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pt教学演示文稿-广播电视编导业务
ppt教学演示文稿-广播电视编导业务
平铺直叙或渲染多法理少 重刑事轻民事 重犯罪而轻违法 对观众的引导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 法理含量不足
深度挖掘不够 重形式而轻内容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编导要点:
2、解决办法 :
重视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公正、法律、主流意识)
要对法律精神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时代性与本土性 造就专业人才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广 播 电 视 编 导 业 务
电视社教节目的编导
电视社教节目的概念 电视社教节目的地位 电视社教节目的分类 公共型社教节目的编导 对象型社教节目的编导
电视社教节目,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各种 电视节目的总称,简称社教类节目,常与新 闻类、文艺类节目并称为电视的三大支柱类 节目。 电视社教栏目,是为了便于观众收看,将各 种社教节目纳入固定专栏之中,实行周期、 定时播出的节目形式。
普及法律常识——不懂、不知道→懂、知道 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人们对法律法制的 基本看法和态度,对法律社会价值观念的评 价,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法律知识的 增强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法制节目的样式
节目结构
(1)社会背景展示:包括社会影响度、百姓关 注度和案例相关的政策法规。 (2)主题故事叙述:要努力做到展示矛盾、抓 住细节、制造悬念、讲好故事。 (3)专家分析评述:权威性、客观性
法制节目的特性(核心要素)
法理的提炼 :
法制栏目的定位—— 重在“普”、根在“法”、淡于“奇”、 贵在“引”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弘扬道 德风尚,宣扬精神文明”
法制节目的特性(核心要素)
案例的运用
(1)两种方法: 案例在先——提炼法理内涵,挖掘普法的实 质性内涵。 法理在先——例如骑摩托车带安全头盔,很 多人缺少这个意识,可以依此寻找选择相关 的案例,列举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以宣传普 及法律常识。
法制节目的样式
栏目形式(形态):
(1)说法式:《今日说法》 对电视访谈节目的移植、延伸,包涵谈话 的视角,一般都表现鲜明的主题。 演播室+外景拍摄+点评 访谈(主)+纪录片、新闻节目、模拟表演
法制节目的样式
栏目形式(形态):
(2)深度报道:《社会经纬》 深入挖掘法律现象或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错综 复杂的原因,揭示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并分析 其根源、影响,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我国法制节目的发展
创始于“二五”普法时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法制节目繁荣的原因:(1)法制新闻本身的趣味性(2) 人们对法制问题的关切度和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 法制节目的创作实践: (1)数量增多:法制栏目、法制频道 (2)质量提高:《社会经纬.吴越打官司的故事》《为了农 民的权力》《今日说法》 (3)收视率不断攀升,影响力扩大: 《 今 日 说 法 》2001 年 9 月 30 日 至 10 月 27 日 的 收 视 率 达 到 5.41%,观众5 919万人,占有率达26.27%。
我国电视节目的分类
电视节目
新闻
社教
文艺娱乐
生活服务
教育性节目+教学节目
西方电视节目分类
电视节目
新闻
公共事务
娱乐
无社教类节目的提法 公共事务节目中包含社会教育的内容,如公众利益节目、政治事务节目和 教育节目等。 美国公共电视内容侧重于社教性质的教育、文化、知识类的节目 芝加哥WTTW(1955年成立):“教育、启迪和鼓舞公众,满足公众在公共 事务、教育和艺术方面的利益和需求。” 美国公共电视的宗旨:“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重视教育节目、关注社 会问题、为儿童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和注重为特定观众安排节目。
“说”不可过,描绘是必要的,但不能过渡 渲 染,法理才是根本。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编导要求:
普及法律知识 监督执法,促进立法 具体案例做载体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编导理念:
(1)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可视性与法理性的矛盾 理性统领感性 感性引导理性分析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按受众对象(传播对象属性)分类 对象型节目是指“向特定对象播出,并 侧重表现特定范畴或兼而有之的专题节 目的形态,一般根据观众的职业、年龄 及其它方面的特点分别设置。” 央视农业军事青少频道 CCTV-7
按职业对象分类: 工人节目《当代工人》(央视) 农民节目《今日农村》(央视)、《乡村发 现》(湖南电视台) 军人节目《当代军人》(央视)
庭审直播节目的问题及原因 录播: 删掉法庭陈述
1、庭审模式问题 我国:法官主导 (沉闷单调) 英美:对抗制
突出庭审辩论
(激烈紧张)
司法程序遭破坏 很难体现司法公正
庭审直播节目的问题及原因
2、案件选择问题:电视台与法院意见不一
电视台——具有轰动效应、案情曲折复杂、 内幕层出不穷的案件 法院——便于操作,便于向公众交待,不 会影响自身形象的小人物、小事件的案件
谈话节目:电视社教栏目最经济的制作方 式。电视谈话节目是从美国广播谈话发展 而来,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非常流行的电 视节目形式。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 期才在全国电视界流行起来。
脱口秀式: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话题
访谈式:主持人+嘉宾
杂志型节目:最常用的栏目编排形式。 杂志式编排方式,是在一个统一名称的栏 目之下,由几个相对独立的节目单元组合 而成。 NBC西尔维斯特.韦沃:20世纪50年代 CBS《60分钟》 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电视栏目改版 几乎所 有的社教栏目都采用“杂志式”编排方式。 内容丰富 适应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形式多样 满足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
庭审直播节目的问题及原因 3、庭审的栏目化问题
栏目——长度和播出时间固定
庭审——时长不可控,案件量无法保证 改进方法:庭审直播+演播室访谈+专题片 4、庭审作秀问题 背离原生态
法制节目的样式
栏目形式(形态): (4)谈话类: 多元化的视角,开放性的机制,通过不同 阶层、领域、学科人员的参与,引入不同 的观点,讨论问题,启发思维。对观众来 说,在一个法律现象中可发现多个问题。
法制节目的样式
栏目形式(形态):
(5)法律援助类型: (6)警事节目: 与公安机关合作,发挥电视媒体特长,及时发布传播 警事信息,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同时沟通警民关 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代表《法制进行时》(法网追踪)地域性、实用性强
法制节目的样式
栏目形式(形态):
(7)寓教于乐型节目:
人物类:以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反映人物精 神面貌、性格特征和思想品格的节目。 长短片奖:人物类的长、短片 1998年《生命如歌》(湖南株洲电视台)《为了 农民的权利》(黑龙江电视台) 1999 年 《 亲 历 —— 国 歌 奏 响 》( 中 央 电 视 台 ) 《老夫老妻》(中央电视台) 2000年《特殊家庭》(湖北荆州电视台) 《世纪 末的起诉》(湖北经济电视台)
社教节目的类别
按节目题材(传播内容属性)分类 按受众对象(传播对象属性)分类 按节目样式(传播形态属性)分类
按节目题材(传播内容属性)分类
全国历年电视社教节目评选情况 90:栏目类、社政(社会政治)类、文教类、知识类、 服务类 91:+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系列片类 98-00:栏目类、经济节目、科教节目、系列片+长法理性的关系 : 法理是抽象的,但节目必须是具象化,要把 条文变成生动的形象。 法理性是法制节目的灵魂 可视性是法理性可以实现的保证 两者的平衡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编导理念:
(3)从受众的角度
节目与观众的互动
对观众特点的研究
法制节目编导要求与理念
编导要点: 1、现存问题 :
文化类:即以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 术等方面的人物和事物为主要题材的节目。 《社戏》(1990年一等奖 绍兴电视台) 《爷爷——盖叫天》(1997年一等奖《浙江有 线电视台) 《文化视点》和《读书时间》
科技类:以普及科学技术、关注科学问题、贴近 科技生活;阐释科技现象、弘扬科学精神、展现 科学魅力为题材的社教类节目。 央视科教频道( 01年7月9日):“教育品格、 科学品质、文化品位” 美国的“探索”频道和“地理’’频道 英国的 Beyond2000
社政(社会政治)类 经济类 文化类 科技类 人物类
社会政治类:以反映一个时期内的重大社 会问题、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为题材的 节目,如获首届电视社教节目奖的《神州 风采》(中央电视台)、《同心曲》(北京电 视台)和1996年5月16日开播的《社会经纬》 栏目以及一些法制节目栏目。
经济类:以经济信息、经济政策、 经济活动和经济服务为中心内容 的节目。1991年全国优秀电视社 教节目评选中首次增设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相伴终生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 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 我国电视诞生之初:《电视台的客人》《科学知识》《文化 生活》《国际知识》 社教组→社教部→社教节目中心 单个节目→栏目→专业频道(央视科教频道、省台法制频道) 理论研究:1990 5 杭州首届全国电视社教节目理论研讨会 研讨社教节目的基本特性、社教栏目的构成等 同年,设专奖社教节目政府奖 交流引进:Discovery (145个国家 超过14400万个电视用户)
按其它对象分类:指按特定对象的生活习性、 各人爱好等特殊需要划分的受众类别。 根据民族对象而设的少数民族节目 根据人种对象而设的黑人专栏节目 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残疾人节目
按节目样式(传播形态属性)分类
电视社教节目