场化、民营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扶持并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上述大趋势之中的“大格局”;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是农业大国,扶持并发展中小企业将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2. 我们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背景链接: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市场乃是全球经济改革的共同方向;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有很大的政策空间;中国正处在莱斯特•瑟罗所谓的“不均衡社会”之中,风险与机遇同时并存。

2.1 “小政府大社会”全球改革大趋势西方政府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8世纪~19世纪末政府是绝对的统治者;第二阶段 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60年代政府是统治者+褓姆;第三阶段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是统治者+协调者+服务者。

2.1.1 全球竞争——看哪国的政府“小得快”2.1.2 不容争辩的对比德•萨尔布吕肯市(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变革)1993年申请一个建筑许可证化8个月; 现在3至6个星期。

1993年市民到各部门办事得化5个小时; 现在20分钟。

埃及盖一所房子,得在31个政府部门办理77项行政手续,化时五年。

秘鲁开一家个人裁缝店化时一年,所须法律费用将是该店最低收入的31倍!目前,在澳大利亚注册一家公司只需2天,而在海地却要203天;在丹麦,不用缴任何费用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而在柬埔寨,同样注册一家公司,所缴费用比国民所得要高5倍。

世行最新报告显示,对企业规范越多的国家越贫穷。

2.1.3经济多元化世界私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统计(以东欧为例):捷克80%;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60%;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45%;罗马尼亚35%。

2.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有很大的政策空间世行发表《经商2004》,就全球133个国家的创业环境作出评价。

A、创办一个企业的时间:巴西152天(比海地、刚果共和国、莫桑比克、印尼及老挝强);中国46天;俄罗斯29天;澳大利亚两天。

B、申请破产时间:巴西10年;中国2.6年;经合组织国家1.8年;爱尔兰0.4年。

C、经济仲裁时间:巴西16道程序380天;印度22道程序365天;经合组织17道程序233天;中国20道程序180天。

2.3 中国正处在莱斯特•瑟罗所断言的“发展不均衡社会”之中我国正处在两大转轨时期,强烈表现出社会的两大不均衡现象:A、城乡差别巨大;B、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别巨大。

2.3.1 愈不均衡愈有机会统计表明,10年前私营企业经营者以农民、工人、服务人员为主体,占总数的59.9%。

而现在则以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为主体,占总数的63.1%。

从职业构成显示,前一时期是劳动群众“逼上梁山”,干了再说;后一时期是知识阶层“争抢下海”,实在是有利可图。

3.我们的对策之一在最能产生品牌地位的行业中寻找创业点作为世界制造业最大的“工场”,我们只是产值大国利润小国。

问题出在重引进轻创新、重产业轻市场。

由于产业结构雷同,产经销格局雷同,导致各地重工轻农(重视现代制造业、轻视传统手工业),重商轻农(无序圈地运动屡禁不止,引发愈演愈烈的民工潮)。

结果是扩大了两大差别,投资加大,效率变小;宏观经济上去了,消费水平走低了。

3.1 为什么摩托车只能当废铁卖?据《经济参考报》03.9.15报道,一辆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的平均价格由5年前的700美元降至现在的280美元,平均利润仅为50元左右,跟卖废铁差不多。

这正是只做现代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雷同,在制鞋、服装等等的行业中的“中国制造”恶性竞争由国内向国外漫延的某种缩影而已。

以雄踞世界第一的鞋而论,2001年出口40.72亿双,价值100.96亿美元,每双平均不到2.5美元。

每年仅出口美国即达14亿双,可是还换不回一部“泰坦尼克号”。

产值第一的表,2000年出口8.9亿块,创汇9亿美元,每块手表平均1美元多一点。

诸如产值第一的钢、第一的服装、第一的瓷器、第一的茶叶等等的第一,在利润排序上却在充当垫底的角色。

1999年,中国的总产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5%,而美国和日本则分别占20%、15%以上。

3.1.1.1 高投入低产出问题严峻2003年,9/10的制造品供过于求,而固定资产投资却上生了3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

据分析,我国经济增长3/4来自资本积累,在1995至1999年间,总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整体经济效率的尺度),每年只提高了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增加产1美元的产出,需要新增2~3美元的投资,而现在需要4美元以上。

3.1.2 瑞士最有亮点的产业——现代手工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经济学家利安认为,亚洲应该像瑞士的钟表业一样,利用本国的人力资源,开拓面向全球富裕消费者的各具特色的小型企业。

比如,仿效瑞士的大约7.7万名钟表工人和精密手表仪器技师。

他们每年出口价值90亿美元(?)的钟表,10年来他们使手工制造的精密手表至少提高了50%。

在该国6 50家公司,仅有10家的雇员超过500人,一般在60人左右。

3.1.3 瑞士钟表业领航全球的密诀据估计,全球每年生产5.6亿块手表,其中中国和中国香港占80%,日本大概生产5000万块,瑞士差不多3000万块。

尽管瑞士在数量上不占优势,然而在产值上却是独占鳌头。

以2000年为例,全球钟表交易额94亿欧元,瑞士却拿走了其中的62亿欧元,远远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

其密诀在于,它发展的是具有品牌地位的现代作坊制度。

而其它国家做的是所谓的现代化机械生产。

3.1.4 小作坊大品牌——意大利经济的支柱意大利皮鞋驰名世界,目前在中国销售的进口皮鞋中意大利的占了72%,平均价格双/2000元,其它国家为双/1500元,占国内皮鞋销售总额(含国产皮鞋)的35%。

而在这些进口意大利皮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跑到那里去的温州人做的。

而这些国际大品牌却是在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

3.1.5 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发展不均衡最新调查显示,打工者汇款成农村最大收入来源,而占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50%从事农业生产,却只创造了15.4%的国内生产总值。

这两项数据表明,中国在过去的25年里,倾尽全力“拷贝”西方制造业,现已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各行各业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洗牌、大整合阶段。

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目前继续投资传统工业,其利润空间将极为有限。

3.1.6 关于第一项对策——仅供参考的结论目前,在中国最能生成品牌地位的行业莫过于“传统手工业”了。

理由有三:A、传统的现代工业已经进入行业整合期、技术改造期,进入成本大为提高;B、中国劳动力市场大、成本低,非常适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手工业”;C、中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重新规划时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业”,在政策上会得到大力扶持。

3.2 我们的对策之二——做“现代手工业”把“传统手工业”改造成“现代手工业”、或是称“超现代手工业”。

市场定位:高消费群体;产品定位:大力开发并创新传统工艺品;经营模式:批量“度身定做”;最终目标:做专、做精、做品牌。

以临沂石材市场为例,它要完成的使命是,不断提升石材的利用价值,从而不断提升它的利润空间: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工艺品材料→艺术品选材…等等。

3.2.1 做专做精做品牌之一——做了107年的瑞士军刀1897年6月12日在瑞士施维茨州境内的小镇伊巴赫诞生了一家名叫“维克多伊诺斯刀剪制造公司”,它现在每天生产3.4万把军刀,雇员950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